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鲁中山区传统的种植一直沿用人工除草、培土、追肥、挖掘、捡拾等生产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用工多、成本高、产量低、收入少的问题。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技术优势。本文主要从鲁中山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效益分析,旨在推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机具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加大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培训,促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西安地区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开展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总结出西安地区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关键环节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机械化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机械化收获等方面,以期为西安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传统的畜耕手溜,人工除草、培土、施追肥、人工挖掘、人工捡拾的种植生产方式存在用工多、成本高、产量低、收入少的问题。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技术优势。本文进行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效益分析,旨在促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机具进一步完善和研发,加大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培训,促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海东市乐都区在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 33万公顷,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传统的人工种植、收获方式落后,需求劳动力多,规模小,效益低,严重制约马铃薯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农民经济效益的持续增加。2018年,乐都区农机站主抓了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通过试验田监测,对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较转统生产方式进行成本核算,测出全程机械化效益,为今后大面积推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陇原传真     
正以全程机械化为引擎,助推马铃薯产业扶贫近日,甘肃省农牧厅在定西市召开马铃薯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甘肃省农机局、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专门为本次会议组织了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演示暨展示活动。在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举办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演示现场,省农牧厅机关有关处室、厅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观摩了机械化联合整地、施肥,马铃薯起垄覆膜播种覆土、上土、高效植保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演示和30余台马铃薯耕、种、收等11个环节机  相似文献   

6.
肖景林 《新农村(黑龙江)》2013,(12):236-236,232
马铃薯是青海省海东地区在高原冷凉气候条件下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市场上对马铃薯需求的不断增加,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马铃薯的种植仍然沿用畜力开沟、人工溜种块、撒施化肥的落后种植方式,存在着播种深浅不一、出苗不齐、株行距不均、肥效差、产量低、投工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为了提高马铃薯种植的质量和效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试验推广了高原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1.技术试验推广的应用效果我区马铃薯种植生产方式落后、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把机械化种植马铃薯作为小康社会建设,实现农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主要措施来抓。在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农机、农业、种子等部门相互配合协作,开展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机型选择、试验、示范、宣传推广工作、从甘肃省引进了2CMF——2B型马铃薯种植机,此机在我区的平安县进行了多次的试验,并根据气候、土质和农艺技术要求,进行了多次的试验、改进,示范推广,逐步完善积累经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应高原地区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相融合的实施要点。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民和县马铃薯种植、收获全过程基本上都是由人工完成,不仅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而且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面对新形势,民和县农机推广站抓住这一机遇,引进了马铃薯机械种植、收获等机械,进行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等工作,在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单行悬挂式马铃薯施肥种植机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马铃薯的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但由于马铃薯播种机械化水平较低,目前主要采用人工种植。虽然有一些种植机机型出现,但在种植过程中还存在漏播、重播等问题,为降低种植过程中的漏播率和重播率,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马铃薯种植机———单行悬挂式马铃薯施肥种植机。经过田间试验,该机能有效降低漏播率和重播率(漏播率≤0.5%,重播率≤3%),并能满足马铃薯种植的其他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进、筛选和示范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收获等机械,开展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密度、肥料等试验研究,并结合区内外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最新技术成果,研究和形成了适宜西藏马铃薯机械化垄作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乐至县以"农机化推进示范工程"项目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在宝林、盛池、中和场三个镇(乡)17个连片村集中打造农机化示范区内,率先开展玉米大豆机械化耕播、油菜免耕人工撒播机械化收割、小麦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作业,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48%,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一是以部门联动为前提,创新农机农艺融合新机制。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互助县是全省马铃薯生产主要基地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地经济水平,需要大力推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该文通过对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与常规生产进行对比分析,对试验田、种植品种、施肥与播种量以及试验步骤进行逐一介绍,并通过对土壤低温、含水率,马铃薯产量以及投入成本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全程机械化种植马铃薯不仅效率高、产量高、还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当前,马铃薯种植采用一种排种勺式马铃薯播种机,这种播种机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生产率。但由于种薯块大小、形状不一,增加了马铃薯播种机的机械化种植难度,播种作业时经常发生种薯块在种箱下部堵塞、架空现象等。充种率低、补种难和漏播等问题一直是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正>按照突出示范、带动全省的原则,大力开展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示范。重点抓好传统一季稻区的超级稻-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示范的主要模式包括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机收技术模式、稻-油区油菜机械开沟撒播机收技术模式;抓好湘中南双季稻区的油-稻-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示范的主要模式包括稻-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分段机收技术模式、稻-稻-油区油菜机械开沟人工撒播分段机收技术模式。一、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机收技术模式超级稻水稻品种+中早熟耐密油菜品种+机械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17,(1):137-138
马铃薯是粮食也是蔬菜,还可以用作饲料及工业原料,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很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解决劳动力紧张问题,减轻劳动强度。本文主要概括了马铃薯的播前准备、深耕整地、化肥深施、播种、中耕、收获等一系列机械化生产模块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西安市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面积逐步扩大,为了促进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产业发展,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引进新品种5个,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目的是筛选出适应西安地区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地膜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业生产中资源利用效率、劳动和生产效益低的问题,探索油菜增产增效耕作栽培新模式,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开展了农艺农机技术集成示范,以期为油菜大面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推广提供技术储备。结果表明:机播机收损失率在8%以下,人工割倒收获的损失率在15%以上。示范区机播机收平均产量124.05 kg,比人工栽收(对照)减产30.2 kg,但机播机收比人工栽收省工节本,示范区机械化面积7.9 hm2,共省工节本22 564.4元,省工节本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从2014年开始,甘肃省启动开展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三年来,累计投入中央和省财政资金610万元,完成全程机械化示范面积12万亩。全省共建立部、省列全程机械化示范点28个,其中部列县(区)5个,省列县(区)23个,引进推广各类新机具3 619台,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42个。总结出了较为成熟的推广模式,形成了玉米、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2017年,农业部安排甘肃省3个县(区)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示范点10个,其中玉米示范点3个,马铃薯示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栽植区域、地块要求、适宜播期、牵引力要求、施肥选种、种植规格、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静宁县马铃薯黑膜覆土高垄微沟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化隆县是是青海省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但是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水平较低,本人结合多年来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对化隆县马铃薯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等方面入手,分析制约化隆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瓶颈",提出了今后推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开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在应用中主攻机械粒收,显著提升定边区域玉米生产工作效率,达到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优选耐密抗旱早熟品种,采取全膜双垄沟播,水肥一体化,机械粒收等技术,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了定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迅速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促进玉米产业脱贫致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