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笋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竹笋贮藏保鲜期间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竹笋保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由于果蔬采后保鲜、运输贮藏等原因,每年损耗率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延长果蔬采后的贮藏保鲜期,减少果蔬腐烂现象的发生,提高经济效益。化学保鲜剂虽然对果蔬保鲜效果好,对人体和环境都会造成危害。而微生物果蔬保鲜技术是一种安全、无毒、无污染的保鲜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可替代化学保鲜剂。对微生物在果蔬防腐保鲜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和微生物抑菌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微生物在果蔬防腐保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茭白是主要水生蔬菜之一,营养成分丰富,保健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但茭白水分含量高,采后易失水萎蔫变质,常温保存容易出现红变和腐烂现象,感官品质和商品价值大幅降低.为了延长茭白的贮藏保鲜期,提高保鲜质量,本文在介绍茭白主要营养成分及活性功能的基础上,对茭白采后生理生化变化及主要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茭白采后保鲜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冬枣贮藏保鲜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1目前冬枣贮藏保鲜的主要问题1.1腐烂冬枣皮薄质脆,营养丰富,易受微生物侵染而导致腐烂。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发现,冬枣在贮藏期间极易发生腐烂现象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机械伤引起的外部腐烂,主要发生在表皮、梗洼等伤口部位,在正常贮藏条件下发病时间是在贮藏之后的2个月左右,这种由机械伤感染引起的腐烂可通过在采收运输过程中减少出现伤口来控制,也可通过采后表面消毒措施来解决;另一种情况是由病原菌潜伏侵染而造成。病原菌在田间侵染果实(主要侵染期为花期和幼果期),之后一直潜伏在果实内,潜伏侵染的病原菌隐藏在冬枣果肉组织中…  相似文献   

5.
黄冠梨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贮藏保鲜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冠梨采后贮藏期间容易出现果面褐斑和软化与腐烂现象。本文概述了黄冠梨采收、分级、包装、预冷和1-MCP等商品化处理和冷藏保鲜技术,旨在为黄冠梨的采后保鲜实践提供技术指导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鲜切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鲜切蔬菜因具有新鲜、方便、营养等优点深受人们青睐,但其在贮藏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品质变化,归纳了鲜切菜在贮藏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褐变、果实软化、腐烂等问题。分析了鲜切菜在贮藏过程中的外观品质变化、营养品质变化以及微生物生长繁殖导致的品质变化的内在机理。总结了鲜切菜贮藏保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综述了冷杀菌、控温贮藏、气调保鲜包装贮藏、褐变抑制剂和保鲜剂处理、涂膜与包装技术和切割技术在提高贮藏保鲜过程中鲜切菜品质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随着这些技术的应用,鲜切菜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品质将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7.
针对叶菜类蔬菜易腐烂、难贮藏等问题,分析影响叶菜采后贮藏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叶菜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从事叶菜贮藏保鲜工作者提供参考,并对进一步研究叶菜贮藏保鲜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果、甘薯腐烂的主要原因是病害和生理衰老。长期以来,国外采用冷藏、气调及用化学保鲜剂等进行贮藏保鲜。冷、藏气调投资较大,保鲜成本高;而用化学保鲜,效果又不稳定,且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更难解决大批量果蔬的贮藏保鲜问题。  相似文献   

9.
气调保鲜技术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收获后,消耗体内营养进行呼吸,其呼吸强度直接影响其新鲜度,通过对贮藏环境中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乙烯浓度等条件的控制就能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减缓新陈代谢,减少水分丧失、腐烂及病虫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持果蔬产品的新鲜度和商品性,延长贮藏期和销售的货架期。1.保鲜技术果蔬的贮藏保鲜方法很多,主要有简易贮藏、通风库贮藏、辐射保鲜、化学保鲜、冷库贮藏及气调贮藏等。简易贮藏、通风库贮藏设备简单,投资少,但贮藏效果差,贮藏期短,腐烂损失大。辐射保鲜与化学保鲜在部分水果上有一定适用性,一般应与冷藏相结合,但存在辐…  相似文献   

