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1998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共审定大白菜、萝卜、西葫芦、芦笋等品种8个,现介绍如下:一、大白菜(一)秋珍白3号济南市历城区赵新坤选育的大白菜一代杂交种。其组台为自交不亲和系206×自交不亲和系230。1996-1997年在全省大白菜区试中,平均亩产净菜4629.5Kg,比对照小杂56增产41.0%。1997年在全省大白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净菜5231.3Kg,比对照小杂56增产18.5%。该杂交种属秋早熟品种,生长期62天左右。开展度65cm左右,株高约32cm,外叶中绿,白帮,叶球近圆形,球叶叠抱,单球重约2.0Kg,净菜率63.2%,软叶率引7…  相似文献   

2.
《蔬菜》1983,(1)
1981年近郊区7.6万亩大白菜在连续干旱、自然条件在十分不利的条件下获得亩产净菜接近1万斤的较好收成主要经验是:一、选用丰产抗病一代杂种和地方良种是大白菜稳产、高产的先决条件。郊区生产上应用的大白菜地方良种很多,如拧心青、包头青、小青口核桃纹、青白口等。一九七六年以来又陆续推广了一些抗病丰产的一代杂种。如北京4号、88号、97号、106号、双青156、怀拧×2039—5、碧玉等。如何选用这些品种,首先要了解清不同品种或杂交种的特性,因地制宜地选用既能抗病、丰产,又能适合本地土壤、水肥条件的品种,才  相似文献   

3.
淄白七号是淄博市农科所蔬菜研究中心利用自交不亲和系96-9与95-2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母本96-9来源于台湾耐热品种春夏宝,父本95-2是从石特变异株中经多代定向胁迫选择而成.该品种2001-2002年参加山东省秋大白菜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净菜产量4 010 kg,比对照鲁白14号增产19.6%.2002年参加山东省秋白菜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净菜产量3 575.0kg,比对照鲁白14号增产20.6%.2003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新品种‘北京新一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782181和2039-5配制成功的一代杂种。成熟期为85—90天,具有整齐、抗病、叶色深绿、外叶少、净菜率高、优质、商品性好,耐贮藏等优良特性。近年来参加北京市和全国区域试验反映良好,平均亩产净菜达9000公斤左右,比北京主要栽培品种 ‘北京106号’增产20—30%,颇受群众欢迎。 一、优良自交不亲和系 782181的育成 自交不亲和系2025优质、叠包、结球性状好、外叶数少;自交不亲和系234优质、抗病、生长势旺、耐贮藏。为了综合两者的优良特性,首…  相似文献   

5.
新白2号是从大白菜极早生中分离、选育的自交不亲和系B8-1-1-1与从地方品种焉耆中包头中分离、选育的自交不亲和系YJ-3-1-2-1-1杂交选育的大白菜一代杂种,具有抗病(抗霜霉、病毒、软腐病)、高产、优质等优良特性。轻病年份净菜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焉耆中包头增产16.34%。重病年份增产435.1%上。1992~1994年在新疆地区已推广273.3hm2,平均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6.
“龙椒1号”青椒品种来源: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用农家品种“双富”系选育成,原品系代号“9—1”。增产效果:1981—1982两年10点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436.4斤,较对照品种“巴彦椒”增产27.26%,1983—1984两年14点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93.1斤,较对照品种“巴彦椒”增产23.52%  相似文献   

7.
新品种介绍     
大白菜新品种简介 1.北京小杂50号(91—2) 生长期45~50天,极早熟一代杂种。株型半直立,植株整齐一致,株高30厘米,开展度55厘米,叶球叠抱、紧实,球形指数1.1,单株净菜重1.1公斤,亩产4500~5000公斤,净菜率78%,耐热、抗病毒病、霜霉病和  相似文献   

8.
夏抗55是由大白菜课题组引进国外品种分离选育的自交不亲和系A小-左1-8与143-2-3-9杂交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55天左右,植株高温下生长势强,净菜率高,耐热、高抗病毒病和软腐病,丰产,平均每667m2产3026.1kg,比对照日本夏阳增产25%,适宜我国西南、长江流域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9.
龙白 3号大白菜为矮桩牛心型一代杂种。亲本P 2 0自交不亲和系由通化×胶二叶 60 Coγ辐射诱变群体中选出 ,亲本 2 36自交弱亲和系以龙白 1号大白菜为试材经连续自交育成。龙白 3号高抗病毒病 ,兼抗霜霉病 ,品质优良 ,净菜率高 ,产量为 4 2 2 3.5~ 5 2 0 0 .8kg·(6 6 7m2 ) -1,较对照品种增产 2 0 %左右。  相似文献   

