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有着发展黑木耳产业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同时受气候条件及栽培原料的影响,黑龙江省黑木耳肉厚、口感好、质软味鲜、市场竞争力强,是世界黑木耳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黑木耳的主产区。现将我所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黑木耳代料地栽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期为黑龙江以及整个东北三省的黑木耳栽培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龚兆培 《食用菌》2012,34(5):62-62
浙江龙泉市是食用菌生产的传统主产区,是世界香菇人工栽培发源地,发展食用菌历史悠久.位于龙泉市东部的安仁镇,被誉为中国南方黑木耳菌种第一乡,有着20多年黑木耳菌种生产历史,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注重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使食用菌产业尤其是黑木耳菌种生产取得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采食利用黑木耳。在唐朝开始人工栽培黑木耳。但长期处于“半人工栽培”状态。所谓黑木耳的段木栽培,就是把人工制备的优良黑木耳菌种,接种在适于黑木耳生长树种的段木上,给予精细的管理,使之生长出黑木耳来。我国黑木耳生产绝大部分采用段木栽培法,其栽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是我国黑木耳主产区,黑木耳已经形成规模化栽培模式,但是菌种管理混乱,菌种生产散乱,种质低劣对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5.
李鑫  邓春海 《食用菌》2021,(1):56-58
黑木耳是我国栽培的第二大食用菌,其栽培地已经遍布我国20多个省市,2017年全国黑木耳产量达758.15万t[1]。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人工栽培黑木耳的国家,已有上百年的栽培历史。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袋栽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黑木耳生长的影响,东北黑木耳产区采取蔬菜冷棚挂袋栽培黑木耳,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冷棚挂袋栽培黑木耳菌袋集中,便于管理,节约用工、用水成本;比地栽出耳提前20 d以上,出耳均匀,品质好,无杂质无污染物,价格比地栽耳高出20元/kg[2]。冷棚挂袋栽培黑木耳已成为黑木耳栽培的主要方式,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是人工栽培黑木耳技术的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6.
<正>黑木耳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产量和国际贸易额居世界首位。鲁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劳动力充裕,原材料充足,适宜栽培黑木耳,是山东省黑木耳主产区之一。黑木耳代料栽培生产周期较短,投入成本不高,而产量较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适合规模化、集约化推广生产。为使这一技术不断  相似文献   

7.
<正>吉林省为我国黑木耳主产区,而延边州则是吉林省黑木耳主产地,仅2014年延边州黑木耳种植量就达13.8亿袋。但随着柞木资源的减少及限伐令的出台,木屑价格越来越高,从其他农作物资源中寻找柞木木屑的替代原料已成为黑木耳栽培亟待解决的问题。延边地区具有"八山一水一亩田"的地域特色,山上种植大量的苹果梨树,苹果梨废弃枝条一直被当地居民用来取火做饭,如果可以用其代替柞木木屑进行黑木耳栽培,可很大程度上缓解资源紧缺问题。本研究采用苹果梨枝条木屑做原料,以不同配方进行黑木耳栽培试验。试验从菌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营养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热量低,其中铁的含量为各种蔬菜之首,深受消费者青睐。黑木耳主产区在黑龙江、湖北等省。近几年,福建古田县引进栽培成功。但由于黑木耳品种多、乱、杂,许多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特性表现不一,产量、质量差异较大,对黑木耳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本试验通过不同品种试验对比,筛选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为黑木耳生产提供菌种资源,促进黑木耳规模生产,增加菇农收入。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云和县是全国食用菌生产的主产区,素有"黑木耳之乡"的美称,是黑木耳进出口的主要集散地。近几年来,随着我县科技人员深入研究和探索,袋料黑木耳栽培的主要难点问题得以攻克,现已形成规模化生产。成为我县继袋料香菇后的又一新产业、食用菌业的新亮点。在新技术不断推广应用之际,许多耳农对黑木耳生理、生态要求缺乏应有的了解,对黑木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未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造成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营养丰富,是老少皆宜的滋补食品。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代用料栽培黑木耳已成为黑木耳生产的主要方式,其根据黑木耳的生长发育规律,创造有利于黑木耳生长发育的最佳条件。栽培原料可用粉碎的枝丫加部分农作物秸秆,利用春秋自然温度和必要的辅助设施进行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11.
南方黑木耳袋料栽培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开始人工培育的食用菌。早在公元7世纪的唐朝就有黑木耳古法人工培育的系统描述。较长时期内,我国黑木耳采用原始的伐木后借助黑木耳孢子的自然传播、老耳木菌丝蔓延、浇施洗木耳的水等方法进行栽培,产量低而难以保证。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发的黑木耳纯菌种和段木打穴接种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黑木耳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汉唐盛世,秦巴山区野生食用菌的采摘和消费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在唐长安城中设有专门销售食用菌的“山珍”专业市场;清朝中期秦巴山区已有人工砍捧,承接自然漂落的孢子发菌产耳的生产习惯,并且已具有很大的规模,被誉为我国木耳主产区之一;放解前每年通过汉江水道进入武汉海关出口的黑木耳就有五、六十万斤之多。解放后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57年全省黑木耳产量从50年年产74万斤(370吨)增加到210万斤(1050吨),野生食用菌的干品收购量达100多万斤(500多吨),其中仅天然生银耳一项就三万多斤;  相似文献   

