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树木屑栽培黑木耳常因接种失败而影响产量,这与培养基的配方有关.为此.我们进行了杨树木屑不同配方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黑木耳菌种为省农科院提供的黑9208,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麦粒97%浸泡煮熟,将石膏1.5%,蔗糖1%,碳酸钙0.5%拌匀,装瓶,灭菌).  相似文献   

2.
段木栽培木耳,经常会碰到因接种失败而影响产量的情况.这可能与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有关.为此,笔者从1990~1991年进行了栽培种培养基不同配方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 菌种引自华中农大的黑人901.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为竹签培养基,先将无霉变的干竹签放在水中(100kg水 10g磷酸二氢钾 1g硫酸镁)煮沸1小时,沥于后再与木屑培养基(木屑78%,麸皮20%,糖和石膏各1%)拌匀,装瓶、灭菌.(二)试验方法①栽培种配方:A. 木屑78%,麸皮20%,糖、石膏各1%;B.木屑90%,麸皮8%,糖、石膏各1%;C.杂木屑89%,麸皮10%,石膏1%;D.杂木  相似文献   

3.
以往栽培黑木耳一般都使用木屑和木粒菌种,而纯木屑不宜得到、木粒种工本过高,为此我们进行了用小麦粒生产黑木耳菌种的可行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一、原种制作取干净的小麦粒直接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约半小时(煮至胀饱为宜),取出沥干表面水份后拌入麦粒干重2%的石膏粉,装入小口径瓶中(每瓶约装干小麦150——200克),塞好棉塞放入常压灭菌锅100℃处理10小时,冷却后取出摇匀即可接种。同时以常规木屑麸皮培养基作比较。每支180×18mm的斜面试管母种可接2——6瓶原种。接种后置25——32℃下培养,麦粒种20多天、木屑种30多天即可全部满瓶。二、原种扩接栽培种在无菌条件下把长满菌丝的麦粒原种掏散以后,每瓶栽培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多产茯苓,少用段木,我们近年进行了利用松木屑栽培茯苓的试验,每100斤干松木屑可产鲜苓40-60斤。现把试验方法介绍于下: 一、母种母种从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用马铃薯培养基扩大一次。二、原种制备于松屑100斤,麸皮35斤,糖1.2斤,石膏1.2斤,把松木屑与麸皮、石膏混和拌匀,把糖溶于水中,然后与木屑混合料拌湿至手握料有水滴现为准。装瓶灭菌,接种后于27-30℃温度下培养。制栽培种材料及方法同原种。  相似文献   

5.
(一)配方 榆木片70~80片/瓶,麸皮15%~20%,玉米粉5%,黄豆粉5%,白糖1%,石膏1%~2%。 (二)方法 ①制原种:将榆木锯成长、宽各5cm的小块,再用刀切成小片,置水中泡24小时,捞出控干至含水量45%~50%,与辅料混合,加水拌匀,料水比1:1。用750ml广口瓶装料至肩,每瓶装70~80片,加棉塞、灭菌、接种,1支母种可接5~6瓶原种,置22~26℃下培养,25~28天菌丝满瓶,用薄膜封口贮存备用。②回接母种:将长好的榆木片原种重新接到PDA培养基上,每支试管接1片,每瓶原种可接30~40管,4~5天长满管,比常规法提前2~3天,且菌丝生长旺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因棉子壳上市时间不定,菌种厂很难做到有适龄菌种供应市场这一问题,我所作了以下三项改进。 (一)改母种PDA培养基为加富固体培养基 配方为玉米粉50%,木屑50%,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_1、食母生各微量。料水比1∶1.1,拌匀后蒸15分钟,趁热打散分装试管,压成斜面,按常规包扎、灭菌、接种、培养。菌丝8~10天长满管,菌丝浓白、粗壮,菌丝量是PDA培养基的5~10倍。菌丝长满管后,用同样的培养基,以250g盐水瓶为容器,装量为瓶的1/2,按以上转管工艺转接一次,可获得更多的菌丝体。 (二)改原种棉子壳加麸皮培养基为棉子壳和玉米粒各半加食母生的培养基 玉米粒洗净,加2%的新鲜石灰水浸泡约48小时,沥水冲洗后用清水煮沸约30分钟(粒熟而不烂),用煮过玉米粒的水加食母生拌棉子壳,再与玉米粒拌匀,用广口瓶时料中轴接种,适温培养,8~10天菌丝长满瓶。  相似文献   

