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棉花的种质资源丰富,即有栽培种,又有野生种,且两者的性状不同,如野生种具有栽培种没有的抗逆、抗虫和抗病性,栽培种则具有高产优质等性状,将两者结合起来一直是棉花育种学家努力探讨的工作,但由于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限制了优良性状的  相似文献   

2.
不同来源棉花种质材料对红铃虫的抗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铃虫是棉花的主要虫害,为害蕾、花、铃和种子,对产量的影响很大,因而引起育种家们的高度重视。经努力已把产生毒素蛋白的Bt基因转育到栽培陆地棉中,同时也采用远缘杂交的方法培育出大批抗各种虫害的新种质材料。已有研究表明,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玉米螟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棉花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缺少纤维优质和抗病品种等问题,利用海岛棉、陆地棉及野生棉进行棉属种间远缘杂交培育而成遗传基础丰富、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冀棉25。冀棉25是重要的棉花种质资源,它的育成克服了远缘杂交障碍,拓宽了品种遗传基础,作为亲本培育出24个具有不同特性的棉花品种,其中,纤维品质Ⅰ型品种1个,Ⅱ型品种4个,高抗枯萎病品种12个。启示育种工作者:远缘杂交是拓宽作物品种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品种遗传基础丰富,利用效率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3个县(市)的棉花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收集,了解了广西棉花种植的现状,收集了90份棉花种质资源材料,主要是陆地棉和亚洲棉地方品种.这些材料可作为棉花基础研究和育种利用的的特色种质.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编 ,全国 2 0多个单位 70多位资深专家、教授参加 ,历时 5年编写的《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现已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录了2 0世纪我国棉花育种的百年历程 ,是当今国内最具权威性的 ,全面和系统阐述棉花遗传育种学的专著 ;全书共 2 4章 ,分三大部。第一部分育种基础部分 ,分别为棉属的分类与进化、棉花质量性状遗传、数量性状遗传、细胞遗传、分子遗传、种质资源及棉区划分与育种目标。第二部分育种方法部分 ,分别为棉花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  相似文献   

6.
陆地棉品种资源新种质材料刘金定,叶武威,吴同礼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品种资源研究课题在多年的工作中,筛选出一批抗旱抗黄萎的棉花种质资源材料,现首批公布13个陆地棉资源材料,以飨育种工作者。陆地棉品种资源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7.
棉花抗黄萎病新种质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抗黄萎病新种质简介①崔荣霞王春英胡绍安王坤波黎绍惠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455112我所通过棉属种间远缘杂交创造的三个抗枯黄萎病且纤维优质的优异新种质材料;将为棉花多抗、优质、丰产的育种新目标提供很有应用价值的种质材料,特别是在我国棉花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8.
高品质抗黄萎病棉花新种质的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野生棉种质渐渗系为基础群体。开展高品质抗黄萎病棉花的选择育种。株系纤堆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野生棉种质渐渗乐在纤雏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上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黄褐棉的矸堆长度、异常棉的比强度和平地棉的马克隆值变异幅度最大。病圃抗病性鉴定结果。3个分别来自异常棉、雷蒙德氏棉和平地棉种质渐渗的陆地棉株系对黄萎病的抗性达到高抗水平;9个分别来自雷萦德氏棉、旱地棉和黄褐棉种质渐渗的陆地棉株系对黄萎病的抗性达到抗病水平。本文对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以及新创造的抗黄萎病种质系的育种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棉属野生资源是棉花育种的宝贵种质资源库,但由于遗传隔离的原因,直接利用野生种的有益种质存在一定困难,而陆地棉半野生种系(Races)与栽培的陆地棉亲缘很  相似文献   

10.
种质资源是培育棉花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安徽省植棉历史悠久,生产上种植的棉花品种经历了从引进到自主选育的漫长过程。贯穿安徽省棉花新品种选育全过程的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从艰难起步到繁荣发展,经历了7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种质创新的目标也不断发展变化。品种引进时期,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引进和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丰富棉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自主选育品种时期,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主要针对育种目标,创制具有丰产、抗病、抗虫、优质、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的新种质,满足本省棉花生产不同发展阶段对新品种的需求。种质创新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应用,促进了种质创新水平逐渐提升。对安徽省近70年(1953―2022年)棉花种质资源创新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来,我国棉花品种改良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20世纪下半叶我国棉花生产上应用的自育陆地棉品种情况。论述了过去50年我国棉花品种工作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利用前景进行综述:(1)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情况;(2)棉花雄性不育系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外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3)棉花雄性不育系在棉花的杂交制种中的利用;(4)棉花雄性不育系在生产应用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陆地棉矮化材料,研究植株矮化进程及相关性状表现,结果表明:陆地棉植株高度可以逐步矮化,但需要结合陆地棉植株的产量空间、株型结构、生长势减弱、根系不发达、矮化性状不稳定等因素,因而提出了陆地棉矮化材料“丰产性与株高、矮化形式和稳定性、生长势和根系减弱”等问题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唐杰波 《江西棉花》2001,23(3):15-17
文中回顾了我国植棉业技术的进步和棉花产业在新疆的支柱地位,阐述了加入WTO对新疆棉花生产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5点加入WTO后发展新疆棉花生产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赵淑贞 《江西棉花》2005,27(1):17-19
本文对3个陆地拂品种的8个纤雏品质性状进行索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1代长度与中索、高索都存在显著正相关,比强度与低亲显著相关,伸长率与中索显著正相关,反射率与高亲显著正相关,F2长度与低索呈显著负相关,伸长率与中索极显著负相关。F2与F1之间伸长率、气纺指标呈显著负相关,比强度为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用远缘杂交后代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叶型不同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结果表明:在吐絮期前鸡脚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强度均高于正常叶.而在吐絮期后正好相反.考查了不同叶型的单株结铃数、铃重、衣分、虫籽率和僵瓣率.试验结果表明:鸡脚叶对陆地棉产量没有不利影响;与正常叶比较,红铃虫为害的虫籽率和僵瓣率分别低32.7%和18.8%.  相似文献   

17.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陆地棉目标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陆地棉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对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的目标性状。结果表明: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可以确定合理的目标性状,为间接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时应分析的方法对4个陆地棉亲本及其10个F2代组合共14个材料的16个主要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因子距离探讨了材料与性状的关系。结畏表明:对应分析能有效地揭示性状间、品种间、性状与品种间的关系。经分析影响单株产量性状的主要因子是单株有效铃数、单铃重、籽指、衣指。由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的14个陆地棉材料划分为3个不同遗传差异的类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棉花不同种质材料的棉铃在不同发育时期重量和长宽比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棉铃在重量和长宽比存在较大的差异;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棉铃重量第5天和第10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长宽比存在差异;两者的关系是长宽比越大,其铃重越轻;不同类型品种棉铃的长宽比是海岛棉〉圆锥形铃陆地棉〉卵圆形铃陆地棉〉圆形铃陆地棉,而重量恰好相反,为圆形铃陆地棉〉卵圆形铃陆地棉〉圆锥形铃陆地棉〉海岛棉;杂交棉相对于其亲本变化不明显。由此可见,棉花品种类型不同,棉铃形状的差异都是影响棉铃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联系我国棉花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和积极作用,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棉质量,发展产业化经营,重视棉科研投入和建立一套有效的扶持棉花生产发展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