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肌苷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肌苷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其应用于植物生长调节提供参考。通过室内水培试验,分别设定100~500mg/L五组不同浓度的肌苷处理,测定绿豆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的相关指标。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肌苷浸种均促进了绿豆种子的萌发和生长,绿豆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叶长、叶宽、鲜重和干重有不同程度提高,根冠比降低。不同浓度处理中,以400mg/L处理的幼苗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95.8%和97.9%;以300mg/L处理鲜重、总干重和根干重最高,播种8、10天后以200mg/L和400mg/L处理的幼苗根长、叶长、叶宽最高。利用肌苷浸种可促进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且浓度为200~400mg/L肌苷更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有益于苗期生长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赤霉素对韭菜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赤霉素处理对韭菜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0mg/L赤霉素溶液浸种12~24h能显著提高韭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并且显著促进了韭菜幼苗的生长,但对韭菜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在种子未经浸种直接催芽的情况下,200~300mg/L赤霉素溶液处理24h也能显著提高韭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50~100mg/L赤霉素处理能显著促进韭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以苦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浸种对苦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比较青霉素、赤霉素和乙烯利对苦瓜种子发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青霉素能促进苦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以浓度300 mg/L为最适;(2)300 mg/L的青霉素、200 mg/L赤霉素和150 mg/L的乙烯利效果均能极显著提高苦瓜种子的发芽率,而三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另外,300mg/L的青霉素和200mg/L赤霉素能提高苦瓜种子的发芽势,而150 mg/L乙烯利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烯效唑浸种处理对盐碱胁迫下藜麦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以陇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0、15、30、45和60 mg/L)浸种处理对不同程度盐碱胁迫(CK 0 g/kg、轻度盐碱3 g/kg、中度盐碱5 g/kg、重度盐碱7 g/kg)下藜麦苗期(播种后28 d)农艺性状及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幼苗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在轻度盐碱胁迫(3 g/kg)下均有所提高,以应对盐碱环境,缓解氧化损伤;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在中度盐碱(5 g/kg)处理下达到最大;藜麦幼苗农艺参数、光合参数、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在重度盐碱胁迫下明显下降,丙二醛含量在重度盐碱胁迫(7 g/kg)下达到最大,说明盐碱程度的加深显著影响藜麦幼苗的生长。在同一盐碱水平上,低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后,藜麦幼苗的根冠比、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有所下降,且浸种浓度在15 mg/L时缓解盐胁迫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18,(11)
以中嘉早17和H优518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GA3、IBA、烯效唑和ABA浸种,研究GA3、IBA、烯效唑和ABA对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mg/L和50mg/L GA3浸种后,中嘉早17和H优518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平均株高、平均根长、平均干重分别提高了16.1%和5.0%、11.7%和3.9%、81.3%和55.1%、16.2%和10.7%、125.6%和107.1%、28.6%和26.5%。10mg/L IBA浸种后发芽势、发芽率、平均株高和根长比对照增加;烯效唑抑制水稻幼苗生长,10mg/L烯效唑能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随着ABA浓度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萌发特性、幼苗特性各指标均显著正相关,与浸出液电导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赤霉素对法国薰衣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冯美  武海 《种子》2009,28(11)
