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从3个方面研究了苗木的生根、生长状况。由于树种特性不同,造林苗木生根分为3类,即细根生根类,细根、粗根生根类,细根、粗根和苗干都能生根类。研究表明,造林苗木生根的决定因素是苗木的活根数量(针叶树是活细根)。活根数量不仅决定苗木成活,而且影响成活后的生长状况。苗木生新根的外部条件是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空气。与此同时,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苗木生根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经常到林场蹲点、检查,常常发现行与行、地块与地块之间苗木成活率相差很大。对此,过去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操作人员不认真、苗木窝根所致。但笔者在进行了针对性地调查之后,却发现实际的原因往往不单于此。1 影响造林成活的因素据有关资料介绍,造林苗木的成活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要有3个因素:一是生活力较强的苗木;二是较高的土壤水分;三是适宜的造林技术。所谓生活力是指苗木生根成活的能力。针叶树苗木在生活力方面,存在着再生能力弱,只有直径小于2mm的细根才能分化出新根,而起苗后由于苗…  相似文献   

3.
在鲁西黄泛平原潮土上进行毛白杨栽植深度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后苗木生根主要在原苗干靠近根颈的部位和原苗根的顶尖部位,栽植过深、过浅均影响根系发言和幼林的成活、生长。以将苗木的根颈栽至20~40cm为宜,不仅根系发育好、造林成活率高,且林木生长量大。  相似文献   

4.
苗木水分状况对其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木水分状况对其成活及生长的影响张森,庄丽文,栾士波(黑龙江省林科所)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苗木水分状况对其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齐明聪认为:各树种苗木水分状况,不仅影响造林成活率,对已成活苗木的代谢和当年的生长也有影响。姜乃...  相似文献   

5.
生物制剂对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及根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t菌剂、ABT生根粉、HRC吸水剂、丰产素等生物制剂处理2年生樟子松苗木,在内蒙古加格达齐进行了田问造林试验。并对樟子松造林成活及地下根系生长效应进行了研究,观测苗木成活率、根系生长等因子。结果表明:Pt菌剂3号ABT生根粉制剂显著地提高了樟子松成活率,它分别比对照高29.3%和23.6%,也促进了根系的生长,特别是细根的增加。回归分析表明苗木细根长度与苗木成活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生物制剂提高成活率是通过增加细根量来实现的。表3参10。  相似文献   

6.
该文根据对毛白杨、Ⅰ—69杨、刺槐、白榆等4树种新栽幼树生根情况的大量调查和分析,摸清了幼树成活与新生根数量的关系,各树种苗干、树桩、原根系等部位的生根比例和原根系中粗、中、细根的生根数量和生根方式,为正确起苗、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切根、菌根化容器育苗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马尾松切根、菌根化容器育苗效果的试验表明:催芽切根的苗木的主根和高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但地径生长、侧根发育及须根数量均有显著改善,并且避免了畸形根系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容器苗的规格质量;切根茵根化的苗木高、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均优于切根未接种菌根的苗木,幼苗造林成活串和幼林生长发育状况也明显比对照要好。  相似文献   

8.
3树种苗木水分状况与造林成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杏,侧柏,大叶黄杨苗木进行浸根和晾晒处理后,用常规方法测定了苗木的主要水分指标,分析探讨了3树种苗木水分状况与造林成活效果的关系,并运用压力室技术,测定分析了3树种苗木的P-V曲线及其耐旱性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9.
整地关。俗话说“栽树不整地,等于做儿戏。”忽视造林整地常使苗木由于土壤坚实、土壤透水、保水性能差而影响造林质量。通过造林整地可以改善林地的光照、热量、水分和空气状况,有利于苗木的成活和生长,因此,整地时要把质量关,所挖的坑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一般规格为35×35×27cm),避免造林时出现苗木弯曲、窝根等现象。 起苗关。起苗时机与起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的成活。因此,起苗时要做到:1.尽量与造林时间相衔接,要选在雨后或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地径刺槐苗木栽植以后地上部分萌芽、根系生长潜力、苗木幼树成活初期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苗木地径大小对栽植后新根萌生量、总长度和造林成活率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苗木休眠的生理 1.造林季节的影响美、加、欧洲等一些国家对花旗松起苗期和造林季节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曾作过不少试验。试验证明,春季造林的成活和生长状况比秋季好。根据苗木生理的研究证明,用12月1日以后起出的苗  相似文献   

