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棉适宜种植密度小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北疆气候生态特点,结合杂交棉不同品种特性,通过我区种植面积较大的两个杂交棉品种不同密度处理的小区试验,筛选出适宜的种植密度与配置方式,为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曾在2002年审定通过了一个早熟杂交棉品种,在这之后,每年安排的自治区棉花区域试验中都有杂交棉品种,但是自治区所安排的棉花常规品种全部是按照“矮、密、早”的栽培方式进行的,北疆种植密度19.2万~22.5万株/hm^2,南疆种植密度18.5万~19.5万株/hm^2,所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无法将杂交品种的个体优势发挥出来,在年终进行区试汇总时,杂交棉的产量均不能达到比对照品种增产10%的幅度,有的品种产量甚至比对照减产,往往是区试一二年后被淘汰。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生产试验,摸索出在武汉地区与大麦连作种植杂交棉的适宜密度,以定植1500株/667m~2为宜,其植株形态健壮,子棉产量较高,比1000株/667m~2极显著增产,与2000株/667m~2差异很小,为大田生产选用优良品种与合理密植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杂交棉不同密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3个杂交棉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与影响产量的各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探索合理种植密度及对产量影响较大因子,为杂交棉大面积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杂交棉不同密度移栽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了探索杂交棉在奎屯地区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今后大面积种植育苗移栽杂交棉提供技术依据,2009年,一二九团科技办开展了杂交棉不同密度育苗移栽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杂交棉中棉所1206在石河子垦区的最佳栽培模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石河子开展了该品种的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6 000株/667 m2种植条件下皮棉产量最高,达到205.76 kg/667 m2,但与4 000株/667 m2和8 000株/667 m2的皮棉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建议在北疆棉区,中棉所1206的适宜种植种植密度为5 000~8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7.
增加群体密度是玉米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密度过大会导致抗倒伏能力下降,空秆率、秃尖增加,株高、穗位提高,百粒重下降。不同品种因株型和生理特性不同,对密度存在不同反应,因此有必要对新育成品种开展密度试验,确定合理密度范围,以发挥品种最大的增产潜力。本试验对我院近年育成的3个新品种,在当地栽培条件下进行耐密性试验,以明确品种最佳密度范围,为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配套合理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辽宁东部山区玉米品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有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一般为4.50万株/hm2左右,近几年推广的耐密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为5.55万-6.75万株,hm2,在种植密度上发生深刻变革,带动东部山区玉米单产显著提高。为了更好地因地制宜推广耐密品种,特在辽宁东部地区新宾县进行耐密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9.
玉米高产栽培中,密度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确定玉米最适种植密度是玉米栽培技术研究的关键问题,而培育和选择耐密植的品种则是玉米高产育种、栽培发展的趋势。本试验对多个玉米优良品种进行种植密度试验,以期为玉米品种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1试验设计及执行情况 试验没计为单作直播,等行种埴,行距0.67m,种植密度5.5万株/hm^2,对照品种设为鄂玉10号(相同密度)。田问管理与观察记载同湖北省区试标准。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种植方式和施肥技术对3个油菜新品种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影响最大,品种次之;以品种为黔油28、种植密度为7000株/667m2、种植方式为宽窄行单株种植、氮肥基肥追肥比为30%:70%的配套技术产量最高;此外,不同配套技术还影响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单株角果数。  相似文献   

12.
品种与密度对华北平原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中国科学院封丘试验站通过3年(2008-2010年)8个夏玉米品种在3个种植密度下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品种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探讨通过品种和密度优化组合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潜力.品种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产生了明显影响,并且存在着年际之间的巨大波动.产量最高和最低品种相差1 050...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星农2号这个大豆品种进行不同密度对比,探讨其最佳种植密度,能够增加产量,根据大豆品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现将试验结果阐述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北安农场,北安市是本地区大豆主要产区之一,耕地多沙壤土,耕层浅,土壤贫瘠,产量一直徘徊在2250~2400kg/hm2,当地大豆多年种植密度为33万~36万/hm2,本试验在低土壤肥力条件下,探讨不同密度大豆群体结构动态,为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及发挥良种的优势作用.在宁夏彭阳县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黑垆土土壤上设置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黑田五寸参具有良好的产量和加工品质,可以作为目前该区域发展脱水蔬菜的首选品种,其适宜的密度为3.5万-4万株/667m^2,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5.
脱毒甘薯一号不同移栽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芬 《耕作与栽培》2007,(4):45-45,30
为探索脱毒甘薯一号在务川县的最佳种植密度,2006年春季在遵义市农推站的安排下,进行了净作条件下不同密度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试验设置在务川县都濡杨村凤凰村民组毛永新责任地实施,海拔600m,年均温度16.0℃,地势向阳平坦,土壤为黄壤,肥力中等,前作油菜,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条件和高水肥生产条件下,以参试的11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种植密度6.6万~7.8万株/hm2,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水平及生产潜力和不同品种的高产适宜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呈现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各密度间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均表现为收获穗数粒重穗粒数。在宁夏引黄灌区及北方相类似的灌溉春玉米区高产栽培水平下,玉米高产(15000~17250kg/hm2)品种的利用应以耐密植的中棒型、品质好和容重高的品种为第一选择目标。容重值的大小与种植密度的关系不大,生产实践中可将使用容重较高的品种作为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同时建议将容重作为玉米高产品种选育的参考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17.
<正>1在种植品种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1品种"多乱杂"的现象较为严重2000年以来,由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引进推广和棉农的种植需求,加之种子市场的开放,我县棉花种植面积较大,成为种子企业推销杂交棉种的主要市场外省众多杂交棉品种也一起蜂涌而来,种子品种数量剧增,目前全县种植的棉花品种60余个,农民不知道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开展6 000株/667 m~2、7 000株/667 m~2、8 000株/667 m~2、9 000株/667 m~2 4种不同密度玉米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中,郑单958在种植密度为7 000株/667 m~2时,单产可达1 267.31kg/667 m~2,位居第1;而玉米品种德美亚2号、克玉16、先玉38P05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为7 000株/667 m~2、6 000株/667 m~2、7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南阳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万hm^2,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近20个,试验示范的新品种30多个,为了准确掌握新老品种在我市的种植表现,指导全市科学用种,2007年5月中、下旬南阳市种子管理站组织全市技术人员对我市生产上利用的品种和试验示范中的苗头品种进行了多点次调查,进一步鉴定这些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正确地评价品种,并提出了全市小麦品种秋播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20.
1新疆杂交棉生产发展现状及特点我国棉花播种面积约533.3万hm2,杂交棉推广面积约占棉花播种面积的20%左右。2006年新疆杂交棉推广面积约1.8万hm2,占棉花播种面积的3%左右。2002年新疆审定了第一个自育的杂交棉品种新陆早14号,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强,重点利用F2代。在新疆、甘肃早熟棉区迅速推广种植,至2005年累积推广种植面积达1.2万hm2,增产幅度在8%~15%。2003年新疆兵团引进内地杂交棉品种标杂A1,2003至2005年推广种植2000hm2,皮棉产量较当地推广品种新陆早13号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