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茬套播麦高产栽培技术镇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朱克明在晚稻区推广套播麦,解决了养老稻和麦子适期早播的矛盾,减少了迟播拖腿田面积,是晚稻区提高麦子单产水平的有效栽培途径。前茬还可以相应扩种增产潜力更大的晚粳稻,有利于全年粮食增产。随着套播麦栽培技术的改进和...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长江中下游棉产区多实行麦棉套作制,由于这种栽培制能充分利用土地,有效地提高复种指数,因此,黄河流域也正在引进推广这种栽培制度.但是由于麦棉套种产生了共生期(占整个生育期的38%左右),小麦播种年年都要在茂密的棉林中钻行套播才能不误农时,这就给小麦机械播种作业带来了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长期以来小麦播种不得不依靠人工进行(即在枝丫交错的棉行间,由一人手拿锄头打沟,一人随沟撒籽,再由一人用锄头覆土等多工序完成).不仅费工、费种,而且大面积播种质量难以保证,直接影响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本地区温光资源、稻麦两熟农作制栽培特点,通过对人工移栽稻、机插稻、直播稻与小麦套播、机条播等栽培组合的试验研究,初步探明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虽然“传统手栽稻+小麦机条播”的模式效益产量较好,但在目前劳动力紧张、种粮效益偏低情况下,省工省时节本已成为农业生产迫切需求,应积极推广“水稻机插+小麦套播或机条播”,本地区不宜盲目发展直播稻。  相似文献   

4.
稻田套播小麦的突出优点就是能够保证小麦适时早播,实现冬前壮苗,适用于腾茬迟的水稻茬口,同时也可以缓解收种期间劳动力和作业机械紧张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全年稻麦双高产。试验结果表明:共生期的长短对稻田套播麦的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共生期的延长,基本苗、成苗率、总茎蘖数、小麦产量等都随之下降,不利于小麦的高产稳产,具体表现为冬前麦苗素质差、综合抗性弱,达不到壮苗越冬的目标;稻套麦要取得高产稳产最佳共生期应控制在0~5 d为宜。  相似文献   

5.
晚播小麦由于播种期晚,因此无法充分利用冬日前的阳光资源,导致光照、积温等不足。与适期播种的小麦相比,晚播小麦在生育生态特征与生理生态特征方面都有着其特殊性,因此栽培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就晚播小麦独杆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希望借此促使独杆栽培技术获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10月6日,河南省修武县抓住时机,在小麦进入适播期的关键时期,依托农机服务组织,出动小麦免耕播种机120余台,在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全面开播。完成了沿斗武路和丰收路10个示范园区的1.5万亩小麦免耕播种任务,辐射带动周围4万余亩小麦实施免耕播种.  相似文献   

7.
晚茬小麦是利用甘薯、棉花、夏大豆等晚熟作物的茬口播种小麦,是扩大小麦面积,提高小麦总产的一条成熟经验.但是,晚茬小麦错过了播种适期,造成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积温不足;加之这些晚茬作物对土壤养分消耗较大,致使这部分麦田的小麦成为小麦生产中的"低产田".多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经过组装配套和试验示范而形成的一套以主茎成穗为主体的综合性栽培技术,可以比一般常规晚播栽培增产10%~20%.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秸秆还田条件下稻茬麦播种质量、提早播期与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设计稻收麦播秸秆覆盖还田一体化装备。以久保田PRO688Q联合收割机为母机,将小麦播种装置安装在收割机输送装置上方,通过链轮将收割机驱动轮轴的动力传输至种子箱内的排种轴进行排种,种子经6根均匀分布的输种管下落至地表,秸秆随后覆盖。测试作业试验结果显示,在播量被分别设置为150、225和300kg/hm2时,实际播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2%、3.3%和2.5%;在收割留茬25cm条件下,稻收麦播秸秆覆盖还田一体化作业效率为0.277hm2/h,田间切碎秸秆分布的变异系数为19.3%。该装备可替代传统的零共生人工稻田套播小麦作业,同时为稻麦轮作地区稻田套播小麦与秸秆还田复式作业机械的研制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江南的当家油料,经济效益又好于小麦,还能为后作提供好茬,在冬季农业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热门话题。基于长期沿用的育苗移栽方式,不仅播栽期要求严格,且费时费工,制约了油菜面积的扩大。丹阳市皇塘镇农科站经过连年试验,摸索出一套几乎可与移栽油菜同样高产的套播技术。稻田套播油菜由于播种推迟、全生育期短、主茎叶龄少、个体生长量小,而且冬前生长慢、春季生长快,应围绕争三苗(早苗、足苗、壮苗)、防三害(渍害、草害、病虫害)抓好以下配套措施:一、选好茬口,适墒早播。选择早熟晚粳茬口,在10…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凌海市水稻适宜的播种期与插秧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取分期播种、分期插秧的方法延迟播种期与插秧期,从而总结出延迟播种、延期插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一、机插育秧播期与播量1.视前茬情况确定适宜播期(1)空闲与绿肥田播种育秧原则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确保水稻栽插在大田中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营养生长,以获得较高的产量。育秧也不是越早越好,早稻适宜播期宜选择在3月中下旬播种,单季水稻可选择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2)油菜前茬根据天气施肥栽培状况判断油菜成熟收割时间,油菜机收期一般在5月25日左右,根据水稻机插栽培秧龄倒推,正常播种时间应  相似文献   

