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七月份以来,广东省顺德、中山等一些甲鱼养殖场暴发了严重的白底板病。与往年相比,今年发病范围广、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内服与外消同时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一、症状及流行情况 1.早期症状 白底板病早期基本无症状,水温27~28℃以上就会出现此病,最初发现无症状地死甲鱼,头颈肉被同类吃光,仅剩骨骼;或发现甲鱼还活着,颈部已经被咬烂,有人称此病为“烂头颈”,不久白底板病就爆发起来。无症状地死亡(烂头颈)即是白底板病的早期症状。 2.发病症状 外观:患病甲鱼外观…  相似文献   

2.
张长汉 《淡水渔业》1996,26(4):23-25
<正>1 鳖安康泼洒剂“鳖安康泼洒剂”是一种以消毒杀菌作用为主的防治甲鱼病的药物,它对甲鱼饲养期间所易患的红脖子病、红底板病、出血病、腐皮病、疖疮病等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还能增强甲鱼体表创伤的自愈能力,有一定的收敛作用.我们对“鳖安康泼洒剂”防治甲鱼细菌性疾病的药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曾宝全 《内陆水产》2001,26(9):35-35
甲鱼氨气中毒是伴随着甲鱼控温高密度养殖而出现的一种由非生物病因引起的甲鱼病。甲鱼氨气中毒在温室的发生率很小,且症状和甲鱼红底板相似,养殖者一般很难辨认此病,一旦发生,如果诊断错误,用药不当,将造成甲鱼大量死亡。1诊断方法1.1症状甲鱼一旦发生氨气中毒,甲鱼底板呈点状充血,身体萎瘪、瘦弱,病情严重时,脖子、四肢及全部底板起水泡,裙边呈锯齿状断裂。1.2流行特点甲鱼氨气中毒常发生于温室水质变质的池子,时间为每年的2~4月,甲鱼平均体重超过150克。1.3甲鱼氨气中毒和红底板症状的区别甲鱼氨气中毒为点…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白底板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龙辉 《内陆水产》2002,27(12):30-31
中华鳖白底板病(亦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病)是近几年发生的对中华鳖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控制,所以又有甲鱼癌症之称。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近几年来走访过海南、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千余家养鳖场,经常碰到此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1白底板病流行情况及危害白底板病主要危害成鳖、亲鳖和200克左右的幼鳖。肠道出血,肝脏肿大,呈灰白色,有星状出血点,胃肠粘膜组织坏死,腹腔积水是该病的主要症状,目前该病已在我国大部分鳖养殖区流行。主要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甲鱼市场价格的下跌,饲料在甲鱼养殖生产中所占成本比例越来越大,如何提高饲料效率,降低饲料成本已引起众多养殖单位的注意。目前,饲料成本已成为甲鱼养殖成本中的大头,有的生产单位饲料系数高达3.5~4.0,养成1公斤甲鱼饲料成本就得32-40元,而有的生产单位,饲料系数仅1.1~1.5,每公斤甲鱼饲料成本不超过16元,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甲鱼饲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及甲鱼养殖的技术工作,走访过国内大大小小500余家甲鱼养殖单位,集思广益,对此颇有一些体会,现…  相似文献   

6.
只要肯动手鳖饲到处有目前养殖甲鱼的饲料,主要是鱼粉,因为鱼粉中有丰富的蛋白质,吃后雌甲产卵多,雄甲增重快。而目前我国尚无工厂生产鱼粉,市场上出售的进口鱼粉,不仅价格昂贵,且质量有的不合格,甲鱼吃后易患肠炎病。有没有不用鱼粉,自行解决鳖饲料的办法呢?湖...  相似文献   

7.
中华鳖白底板病防治药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华鳖的养殖在浙江杭州、湖州、嘉兴等地兴起,已形成规模化的养殖格局.2003年由于水质、饲料的质量、养殖密度等多种因素,大规模地暴发白底板病.由于此病突发性强,死亡率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使这一带的养鳖业蒙受巨大的阴影.找到合适的防治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甲鱼对配合饲料的特殊要求甲鱼配合饲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稚幼鳖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高低,也直接影响到成鳖的商品合格率和质量,对亲鳖的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都有影响。因此,不可忽视甲鱼配合饲料的特殊要求。有的长期单纯用鲜活饲料或加工后的畜禽内脏投饲,有的...  相似文献   

9.
系统阐述了导致养殖中华鳖白底板病的病因及发病症状,并结合多年的病害防治经验,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养殖中华鳖白底板病的病因主要是肝脏病或肠道寄生虫侵袭,而引起肝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饲料中使用了组胺含量和氧化值过高的原料.为预防该病的发生,应降低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主要措施包括:适度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尤其要降低动物蛋白原料的使用量,选用高品质的白鱼粉等原料;在养殖中避免使用腐败的动物内脏和冰鲜鱼等作饲料;对水体进行定期消毒;规范用药等.对肝脏型白底板病的治疗应以保肝药物为主,而对寄生虫侵袭型白底板病则采用驱虫药物.  相似文献   

10.
陈建林 《科学养鱼》2006,(11):59-59
甲鱼养殖是我国特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殖模式主要有温室加温养殖和外塘生态养殖两种。对甲鱼养殖危害较大的疾病有白斑病、穿孔病、白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稚鳖养殖阶段的疾病主要是白斑病,其发病率高,病情蔓延迅速,死亡率高,如不迅速有效地治疗,会产生很大的损失。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