10.
《保鲜与加工》2005,5(5):28-28
目前,我国每年有8 000万t的蔬菜水果腐烂,损失总价值近800亿元.其中,造成水果腐烂损失的最重要原因是包装不当.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果蔬保鲜业有技术、有市场,但缺乏资本投入和成熟的专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果蔬低温贮藏保鲜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与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保鲜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果蔬低温贮藏保鲜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保鲜设施的建设。在果蔬保鲜工程中采用制冷新技术、新设备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冷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环保和节能两大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白簕嫩芽保鲜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簕在贮藏过程中出现叶子褐变、失水、腐烂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采用壳聚糖涂膜法、碱液烫漂法以及直接抽真空法从护绿、保护营养两方面对白簕进行保鲜比较,确定直接抽真空方法为最佳保鲜工艺方法,保鲜期长达15天,而且不含任何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果蔬因极易腐烂、货架期短,并且由于目前的保鲜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多数在产地以低价销售。为了保护果农利益、开拓市场、提高果蔬的保存效果,综述了涂膜保鲜技术及抗菌薄膜保鲜技术在果蔬保鲜领域的应用,并总结出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以期为保鲜膜在果蔬贮藏方面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甜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甜瓜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贮藏方法,提出了甜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旨在为甜瓜采后的贮藏生产提供适宜的保鲜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在水果贮藏保鲜技术培训班上表示,蔬菜和水果是鲜活农产品,收获后仍然进行着呼吸和营养消耗的生命活动,产后损失率达15%~30%,采取有效贮藏措施对防止果菜变质腐烂,保持营养成分和品相极为重要。去年以来,国家启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支持各地建设保鲜贮藏、通风烘干等设施,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6.
芒果贮藏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芒果的贮藏生理特性、主要贮藏病害、防腐保鲜处理以及贮藏保鲜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解决芒果贮藏保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九十一团全球红葡萄年产商品果约1000余t。从整个采收、销售期来看,通过客商的销售反馈意见及针对性的贮藏试验,贮藏效果不好或不太好,原因是葡萄前期病害对果品贮藏及零售货架期保鲜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果品销售后存在干梗、裂果、漂白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客商收购量的下降。为了调查问题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冬枣贮藏保鲜的方法和影响其贮藏保鲜的因素等方面,对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总体来看,冬枣贮藏保鲜的物理贮藏方法包括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和减压贮藏,化学方法中包括一些化学杀菌剂、保鲜剂和激素处理,考虑到化学药剂的残留对人体的影响,近几年来,科研人员逐步探索开发冬枣采后生物防治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论述了影响冬枣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冬枣自身因素、农业技术措施和环境条件等,并对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蓝莓塑料箱式气调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4种调气嘴调控的塑料气调箱进行箱内气体成分变化规律及贮藏蓝莓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冷藏(0±0.5)℃条件下,装有蓝莓果实的4种调气嘴调控的塑料气调箱内有相似的气体变化规律,即CO2含量不断上升,O2含量不断下降,均在22天时出现CO2明显增加现象。蓝莓贮藏75天结果表明.各处理气调箱内的气体环境均可显著地控制果实腐烂率与软果率.其中调气嘴B处理气调箱内的蓝莓果实保鲜效果最好.可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好果率达到91.23%。塑料箱式气调保鲜技术贮藏蓝莓适宜的气体浓度为:CO2 10%~12%,O2 6%~9%。应用该技术贮藏蓝莓可比现有其它贮藏方法延长保鲜期30~40天.  相似文献   

20.
优质鲜食葡萄贮藏与保鲜技术是一项配套工程技术,只有配合栽培技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技术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贮藏保鲜效果。首先要选出穗粒整齐、美观、糖度高、充分成熟、没有病虫害的绿色精品葡萄,才有贮藏保鲜的价值,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但是,有了优质葡萄若没有先进的贮藏保鲜条件与保鲜技术保证,则贮藏也不会成功。下面就这项技术的生产经验作简要论述。1.栽培管理对贮藏的影响为了使葡萄鲜果延长市场供应时间,既可以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也可选择适宜品种,进行鲜果贮藏。(1)选择耐贮品种进行栽培葡萄因品种不同耐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