7.
制菌种一般采用麸皮、米糠作辅料,价高成本大。为此,我们于1995年用粉碎的花栎树落叶作辅料制黑木耳、白木耳、香菇等菌种,试验表明是可行的。 具体方法:木屑75%,花栎叶23%,糖、石膏各1%,按料水比1:1.4拌匀,装瓶灭菌、接种,置25℃左右发菌,一般25~30天菌丝可长满瓶。经崔庄乡柿树坪村菇农试种,效果良好,详见表1。  相似文献   

8.
蚕砂又称蚕粪,在江南桑蚕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目前大多仅用作饲料或农田肥料,未能充分利用。蚕砂中除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纤维素等物质以外,据报道蚕砂中还含有较丰富的腐植质,腐植质具有一定的刺激菌丝生长效应的活性官能团。本文报道以蚕砂替代部分木屑进行金针菇栽培的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菌株:金针菇。②蚕砂:要求干燥清香无霉变。③培养基:母种用PDA培养基;原种:培养基为陈木屑78%,细米糠25%,蔗糖1%,石膏1%;栽培种,在原种培养基基础上分别以0、20%、40%和60%的蚕砂替代陈木屑,含水量60%。 (二)试验方法 10月制作原种,成熟后分别接入几组不同处理的栽培袋中,于23℃下培养。观察栽培种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情况,比较各处理组之间的现蕾、产菇率和产菇批次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野生茶树菇YW-2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法国梧桐树上分离获得了一株野生食用菌菌株,命名为YW-2,对其分类地位和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开展了驯化栽培试验.该菌株在分类上属于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菌丝最适合生长温度范围25~30 ℃,最适生长pH为自然,最适合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15~25 ℃,出菇温度范围6~28 ℃.驯化栽培结果表明:最佳母种培养基是PDA加富培养基;最佳原种和栽培种配方为玉米粒培养基,大生产配方为棉籽壳40%、木屑38%,辅料22%,其生物学效率达94%.  相似文献   

10.
我区盛产糜黍,在制平菇原种和生产种中,我们试用糜黍的原粮做培养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方法是:将糜子或黍子用140℃温水浸泡5~10小时,煮沸至膨大,最好有45~60%的糜黍破肚,泻干水分,加蔗糖和石膏粉各1%拌匀,pH 值自然,按常规装瓶(或试管)、灭菌、接种,置20~25℃下培养。接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下脚料,笔者于1987年秋进行了油菜壳生料栽平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简报如下:供试菌株为佛罗里达侧耳,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试验设A、B、C 三组,A 组为木屑,麸皮常规配方;B 组为油菜壳93%、米糠5%,石膏和过磷酸钙各1%;C 组为棉籽壳98%、石膏和过磷酸钙各1%。其中B 组的油菜壳经水洗净,再放入1~2%的石灰温水(30~40℃)浸5小时,沥去水后再拌辅料,其他  相似文献   

12.
一般制黑木耳种是用木屑配方。我站根据玉米粒营养丰富的特点,改用玉米粒制种,发菌时间比木屑配方缩短15~20天。其做法是:选无霉变的玉米,先用清水冲洗,捞出置30℃左右水中浸12小时,充分吸水后捞至烧开的水锅里煮30分钟,以玉米粒  相似文献   

13.
选择适于香菇生长的相思树、木麻黄、栲、槠、枫、栎、懈树等阔叶树小枝条,或铅笔厂边脚料,制成长2厘米、直径0.7厘米、一头稍尖的木钉,先用1%糖水浸10小时或煮沸半小时,捞起稍凉至不滴水,加40%木屑培养料(木屑培养料配方:木屑27斤,石膏1.5斤,糖1.5斤,水35~40斤)拌匀,按常规法装瓶(或袋)灭菌接种,置23~25℃培养45~55天待用。  相似文献   