13.
我县位于牡丹江林区,属低山丘陵地带,黑木耳资源丰富,特别是自一九七二年推广人工栽培黑木耳以来,黑木耳生产发展很快。七九年我县黑木耳商品量达到十四万多斤,成为全国黑木耳基地县之一。一九八○年商品量达十九万多斤,居全省首位。但是、在黑木耳生产中,病虫害严重的影响木耳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黑木耳由于病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便是我国南方最著名的黑木耳、茯苓、竹荪和香菇的主产区,也是全国食用菌科技开发的示范基地。其中,长裙竹荪、黑木耳则是浙江省最早销往海外的食用菌产品。  相似文献   

15.
我国黑木耳产业正处于新一轮扩产周期,2020年黑木耳产量、价格和产值均达到近5年(2016—2020年)最高。黑龙江、吉林两省为黑木耳主产区,福建省近年来黑木耳产业增长较快,跃居全国第三。电商是近些年发展较快的零售模式,依托电商把优势资源与全国大市场对接,推动黑木耳产业、品牌在国内外的传播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黑木耳现货市场的发展状况对电商平台销售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又称黑木耳,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我国最主要的食(药)用菌之一,有素中之荤的美誉。黑木耳传统上为段木栽培,1989年代料地栽黑木耳获得成功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栽培的主要方式。代料地栽黑木耳具有原料来源广泛、资源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管理方便、产量高、质量好、效益高等优点。代料地栽黑木耳需要划口才能出耳,过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对陕西省秦巴山区黑木耳重点县的调查,认为该区提高黑木耳单产应重视以下技术问题;一、选用优良菌种秦巴山区黑木耳生产多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人工科学养耳技术尚未被生产者重视,相当一部分山区农民还沿用古老的人工砍花、天然下种法。黑木耳产量低、耗初多。纯种栽培始于七十年代初期,多从外地引进菌种,当地菌种厂也分离一些菌种,大多数菌种不知系谱,随意编号、定名,因此生产上使用的菌种十分混  相似文献   

18.
目前,广西黑木耳原种和栽培种主要采用杂木屑培养基,但由于杂木屑是来自木材加工的下脚料,成分复杂,菌种生产上存在着菌丝生长慢、长势弱和隐性污染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着黑木耳的质量和产量。此外,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业基地,每年生产的甘蔗渣多达60万t,大部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此,我们以甘蔗渣为基本原料,进行黑木耳菌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短袋地栽技术有以下六个优势:①黑木耳熟料袋栽技术取代黑木耳木段栽培技术,节省大量林木资源,充分利用林业清林的废弃物栽培出优质黑木耳,产量比木段栽培高,质量好.②利用阔叶硬杂木屑以及部分秸秆、棉籽壳等原料栽培黑木耳属于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率.③黑木耳熟料袋栽成功率高,生产周期短,能充分利用原料资源,栽培黑木耳风险小. ④黑木耳熟料袋栽集中在室内发菌和室外出耳,不利用大棚或温室等出耳场所,生产成本低,管理方便,生产的黑木耳病虫害发生少,无农药残留,达到无公害标准,提高了黑木耳产量和质量.⑤黑木耳熟料袋栽室外全光出耳能充分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⑥黑木耳熟料袋栽小口出耳技术能栽培出单片木耳,与成朵的黑木耳相比,无耳根,浸泡时间短,方便食用,消费者十分喜爱.  相似文献   

20.
信息台     
《食用菌》1987,(6)
湖北黑木耳获丰收湖北今年黑木耳总产量预计可达2100吨,比去年增长15.1%。由于近两年黑木耳顺销,春耳收购价格继续上涨,主产区每公斤收购价在28元以上,此去年同期上涨1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