研究了赤霉素不同浓度及不同浸种时间对法国薰衣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赤霉素处理,能缩短发芽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能明显促进幼苗的生长,其中以300mg/L浸种6 h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乙烯利浸种对聚乙二醇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优选出能使玉米种子在干旱胁迫下最佳萌发的乙烯利浸种浓度,用0、100、200、400、800 mg/L的乙烯利对玉米(‘三北2号’)种子浸种24 h,再分别用0%、5%、10%、1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测定20个双重胁迫处理组合下玉米种子发芽率、幼苗长度、MDA含量、CAT活性和POD活性,并运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100~800 mg/L的乙烯利都能提高PEG6000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长度,同时降低MDA含量,增强POD和CAT活性。(2)各指标在200 mg/L乙烯利浸种时与相同PEG水平下0 mg/L乙烯利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00 mg/L乙烯利浸种能显著缓解玉米幼苗在5%~15% PEG6000模拟下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木醋液浸种处理对西葫芦种子萌发和幼苗长势的影响,笔者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用100、300、500倍的稀释木醋液浸种6 h,并用同体积蒸馏水同时间浸种作为对照进行研究,调查分析在光照培养箱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使用木醋液浸种,对于西葫芦的发芽势、发芽率、幼苗芽长、幼苗主根长、百苗鲜重、百苗干重,以及活力指数都有影响。使用不同浓度的木醋液浸种,对西葫芦种子各项发芽指标和幼苗长势的影响不同;使用100倍稀释木醋液浸种,幼苗长势形成最高峰值,活力指数比蒸馏水浸种的对照提高9.01%,鲜重、干重、主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13.47%、9.81%、15.79%,产生显著差异;使用100倍稀释木醋液浸种处理对发芽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芽长、发芽率、发芽指数影响不显著。说明木醋液浸种可促进根系生长、鲜重和干物质积累增加,提高活力指数,幼苗长势更强,可应用于西葫芦种子播前处理。  相似文献   

9.
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种子处理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药液浸种法研究了两种药剂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下,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处理种子对出苗率没有影响,但对玉米幼苗的株高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戊唑醇处理明显抑制玉米幼苗株高,但戊唑醇处理浓度低于300μg/mL时,其显著增加了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并明显增加了玉米幼苗的可溶性糖的含量.与戊唑醇相比,苯醚甲环唑处理浓度大于300μg/mL时才表现出对玉米幼苗的抑制作用,苯醚甲环唑处理更有利于玉米幼苗的生长,苯醚甲环唑处理提高了玉米幼苗根系的呼吸作用.以上结果说明,苯醚甲环唑处理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安全性好于戊唑醇.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浓度的GA3、6-BA和IAA浸种24 h,通过比较浸种后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金荞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处理浓度范围内,150 mg/L的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鲜重、平均株高、平均根长、叶绿素含量、POD活力分别提高37.7%、39.6%、68.3%、75.6%、17.7%、20.5%、18.7%、68%.而用0.1 mg/L 6-BA和25 mg/L IAA浸种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综合比较表明,150 mg/L的GA3对金荞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作用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为培育适合机械化种植的油菜毯状秧苗,探索不同烯效唑处理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毯状秧苗质量、成熟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宁杂31号为材料分别用0 mg/L(CK)、5 mg/L、10 mg/L、15 mg/L和20 mg/L烯效唑溶液处理种子2h后自然晾干播种,苗床育苗密度设150万株/hm2、225万株/hm2、300万株/hm2、375万株/hm2和450万株/hm2 5个处理。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后,油菜秧苗高度降低,叶片数增加,根颈变粗,根系活力增强,下胚轴缩短,地上部干重减少,地下部干重增加,有利于培育矮壮苗;增加育苗密度,秧苗增高,叶片数减少,根颈变细,根系活力下降,下胚轴伸长,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均下降,毯状秧苗质量下降;但随着烯效唑浸种浓度增加,密度对秧苗的影响明显减弱。各处理的毯状菜苗在12000株/hm2栽培密度下,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油菜成熟期株高、总叶片数和主茎段长度无显著影响,但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和实收产量增加,其中以15 mg/L处理产量最高,10 mg/L和20 mg/L处理产量相当;而随着育苗密度增加,上述经济指标均有所下降。依据茬口,当需要适栽苗龄为30d时,浸种浓度为10mg/L,育苗密度可达450万株/hm2;当需要苗龄延长到40d,浸种浓度则需增加到20mg/L,且育苗密度应≤300万株/hm2。通过调节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可培育满足不同茬口要求的机栽毯状秧苗,实现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  相似文献   

12.
