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垃圾填埋场的甲烷释放及其减排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垃圾填埋场是重要的甲烷(CH4)释放源,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巨大。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垃圾填埋气释放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减少垃圾填埋场甲烷释放的技术措施,并结合国情指出清洁发展机制是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及垃圾填埋场环境卫生状况改善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2.
城市垃圾填埋场甲烷释放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靓  向武 《中国沼气》2006,24(2):21-24
采用静态箱法对武汉市二妃山垃圾处理场及流芳垃圾填埋场CH4释放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妃山垃圾场CH4释放通量高于流芳。垃圾场CH4通量日变化总体呈现较大差异,波动范围在0.17 mg.m-2h-1~2260.09 mg.m-2h-1,其日变化规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马鞍山市向山垃圾填埋场抽气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马鞍山市向山垃圾填埋场的现场抽气实验,分析了影响垃圾填埋气体产生的各因素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抽气压力、气体流量和甲烷含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对填埋气体收集利用工程中填埋场的选择和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的产气过程实验室模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实验室中建立比较符合填埋场实际情况的垃圾填埋模拟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研究了我国以食品垃圾为主要成分的城市垃圾在填埋模拟系统中的产气量和气体组成的变化规律;证明了渗滤液回灌能够明显增加填埋系统的产气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3种典型的生活垃圾填埋气预测模型:德国模型、IPCC推荐模型、动力学模型(Marticore-na模型)的机理;以重庆市长生桥垃圾填埋场为例,探讨了3种模型的参数确定,据此预测了相应填埋堆体的长期产气情况,比较讨论了各模型预测结果的差异,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反映的填埋气体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3个模型所产生填埋场气的峰值大小顺序为:IPCC推荐模型(4.2×10^7m^3a/)〉Marti-corena动力学模型(4.1×10^7m^3/a)〉德国模型(3.6×10^7m^3/a)。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的验证,在封场之前采用德国模型进行测算比较合适:封场之后采用IPCC或Marticorena动力学模型则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是国内外污水处理的一大难题。本文综述了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主体工艺及深度处理技术,指出了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重要性,并对国内外几大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垃圾填埋场的厌氧降解作用及其微生物类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琦  张亚雷 《中国沼气》1997,15(3):7-10
垃圾填埋场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与垃圾的降解有密切关系。本文综述了填埋场内垃圾降解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其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甲烷细菌的活性指标,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填埋场内,甲烷八叠球菌是优势菌种,辅酶F420可以作为甲烷细菌的活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垂直防渗系统是垃圾填埋场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作用在于可有效减缓污染物向周边土体及地下水渗透的速度。部分地区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因设计不合理,导致其防渗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或在垃圾渗滤液的作用下发生破坏。目前对垃圾填埋场防渗墙的渗透性能研究较少,为了给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系统的安全性及合理性提供理论支撑,使用有限元软件对江苏省内某垃圾填埋场的垂直防渗系统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建立不同工况模拟了不同情况下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渗滤液的运移情况,并研究了防渗墙的防渗效果及安全性。模拟结果表明,防渗墙穿透墙体最快需15.86 a,符合垃圾场设计要求;在不同工况下的最大比降为5.16,说明墙体安全合理不会发生渗透破坏。  相似文献   

9.
安定垃圾填埋场(简称“填埋场”,下同)位于北京市的南部约40km大兴区的安定镇附近,周围主要是农业用地。收集北京市安定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发电机通过燃烧其中的甲烷进行发电,并向电网输送电力。本项目是在填埋场安装一套填埋气(LFG)收集利用系统,利用收集的填埋气所含的甲烷作为燃料,在一个渗滤液蒸发器中把渗滤液蒸发掉,以保护周围大气环境和地下水环境。渗滤液是从垃圾填埋场的底部得到的液体,它一部分是垃圾进行生物降解的产物,另一部分是由降水经过垃圾堆体过滤后形成。渗滤液蒸发器可以将渗滤液进行蒸发处理,从而避免了把渗滤…  相似文献   

10.
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发电利用是减排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纳入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更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以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例,从垃圾成分、填埋气产生量和CDM项目申请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新建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发电利用规划,并得到了此类项目有益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1.
