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海南引进卵形鲳到广西北海铁山港湾,利用北海深海优势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卵形鲳,形成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本文重点研究养殖卵形鲳所需的材料与方法,为当前深水抗风浪网箱卵形鲳生态养殖试验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浙江沿海深水网箱养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浙江沿海海域自然条件、深水网箱类型特点,提出深水网箱养殖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描述模式诸模块的构成与设计,包括养殖区域、网箱类型、养殖场规模、网箱敷设密度、敷设方式的确定,养殖区布局、鱼类养成技术和环境监控等。同时,以秀山岛青山海区网箱养殖模式为实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海域实施的养殖模式,网箱能适用最大潮流2.8节,且具足够的抗风浪能力;养殖的鱼类生长快,病害少,成活率达95%;养殖对海域环境的影响不明显,网箱养殖区的化学指标与未养殖的对照点比较:pH高0.04,溶解氧相差0.18mg/L,COD、BOD分别变化0.02mg/L和0.06mg/L,各种营养盐略有增减,幅度为-0.034- +0.017mg/L。因此,深水网箱养殖,只要采用合理的养殖模式,既可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又能有效地控制或避免海洋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针对浙江沿海海域自然条件、深水网箱类型特点,提出深水网箱养殖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描述模式诸模块的构成与设计,包括养殖区域、网箱类型、养殖场规模、网箱敷设密度、敷设方式的确定,养殖区布局、鱼类养成技术和环境监控等。同时,以秀山岛青山海区网箱养殖模式为实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海域实施的养殖模式,网箱能适用最大潮流2.8节,且具足够的抗风浪能力;养殖的鱼类生长快,病害少,成活率达95%;养殖对海域环境的影响不明显,网箱养殖区的化学指标与未养殖的对照点比较:pH高0.04,溶解氧相差0.18mg/L,COD、BOD分别变化0.02mg/L和0.06mg/L,各种营养盐略有增减,幅度为-0.034- +0.017mg/L。因此,深水网箱养殖,只要采用合理的养殖模式,既可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又能有效地控制或避免海洋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3种养殖模式下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大黄鱼与海区放养和传统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的肌肉品质差异,测定了3种养殖模式下大黄鱼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海区放养大黄鱼粗蛋白含量高于深水网箱,显著高于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粗脂肪含量是海区放养大黄鱼的2倍以上,深水养殖大黄鱼的粗脂肪含量介于二者之间。海区放养大黄鱼的脯氨酸含量高于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高于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丙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海区放养组其他氨基酸含量与深水网箱组差异不明显,显著高于普通网箱组(P0.05)。脂肪酸含量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棕榈油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DHA、EPA,放养大黄鱼和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棕榈酸含量最高,深水网箱大黄鱼的油酸含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为自然组(63.60)、深水网箱(66.32)、普通网箱(57.67),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为29.1、28.57、24.40,海区放养养殖大黄鱼DHA含量显著高于深水网箱和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3种养殖模式下锌含量差异不明显,海区放养和深水网箱大黄鱼的磷含量相同,高于普通网箱。海区放养钙和镁含量均高于深水网箱高于普通网箱。深水网箱硒含量和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相当,低于海区放养大黄鱼。该研究对于不同养殖模式下大黄鱼肌肉品质及不同养殖来源的大黄鱼鉴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深水网箱网衣防污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深水网箱作为一种新的网箱养鱼模式,近年来发展快速。但由于海区附着生物的大量附着,不同程度地会造成网箱网衣堵塞,一方面使得网箱内的水交换减少,养殖环境变差,导致疾病多发;另一方面,也使得网箱网衣的阻力增大,造成漂移和磨损,导致网箱的使用寿命缩短。通常传统养殖小型网箱一般采用换网、清洗等机械方法清除附着物,但因劳动强度高、人力物力消耗大,很难适合深水网箱养殖管理的要求。网衣污损已成为深水网箱养殖管理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难点。作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东海区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与设施开发》专题的研究内容,课题组…  相似文献   