几种药剂混配对玉米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立功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267-269
6种种衣剂不同比例的混合药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的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满适金100ml+DST200ml+AHS50ml/100kg种子处理、满适金100ml+DST300ml+AHS100ml/100kg种子处理、满适金100ml+30%帅苗170ml+立克秀40ml/100kg种子处理和40%克福2000ml+立克秀150ml/100kg种子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83.8%~89.6%之间,各药剂处理间发病率无显著差异。40%克福2000ml+立克秀150ml/100kg种子处理对地下害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92.9%。各药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培育适合机械化种植的油菜毯状秧苗,探索不同烯效唑处理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毯状秧苗质量、成熟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宁杂31号’为材料分别用0(CK)、5、10、15、20 mg/L烯效唑溶液处理种子2 h后自然晾干播种,苗床育苗密度设150万、225万、300万、375万、450万株/hm25个处理。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后,油菜秧苗高度降低,叶片数增加,根颈变粗,根系活力增强,下胚轴缩短,地上部干重减少,地下部干重增加,有利于培育矮壮苗;增加育苗密度,秧苗增高,叶片数减少,根颈变细,根系活力下降,下胚轴伸长,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均下降,毯状秧苗质量下降;但随着烯效唑浸种浓度增加,密度对秧苗的影响明显减弱。各处理的毯状菜苗在1.2万株/hm2栽培密度下,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油菜成熟期株高、总叶片数和主颈段长无显著影响,但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和实收产量增加,其中以15 mg/L处理产量最高,10 mg/L和20 mg/L处理产量相当;而随着育苗密度增加,上述经济指标均有所下降。依据茬口,当需要适栽苗龄为30天时,浸种浓度为10 mg/L,育苗密度可达450万株/hm2;当需要苗龄延长到40天,浸种浓度则需增加到20 mg/L,且育苗密度应≤300万株/hm2。通过调节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可培育满足不同茬口要求的机栽毯状秧苗,实现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茄子浸种处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最佳浓度,试验采用穴盘育苗,以圆茄‘京茄一号’和长茄‘京茄黑龙王’为试材,设置多效唑(100、150 mg/L)、缩节胺(600、800 mg/L)2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多效唑比缩节胺更有效降低2种茄子幼苗的下胚轴和株高,并且能够显著提高幼苗的地下部干鲜重、壮苗指数、G值、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相对于圆茄,多效唑和缩节胺对长茄的抑制效果更大。因此在茄子穴盘育苗下,适宜圆茄‘京茄一号’浸种处理的是150 mg/L浓度的多效唑,适宜长茄‘京茄黑龙王’浸种处理的是100 mg/L浓度的多效唑。  相似文献   

15.
周训文  张卫星 《种子》2008,27(2):75-79
通过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溶液浸种,研究烯效唑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明显控制幼苗高度,使苗高显著降低,同时又能加快出叶速度,增加叶龄,扩大绿叶面积,叶色浓绿,茎基宽扁,表现较好的壮苗长势长相,并且这种控高促壮效应随烯效唑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随叶龄的升高而减弱。苗高与浓度之间呈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而叶面积和叶龄均与浓度呈极显著二元线性关系,浓度在40~60mg/L范围内,烯效唑浸种对幼苗的调控效应较好,当浓度达到80mg/L时,因株高的显著降低,物质积累量少,调控壮苗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6.