张相锋 《中国沼气》2006,24(3):24-26
垃圾填埋场是重要的甲烷气体排放源,生物氧化是全球甲烷循环的重要机制。垃圾填埋场覆盖层土壤具有一定的甲烷氧化功能,土壤特性、环境条件影响甲烷氧化能力。堆肥物覆盖层较传统土壤覆盖层有更大的甲烷氧化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填埋场甲烷减排技术。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通过向大气释放甲烷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甲烷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相当于CO2的25倍。国内外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核算方法和监测技术正向着全面化、智能化和管控精准化的方向发展。为了监测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为畜禽养殖业甲烷减排核算提供参考,寻找合适的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核算及监测方法成为当前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反刍动物温室气体甲烷排放来源、核算方法、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等内容进行阐述。参考国内外相关畜禽养殖业甲烷排放等相关文献,比较了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法、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系数法、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和生命周期评价法(LCA)的优缺点。重点对比分析了呼吸面罩和头箱监测法、红外光谱技术监测法、呼吸代谢室监测法等7种方法的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监测技术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推动国内反刍动物温室气体甲烷监测技术发展和减排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垃圾填埋沼气的收集、净化与利用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垃圾填埋沼气的回收利用是一项经济可行且对环境有益的技术.本文从填埋沼气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出发,探讨了沼气的收集、输送和贮存途径,介绍了当前的净化工艺,最后总结介绍了几种填埋沼气利用技术的特点及其适用性,并提出建立配备填埋沼气回收装置的卫生填埋场应成为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寒地黑土稻田痕量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以及稻田痕量温室气体排放与水分利用效率(WUE)及氮肥吸收利用率(NUE)间的关系,设置干湿交替灌溉和传统淹水灌溉2种水分管理模式,以及4个生物质炭施用量水平(0、2.5、12.5、25t/hm2),以传统淹水灌溉作为对比,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水炭运筹下寒地黑土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明确稻作水氮利用与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关系,并计算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排放强度(GHGI)。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施用量相同时,传统淹水灌溉模式的甲烷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干湿交替灌溉模式(P<0.05),而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均低于干湿交替灌溉模式。干湿交替灌溉模式的甲烷总排放量显著低于传统淹水灌溉模式(P<0.05),而氧化亚氮总排放量高于传统淹水灌溉模式,施加生物质炭对稻田甲烷、氧化亚氮减排效果显著;干湿交替灌溉模式下稻田痕量温室气体的GWP、GHGI显著低于传统淹水灌溉模式(P<0.05),施加生物质炭可以降低稻田痕量温室气体的GWP、GHGI。干湿交替灌溉模式的WUE显著高于传统淹水灌溉模式(P<0.05),适量施入生物质炭可以增加WUE和氮肥整体、基肥、蘖肥、穗肥的NUE。两种灌溉模式稻田痕量温室气体的GWP和GHGI与WUE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两种灌溉模式稻田痕量温室气体的GWP、GHGI与氮肥整体、基肥、蘖肥、穗肥的NUE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黑土稻田碳固定与碳减排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设置常规淹灌(F)与控制灌溉(C)两种灌溉模式,选用110 kg/hm2(N)、99 kg/hm2(N1,减氮10%)、88 kg/hm2(N2,减氮20%)3种施氮量,测定了6种水氮管理模式下的水稻土壤呼吸CO2排放强度和CH4排放强度,水稻收获后各器官干物质量、碳含量及固碳量,并计算了净土壤碳收支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各处理土壤呼吸CO2排放量呈现单峰值变化,并在分蘖期达到峰值;各处理甲烷排放量呈现双峰值变化且在分蘖期与穗肥施入后达到峰值。相同灌溉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减少,土壤呼吸CO2排放强度与甲烷排放强度也显著减少(P<0.05)。相同施氮量下,控制灌溉相比常规淹灌有效地降低了甲烷排放强度,但提高了土壤呼吸CO2排放强度。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收获后总固碳量为319.37~489.00 g/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涡流室式煤层气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排放规律,在不同负荷下,进行了燃用三种不同甲烷浓度的煤层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涡流室式燃烧系统能稳定燃烧甲烷浓度变化剧烈的煤层气;相同工况下,发动机的缸内峰值压力随甲烷浓度的降低而增加,但压力升高率的变化很小;甲烷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甲烷浓度和负荷对主燃期的影响很小;煤层气发动机的CO和HC排放随甲烷浓度和负荷的增加而降低,NOx排放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东北黑土区不同灌溉模式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矿质氮特征,于2019年在黑龙江省庆安国家灌溉试验重点站测坑内进行了试验观测,按照不同的灌溉模式设置了控制灌溉(KG)、间歇灌溉(JG)和湿润灌溉(CI)3个试验处理,以当地常规的插秧淹灌(CK)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的稻田温室气体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量、全球增温潜势值、以产量为基准的全球变暖潜势值及0~60cm土壤NH+4N含量和NO-3N含量的变化过程,以及0~20cm土层土壤温度和矿质氮含量与CH4和N2O排放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稻生长发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稻田土壤各土层温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各处理CH4和N2O排放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倒“V”形变化趋势,CH4和N2O的排放峰值分别出现在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从时间上来看,CK、JG、CI处理的稻田土壤NH+4N含量拐点在分蘖中期和抽穗开花期,KG处理拐点在拔节孕穗期和乳熟期,而所有处理的土壤NO-3N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分蘖前期;从空间上来看,不同处理稻田土壤NH+4N平均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而NO-3N平均含量CK处理随土层深度逐步增加,其余各处理为先减少再增加变化趋势。土壤温度与CH4排放量有显著相关性,而与N2O排放量相关性不显著;各处理土壤NH+4N含量与CH4和N2O排放量呈正相关,而土壤NO-3N含量与CH4和N2O排放量呈负相关。各处理稻田CH4累积排放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K、JG、KG、CI,N2O累积排放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I、KG、JG、CK,各处理CH4和N2O累积排放量均与CK处理差异显著(P<0.05),从单位产量温室效应(GWPy)来看,KG、JG、CI处理分别较CK处理降低24.98%、27.69%和24.06%。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稻田减排和提高土壤矿质氮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厌氧消化处理生活垃圾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光明  王伟 《中国沼气》1997,15(2):14-16
对城市垃圾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厌氧消化制取沼气的实验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破碎、搅拌粉碎后,进行厌氧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处理效率,并能回收沼气。最佳进料固体浓度是16%;水力停留时间应大于10天,以15天为宜。一吨有机垃圾可产气110m^3,其中甲烷含量高于53%。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物料平衡和COD利用率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