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燕  吴晓东 《热带林业》2008,36(1):44-45
从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备件入手,阐述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并倡导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对如何开展红树林保护区生态旅游,促进自然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协调发展与实现眼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效益的协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生态旅游中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传统旅游相比较,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然而,在生态旅游中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管理不善,也会给环境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对历史遗迹和古建筑的破坏等。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在生态旅游中应采取相关措施,包括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制订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和提高公众生态旅游意识。  相似文献   

3.
湿地生态旅游是实现湿地自然生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地方经济的有效手段。针对当前开展向海湿地生态旅游的优势与不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行生态旅游社区共管不失为发展向海湿地生态旅游的优先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概述,分析森林生态旅游对象、功能及方式,探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必然性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需要处理好的关系。森林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云南"的建设中,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发挥云南比较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道路。为实现发展和建设的目标,需处理好政府职能部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关系,发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森林生态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依据对全国120个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问卷调查结果,实地调查、访谈了其中5个生态旅游经营管理典型模式的自然保护区,深入分析了不同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的优化模式:以保护为主、政企分开、共同管理、分类经营,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组织经营、社区参与、利益共享等为原则,经营生态旅游;成立生态旅游监督促进机构,监督规范生态旅游实践,为合理经营提供保障。该模式不仅能够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在生态旅游中的话语权,还能把握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平衡发展,有利于解决生态旅游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问题。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在保护与开发、处理保护与经营生态旅游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由其负责经营管理生态旅游,将更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概念、基本特性、基本原则以及管理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讨,以期对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推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从而实现自然保护区在建设与发展上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试论城郊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4个方面对如何实现城郊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功能进行了论述:(1)生物多样性的展现是实现生态旅游功能的前提;(2)人类身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是生态旅游的主题;(3)传统文化的融入是提升生态旅游品位的有效手段;(4)科普功能是实现生态旅游功能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8.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决定着公园发展生态旅游质量。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环境进行研究,客观面对环境优势和劣势,把握发展机遇,为实现公园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浙江安吉是“两山”理论发源地,位居“中国十大竹乡”之首,竹文化在安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基于近年来安吉竹产业及生态旅游发展实践,研究了“竹文化+”生态旅游的安吉现象。研究表明:竹文化提升安吉生态旅游的竞争力,生态旅游为竹文化注入新动力,“竹文化+”生态旅游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但还存在着竹文化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竹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不紧密、产业深度开发不足等问题。为促进竹文化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必要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竹文化挖掘整理工作,重点培育以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企业、景点,实现全域融合发展,串点连线全域特色旅游,实现安吉“竹文化+”生态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生态旅游将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生态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生态旅游的特点、意义及其出现的问题阐述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可能性、社会可行性和现实必要性,提出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5条对策和措施:必须普及生态环保教育,引导人们科学地认知生态旅游的作用和意义;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和管理,有效地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促使生态旅游建立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必须全面建设生态城市,发展城市生态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