10.
龙白 3号大白菜为矮桩牛心型一代杂种。亲本P 2 0自交不亲和系由通化×胶二叶 60 Coγ辐射诱变群体中选出 ,亲本 2 36自交弱亲和系以龙白 1号大白菜为试材经连续自交育成。龙白 3号高抗病毒病 ,兼抗霜霉病 ,品质优良 ,净菜率高 ,产量为 4 2 2 3.5~ 5 2 0 0 .8kg·(6 6 7m2 ) -1,较对照品种增产 2 0 %左右。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种一代,是当前大白菜杂种一代主要的制种方法之一。目前,我国许多单位已选育出一些优良的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用于配制杂种一代在生产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所也选育出“城青2号”等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种一代,表现整齐度高、抗病性强、高产、稳产、较对照品种增产24.3- 37.2%。 但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还存在着自交退化的现象,造成植株生长差、种株死亡率高、原种种子产量低。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和杂种一代的应用。为此,我们结合品种的选育工作,探讨了大白菜自交退化问题及其…  相似文献   

12.
中白19 号大白菜是由北京地方品种翻心黄的自交不亲和系8201022 与从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提供的材料中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AV501 杂交选育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60 d( 天) 左右,植株生长势强,叶球中等偏大,净菜率高,高抗病毒病及黑腐病,丰产,平均每667 m2 产4 523 .5 kg,比对照增产33 % ,适合于华北及云贵高海拔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 北京小杂58号 北京小杂56号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北京市板井村)育成。是221和269两个自交不亲和系的优良一代杂种。 北京小杂56号早熟,生长期50~60天。植株整齐一致,生长速度快,株高40—45厘米,开展度约60厘米。外叶浅绿,心叶黄,叶柄白,叶帮较薄。叶球高校,外舒内包,球形指数为2.1。单株净菜重2公斤,净菜率80%,净菜亩产5000公斤。品质中上,商品性好,抗病,耐热,耐湿,适应性广。北京地区春秋两季均可栽培。在湖北,一广东、山东以及郑州、西安、成都、吉林、石家庄、沈阳、南京、昆明等地试种表现良好北京小杂65号北京小杂65号是…  相似文献   

14.
哈白5号大白菜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86-6-4和自交系v-2-6杂交培育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结球紧实、整齐,长势旺盛,叶色深绿,净菜率76.0%以上;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同时耐软腐病;生育期76 d左右,每667 m2平均产量8857.91 kg,适宜在黑龙江省作早秋大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15.
《蔬菜》1992,(1)
“津青9号”大白菜属青麻叶中型杂种一代,曾获1989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津青9号”生育期85天,株高70厘米,球高60厘米,株幅62~68厘米,平均单株重4~5公斤。结球快、紧实、净菜率84%,品质优良,商品性好,外叶油绿,中肋线浅绿,球顶心叶向外翻卷呈黄色花蕊状。经区域试验,亩产8195~10350公斤。天津地区宜于  相似文献   

16.
夏抗55是由大白菜课题组引进国外品种分离选育的自交不亲和系A小-左1-8与143-2-3-9杂交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55天左右,植株高温下生长势强,净菜率高,耐热、高抗病毒病和软腐病,丰产,平均每667m^2产3026.1kg,比对照日本夏阳增产25%,适宜我国西南、长江流域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17.
晋白菜1号     
晋白菜1号(原名运杂1号)用运农1号雄性不育系做母本,忻州早黑叶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新一代杂交种。1984—1986年参加全省十二个点大白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毛菜7039.7公斤,比对照(北京 106)增产5.6%;平均亩产净菜  相似文献   

18.
德丰1号属中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其亲本是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鲁白8SI和新1号DD.德丰1号生长期85 d(天),叶色淡绿,叶球短圆筒形,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帮薄,白色,纤维少,品质优,商品性好,净菜产量5 514.5~5 540.8 kg*(667 m2)-1,比对照北京新3号平均增产2.7 %~12.7 %.  相似文献   

19.
北辰二号大白菜是以自交不亲和系SG与B90—4杂交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在黑龙江省生育期80~85天,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平均公顷产量112500千克,比对照品种佳白二号增产30%以上,适宜黑龙江省大部、吉林省东部北部、辽东半岛等地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20.
《蔬菜》1994,(2)
大白菜新品种简介北京小杂50号(91-2)生长期45~50天,极早熟一代杂种。株型半直立,植株整齐一致,株高30厘米。开展度55厘米,叶球叠抱、紧实,球形指数1.1,单株净菜重1.1公斤,亩产4500~5000公斤,净菜率78%,耐热、抗病毒病、霜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