6.
深水网箱作为一种新的网箱养鱼模式,近年来发展快速。但由于海区附着生物的大量附着,不同程度地会造成网箱网衣堵塞,一方面使得网箱内的水交换减少,养殖环境变差,导致疾病多发;另一方面,也使得网箱网衣的阻力增大,造成漂移和磨损,导致网箱的使用寿命缩短。通常传统养殖小型网箱一般采用换网、清洗等机械方法清除附着物,但因劳动强度高、人力物力消耗大,很难适合深水网箱养殖管理的要求。网衣污损已成为深水网箱养殖管理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难点。作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东海区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与设施开发》专题的研究内容,课题组…  相似文献   

7.
海水鱼类的工厂化养殖和小网箱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的主要内容,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工厂化养殖和小网箱养殖密度高,水体交换差,发生病害几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降低了养殖鱼类的品质。发展抗风浪、适宜深水海区的大型网箱养殖,是当前和今后世界海水养鱼的方向和潮流。一、深水网箱的发展现状1.国外深水网箱养殖发展情况。国外开展深水网箱养殖海水鱼类的国家主要有挪威、希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发展历史最早的是日本,发展最快最现代化的是挪威。国外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基本具有…  相似文献   

8.
2011至2012年霞浦县里沃深水潜网养殖专业合作社与霞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在海岛乡浮鹰岛海区建设完成的30口升降式抗风浪大网箱进行大黄鱼和真鲷养殖试验,通过试验,拟摸索出一套大网箱养殖技术规程,养殖模式和养殖方法,分析存在问题,为今后湾外海区发展大网箱养殖积累经验,并起到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现将一年来的试验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海鲈网箱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影响范围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海鲈养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介绍了近年来海水网箱养殖海鲈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及寄生虫性疾病,并提出了对应的一些防治方法,以期为海鲈健康养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静力分析方法对延绳式深水台筏养殖设施(简称台筏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分析台筏系统的受力情况及其失效形式,建立了台筏系统抗风浪能力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台筏系统的结构参数、锚固方式、总体布置、总体结构形式及其对台筏系统的抗风浪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结构参数及其结构形式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法和选取原则。利用上述静力分析模型和优化设计方法,对架设于獐子岛海域30m水深的台筏养殖设施进行了分析计算和优化设计改造,并在相同海域进行了验证实验,通过对比,分析了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优化效果。研究表明,通过优化设计改造的台筏系统抗风浪能力明显提高,且台筏系统的缠绕现象明显减少。本研究中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为深水延绳式浮筏养殖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owe KM 《Science (New York, N.Y.)》2006,311(5767):1554-5; author reply 1554-5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调查研究,对所得栖息水深200 ̄1100m的鱼类350种(包括50余种我国新记录),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增录182种,共整理出中国深海鱼类532种,就这些种类对中国深海鱼类的区系组成作出初步的研究,并对这些种类的优势种、地理分布、水深分布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根据ROMS海洋模式输出的1958—2005年东中国海水文要素数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位势高度场资料,对影响中国东部近海6个代表性区域热含量(代表底温)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黄海与东海研究海域底层温度而言,在季节变化上,热量的平流输送抑制了暖流区底层温度的季节变化,扩大了冷流区的季节差异。在年际变化上,离岸海域(特别是黄海中部)的平流热输送作用在春、夏季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用WRF中尺度模式对2014年4月8—11日发生的一次黄海春季海雾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海雾生成前期,低层空气温度高于海洋表面温度;在海雾发展过程中,雾顶的辐射冷却作用通过湍流活动可以影响更低层的海雾,低层空气温度降低,海雾覆盖区域气温低于海温,并且雾顶越低,低层大气降温越明显。同时,适当的湍流活动有助于海雾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加强黄渤海潮波数值研究,采用FVCOM海洋数值模式进行试验并对其底摩擦项进行了改进,对黄渤海的潮波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37个潮位站和3个海域海流的实测资料,对比了调和常数、潮位和潮流数据,计算结果均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准调和分析,绘制了黄渤海的潮汐潮流同潮图、潮汐潮流性质分布图、潮流椭圆图和潮致余流图。结果表明:模拟区域存在4个无潮点和8个圆流点;潮汐主要以半日潮汐为主,全日潮汐分布在秦皇岛外海、海州湾外海和老黄河口近海;潮流主要以半日潮流为主,全日潮流分布在渤海海峡东南部,近岸表现为往复流,外海表现为旋转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