14.
用木屑制香菇木耳原种,菌丝分解木屑很快,保种易老化。1977年,我们改用硬质木块作培养基接种,保存香菇、木耳种、效果较好。此后,又用木麻王树的干果制原种,效果也很好。3月接种,保存到10月移接栽培种,用木块、硬果做原种的,成活率均在99%以上,而木屑原种只成活40%。  相似文献   

15.
作者于1983年,对金耳(Tremella mesenterica)的人工段木栽培进行了研究,均获得了子实体。其色泽和形状与野生金耳相同为橙黄色、脑花状,但朵型却比野生的大,最大的直径22厘米,最重820克。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菌种:取野生金耳的组织分离物接于PDA斜面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7天左右,微黄褐色的菌丝即在试管斜面上长好。然后再将试管种接入装有木屑培养基(木屑78%、麦麸20%、石膏0.5%、糖1%)的瓶内,在25℃下培养20~25天,菌丝长满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袋栽黑木耳提高其制袋成品率的途径,尤其是在培养料中添加抑菌剂,经在平菇、金针菇中应用筛选分析认为,添加石灰是比较理想的,于是开展4个不同添加量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供试材料 黑木耳菌种为袋耳88,引自江苏宝应长沟食用菌科研所。木屑为颗粒状杂木粉,棉子壳、麦麸均为本地购买。 2 试骀方法 配方:棉子壳60%,木屑30%,麦麸10%,石膏、糖各1%,料水比1∶1.1。石灰的添加量设5个处理,分别为0,1.5%,2.5%,3.5%,4.5%。用20×18cm的试管装料,压料,每配方6支,洗净瓶口后塞好棉塞,置高压锅内在1.4kg/cm~2下保持1.5小时,冷却后接入原种,置室温25~33℃下培养,并经常检查菌丝生长状况,划线3次记录长速,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7.
宋莹  刘俊杰  刘娜  李红  刘岩岩 《食用菌》2011,33(3):28-28,35
研究对宾王菇原种(也称二级菌种)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筛选,结果是宾王菇菌丝在2%葡萄糖,1%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1%石灰和1%石膏拌匀的麦粒培养基上表现出生长快的优势,菌丝生长速度较为一致,满瓶时间也较为整齐,可作为宾王菇原种生产时的培养基质,研究还发现加入草炭的麦粒培养基虽然平均生长速度稍慢些,但菌丝长势比较壮,菌丝形态较完整,生产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用竹片制成的香菇原种转接到香菇的栽培种中,具有发菌快,菌龄一致,转接率高,可以重复使用的优点。现介绍如下: 将竹杆锯成长10厘米的短筒,再用刀劈成薄条,放在清水中浸泡四十八小时,捞出后控水趁湿与少量米糠掺拌,使竹片上沾上米糠,再竖直装入培养瓶中。一般每瓶装200~230根,再在竹片的上面覆盖一层木屑培养基(木屑原种培养基普通配方)。封好瓶口,进行常压间歇灭菌九小时。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到20℃时接种。用接种针在母种试管内挑取菌丝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上,每支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 ,河南省栽培代料香菇数量达几亿袋 ,在种植的 L2 6品种常常出现出菇迟 ,甚至不出菇的现象。为此 ,我们对 L 2 6品种的适温性做了一些试验。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来源 香菇 L2 6品种 ,其母种、原种均引自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1.2 试验材料  18mm× 180 m m试管 ;PDA培养基 ;栽培种培养基为木屑 78% ,麸皮 2 0 % ,石膏和糖各 1% ;恒温培养箱。1.3 试验方法  1把香菇 L 2 6母种接入 PDA培养基试管斜面 ,放入 2 0℃、2 4℃、2 8℃、3 2℃的恒温培养箱中 ,每个温度处理放 10支 ,观察记录菌丝萌发时间、生长…  相似文献   

20.
八五年十一月十四日,我试用大豆秆切段制作平菇、凤尾菇原种,十二月九日发透菌,而同期用木屑常规(木屑78%、米糠20%、食糖1%、石膏1%)制作的菌种十二月二十五日才发透菌。且大豆秆切段制作的平菇、凤尾菇菌丝浓密洁白。具体作法是:把大豆秆切成长3~3.5厘米的小段,水煮1.5小时后捞出,加1%石膏,装瓶。每瓶装300段(500毫升瓶),装好后,瓶口再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