新疆薰衣草种子最佳浸种方式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用非激素与激素搭配浸种的方式处理新疆薰衣草种子,观察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否具更有效的促进作用。采用培养皿发芽法,分别用冷水浸种24 h,30℃恒温水浸种24 h,无水冰醋酸浸种30 min,1%NaOH浸种15 min 4种非激素浸种处理的方法,及200、300、400、500、600 mg/L这5个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浸种处理的方法,以未经浸种处理的新疆薰衣草种子为对照,观察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情况,再综合2组数据的结论,以最佳的非激素处理方式作为浸种前预处理,结合最佳浓度的激素浸种,对照仅使用激素处理,未经预处理的薰衣草种子,选出最适合新疆薰衣草种子萌发的浸种方式。结果表明,冷水浸种24 h的处理对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情况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而无水醋酸与1%NaOH对薰衣草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GA_3对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情况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其中GA_3浓度为600 mg/L时促进效果最显著;而在600 mg/L的GA_3浸种前先用冷水进行预处理,在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情况方面均未见显著差异。由此可知,用浸种的方式软化种皮确实对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与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激素浸种前无冷水浸种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大蒜素对3种蔬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浸种法和叶面喷雾法,研究不同浓度大蒜素对白菜、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浸种对白菜、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作物和品种间存在差异。大蒜素200 mg/L浸种12 h对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但可延缓白菜种子发芽,降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最终发芽率无影响。400和800 mg/L浸种12 h可延缓白菜、萝卜种子发芽和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其活力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下降,白菜和萝卜的最终发芽率显著降低,而对莴笋最终发芽率无影响。200 mg/L浸种对白菜苗鲜重、根鲜重、下胚轴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00和800 mg/L处理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幼苗主根和下胚轴长度均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缩短。200和400 mg/L处理能促进萝卜种子出苗,对幼苗鲜重、根鲜重和下胚轴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幼苗主根和下胚轴生长均有抑制作用,800 mg/L处理对萝卜种子出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蒜素200~800 mg/L浸种能促进莴笋种子出苗,对幼苗鲜重、根鲜重及下胚轴粗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幼苗主根长、下胚轴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蒜素200~800 mg/L叶面喷施对3种蔬菜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幼苗鲜重和根鲜重提高、株高和下胚轴宽增加,而对主根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ABT生根粉在固沙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河西沙漠绿洲边缘风沙危害重点区,为了提高流动沙丘的造林成活率,以达到防治风沙危害、保护和恢复绿洲边缘植被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研究选用沙生植物沙拐枣、花棒、梭梭一年生苗木,分别采用ABT生根粉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和500mg/kg不同浓度水平进行处理,以不处理的作为对照(CK),在流动沙丘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得出3种沙生植物经ABT生根粉处理的树种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各自不处理的成活率。其中沙拐枣和花棒两种树种经ABT生根粉150mg/kg浓度处理林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8.462%和81.429%。并且经ABT生根粉处理的造林树种与未处理对照造林树种相比有明显地增加根系数量及对高生长有显著影响作用。梭梭用ABT生根粉处理的造林试验,经调查数据分析显示200 mg/kg浓度处理成活率高于其它水平处理及未处理的对照。  相似文献   

19.
铝浸种对火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彬  郑伟  李兴忠 《种子》2005,24(11):25-27,33
以火龙果种子为研究材料,设置了7个铝浸种浓度(0、0.1 mg/L、1 mg/L、10 mg/L、100 mg/L、1 000 mg/L、2 000 mg/L),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铝浸种处理对火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铝处理火龙果种子均具有生理活性,它们对火龙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鲜重和活力指数均具有明显的生理作用.7种铝处理浓度中,0.1 mg/L铝处理效果最好.当处理浓度超过2 000 mg/L时,火龙果幼苗生长受到毒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抗倒酯在草坪草苗期的应用,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5种不同浓度抗倒酯浸种对多年生黑麦草‘Derbby’的出苗率、幼苗生长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150μL/L范围内抗倒酯浸种降低了出苗速度,但对最终出苗率无显著影响;50~200μL/L浸种处理抑制了叶片的伸长生长,降低了草层高度,减缓了幼苗的生长速度,同时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坪观质量。100、150、200μL/L的抗倒酯处理降低了叶片丙二醛的含量,使幼苗叶片保护酶系统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因此,抗倒酯浸种提升了多年生黑麦草苗期草坪质量及幼苗植株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