12.
一、栽培适期。草菇生长发育要 求高温、高湿条件。气温达20℃以上才是室外栽培草菇的适宜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宜在7~8月份播种栽培。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由于水稻品种布局演变,水稻收获期不断推迟,让茬越来越迟,秋播季节紧张矛盾十分突出,造成小麦播期不断推迟,导致小麦产量偏低,影响了大面积高产稳产。而稻田套播小麦是腾茬过迟或涝灾时的有效应变高产栽培技术,而传统稻套麦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秸秆全量还田下的新情况,在稻秸秆全量还田种麦仍然存在情况下,为进一步完善稻套麦配套技术,解决稻套麦冻害、草害、倒伏、早衰  相似文献   

14.
稻套麦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适期播种、省工节本。早苗早发、增产增效明显的轻型栽培新技术。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丘陵地区的晚熟粳稻较适合种植稻套麦,要夺取精套麦的高产,必须掌握以下关键技术:1.做好播前准备,明确适宜种征范围。稻套麦的第一关键是防止播后烂种、烂芽,防干旱不出苗,为了达到一播全苗,水稻移栽前大田一定要整平,要留好中心为,并在润田期加深稻田一套沟,做到能灌能排。如果秋播前通连续干旱,应在播前3~5天给水稻田上一次“跑马水”,既可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又可保持土壤湿度,满足麦子发芽所需…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我县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在40万亩左右,近几年,随着玉米振兴计划和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我县玉米种植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高,在播种、田间管理等环节上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其机械化作业比例远低于稻麦,生产上普遍存在品种混杂、播期随意、播种方式多样等问题,严重制约玉米生产的发展。玉米机械化播种可以实现品种、播种时间、播种方式的统一,有利于生产指导。通过机械化收获,可以实现适当晚收,在不影响小麦适期播种的前提下,提高玉米粒重,并实行秸秆全量运用。近几年来,我县连续实施现代化农业项目,建设了6个农机大院,采购了一大批新型农业机械装备,其中包括玉米播种机、玉米收获机、玉米秸秆还田机、玉米开沟机等,促进了我县农业机械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超高茬麦套稻是指在小麦收割前15天左右,将处理后的稻种随接套播在麦田中,稻麦形成一段共生期。麦收时留麦茬30cm左右,其余麦秸全量或部分自然还田。该栽培技术集全免耕、套种、秸秆还田为一体,具有自然培肥土壤、节省机械作业能耗、简化栽培程序、增加种植面积的特点,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 1.1技术内容 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就是指应用机械来完成玉米播种、施种肥、覆盖、碾压等播种作业的全过程。以夏玉米为例,玉米播种分为麦田套播、麦收后直播两种形式。麦行间套种玉米应用人畜力或小型机具进行套播,玉米直播可在麦收后整地抢墒播种。  相似文献   

18.
1.播期和播量(1)一般认为 ,小麦地膜覆盖能够保墒保温 ,为防止冬前小麦狂长 ,播期应推迟5d~7d。可是从近年来运城地区大面积实施小麦地膜覆盖的情况看 ,按常规适时播种的小麦 ,没有发现冬前狂长现象。特别是1998年播期墒情较差 ,凡是雨后趁墒播种的 ,出苗就比较好 ;而推迟播种期的 ,缺苗断垄现象就较严重。所以在适播期内 ,要抓住墒情 ,按照“有墒不等时”的原则 ,及时进行铺膜播种。(2)群体是检测小麦产量的3大指标之一 ,播量是影响群体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 ,地膜覆盖田的小麦比露地小麦分蘖多50 % ,甚至1倍以上 ,…  相似文献   

19.
小麦地膜机械穴播栽培技术,简称‘“地膜小麦”。是近几年来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高新技术,具有提高地温及土壤湿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孔隙度,促进小麦早熟等作用,是发展粮食增产,实现“两高一优”的突破性技术。“地膜小麦”的种植方法是将一定规格的塑料薄膜紧密地覆盖在小麦苗床表面,然后按照农艺要求机械穴播小麦。覆膜后地温增加,同时有保水作用,产生明显的节水、节种、增产效果。“地膜小麦”栽培比常规小麦栽培一般增产30%;每公顷节水750一1500n。3;每公顷节种乃~150kg。1.增产节水原理门)小麦覆膜后,播种至出苗期0…  相似文献   

20.
扬中市稻茬机条播小麦综合高产配套技术扬中市农业局瞿廷广一、栽培策略走“适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群体质量栽培路子,稳定穗数,主攻大穗,提高粒重。穗粒组合为:每公顷有效穗400~420万,每穗实粒数36~38粒,千粒重38~40克。二、阶段指标播种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