12.
一、苗木休眠的生理 1.造林季节的影响美、加、欧洲等一些国家对花旗松起苗期和造林季节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曾作过不少试验。试验证明,春季造林的成活和生长状况比秋季好。根据苗木生理的研究证明,用12月1日以后起出的苗木造林,苗根萌生力强,高生长开始早。主要原因是对花旗松起苗期苗木休眠的生理来说,无论起苗、贮藏和造林都不适于在秋季的缘故。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五个耐盐树种苗木生物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上所育的2年生臭椿、美国竹柳、白榆、白蜡和五角枫5个耐盐树种苗木分别进行了生长、形态与生物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臭椿、美国竹柳、白榆和白蜡4个树种苗木地上部分生长较好,五角枫苗木生长较差;白榆和白蜡2个树种主、侧根系发达,根系数量多、长度大,臭椿和美国竹柳2个树种苗木以粗根为主,中细根较少,五角枫根系多以中、细根为主;单株生物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白榆>白蜡>美国竹柳>臭椿>五角枫。综合5个树种苗木生产力7个指标的聚类分析显示,白榆、白蜡和美国竹柳为生产力高的1类,臭椿苗木生产力中等,五角枫生产力较低。从根系生长能力及发育程度来考虑,白榆、白蜡2个树种苗木与相同条件下生长的3个树种苗木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盐渍土造林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14.
杉木实生苗根生长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杉木实生苗根生长势的测定方法,根生长势与造林第1年成活率是的关系。新根数量和新根总长与造林成活率密切相关,可以反映苗木的直实质量。通过对 生长热同苗木形态指标之间的关关系的分析,发现长度≥5cm的1级侧根数和苗木鲜与根生长势相关紧密,地径等指标与根生长势相关不紧密。  相似文献   

15.
伐根嫁接杨树林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比研究大兴区的伐根嫁接杨树林分和与其地下和地上部分分别相同的植苗造林杨树林分,得出伐根嫁接杨树林根系的特殊分布特征。采用全挖法获取杨树总根量和根型,采用土柱法获取吸收根(细根≤2mm,粗根210mm)。结果表明:伐根嫁接林根系总干重分别是相同地下和地上部分植苗造林的1.83倍和7.38倍;其根系数量多且粗壮,为水平斜生根型,而植苗造林林分为水平根型;伐根嫁接林总细根量和总粗根量分别比两个植苗造林林分提高了86.27%和224.65%,59.06%和65.86%;与植苗造林相比,伐根嫁接林表层的吸收根垂直和水平分布都表现异常,垂直分布中0~10cm土层的细根分布较多,10~20cm土层的分布较少;水平分布中株间0~20cm土层的分布异常多。该结论为伐根嫁接杨树林的生长优势提供了进一步的微观解释。  相似文献   

16.
山杨是东北林区次生林中的主要树种,其生长较快,材质优良,是制造胶合板、纸浆等的重要原料,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现存山杨林分大都是因山杨根蘖繁殖而形成的天然林,人工育苗造林成功率一直很低。据观察:山杨实生苗造林后一个月其主要根系(主根、主要侧根)伤口部位开始愈合,然后才分化出新的生长点,长出新根。而其它部位生长新根的能力很弱。这就表明山杨造林成活主要依赖造林时就存在的活的根系,其根系越多,苗木活力就越大,造林成活率也就越高。由于裸根苗木根系极易受损,造成山杨造林成活率一直很低。为保证山杨苗木有一个较强…  相似文献   

17.
苗木含水量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林后成活的关键在于苗木能否迅速生长出新的根系和恢复其生理功能。苗木的新根再生长及生理机能的恢复,主要决定于整个苗木,特别是根系生活力的大小。一般的说,影响苗木生活力的主导因子是水分。为了探讨苗木含水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我们于1985年和1986年,对辽宁东部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不同含水量,进行了浸根、失水和造林等试验,以求探明成活率与苗木含水量的关系及苗木根系水分等情况,为在起苗、运苗、假植、造林等工序中,确定保护苗木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干旱地区造林能否成活的关键有两个,一是保住苗木体内的水分;二是保住苗木根际土壤的水分,并且使其不能低于某一个数值。针对干旱地区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素,总结出宜采用的综合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山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八项措施在近几年的春季造林实践中,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成活率,收到了明显效果。1容器苗造林容器苗带土坨,根系完整,不易受损,造林后易成活。2截干栽植截干可减少苗木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成活。一般留茬高度为3~5cm。3根部浸水或蘸泥浆栽...  相似文献   

20.
以湿加松扦插容器苗为材料,设置空气切根(30,50,70cm苗床)和不切根对照处理,分析处理后半年内株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细根比例等指标的月变化。结果表明,控根影响了扦插苗的根系形态,但对扦插苗的生长与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处理4个月后,70cm苗床的切根处理显著促进了根系的伸长生长,但5个月时,切根苗木的根系转向粗生长的阶段,与对照相比,细根比例降低,而根直径增大。苗木生长量呈现与根直径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而与根长度相关性减弱的趋势,表明控根苗木根系形态的动态变化有利于促进苗木的生长。建议采用70cm苗床做湿加松扦插苗的空气切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