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肉种鸡养殖是我国家禽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证肉种鸡的质量就离不开优秀的养殖管理技术,而优秀的肉种鸡养殖管理技术是肉种鸡养殖产业发展的基础所在。肉种鸡养殖过程中机体的健康状态决定生产性能,对后期的产蛋性能发挥以及产蛋年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围绕着肉种鸡,对其养殖管理技术做出分析探讨,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2.
相较于其他家禽养殖,肉种鸡养殖有着更严格的技术要求,要求养殖系统性、精细化。部分养殖户在发展肉种鸡养殖过程中不注重做好养殖管理工作,普遍存在技术空缺,很容易造成各种传染性疾病发生,影响肉种鸡正常生长,最终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该文在总结以往养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肉种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肉种鸡能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充足的鸡肉制品。为了进一步满足现代化发展的基本需求,养殖人员应该认真分析规模化养殖管理技术要点,合理控制垫料厚度、加强垫料季节性管理,明确肉种鸡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要求,做好鸡舍内部的清理、消毒、通风工作,科学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同时,还要加强鸡舍内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健全的肉种鸡规模化养殖体系,推动养殖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发挥现代肉种鸡的生产潜力,提高其饲养质量和产蛋性能,本文从严格控制环境、合理提供光照、适宜温度湿度、配备先进设备等方面简述了肉种鸡养殖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集约化养殖生产系统下肉种鸡健康与福利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国内一些规模比较大、集约化程度比较高,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肉种鸡养殖企业,结合网上调查和现场测定方法,最后测定了7个肉种鸡场,进行我国集约化养殖生产系统下肉种鸡健康与福利的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多数集约化肉种鸡养殖场内均存在饲养环境不稳定,鸡只容易遭受过热或过冷刺激;群体规模大,饲养密度高,鸡只缺乏运动和交流;环境控制能力差,存在疾病发生的隐患等问题.同时通过调查还发现,不论采取什么样的饲养模式,场内饲养管理人员的稳定性、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工作态度等均是影响肉种鸡生产性能、健康和福利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家禽的饲养中,肉种鸡是一个组成部分,需要对其饲养管理的各个因素加强重视,特别是对关键技术的有效控制,对于保证其养殖效益有着极大作用。本文就现代肉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提高肉种鸡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7.
完善设备设施配套提高肉种鸡生产水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行业的发展对现代肉种鸡饲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具体的要求,设施与设备水平的完善提高,是肉种鸡行业规模发展及饲养水平提高的必然需求,更是养殖市场竞争力培养及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及养殖大环境的复杂形势,业者需要转变管理理念,加大对设备设施的投入并规范管理,来保障肉种鸡产业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海安市的肉鸡养殖产业也在不断寻找一种更高效、安全的养殖模式,于是肉种鸡养殖集成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不仅提高了肉种鸡的生产性能,还合理地利用了资源,增加了养殖收益。本文主要分析了肉种鸡养殖集成技术的要点:平养改笼养、种公鸡定期检测淘汰、疫病综合防控、适当延长人工授精时间等及其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海安市是畜禽养殖大市,其中肉种鸡养殖和肉苗鸡孵化是海安市的传统畜牧业项目,为了提高肉种鸡的生产性能,海安市展开了多方面的试验,通过试验探究出了适宜海安市的肉种鸡高产集成技术:将原来的地面平养改为笼养,定期对种公鸡的精液质量进行检测,人工授精时间间隔确定为5 d,同时加强对疫病的防控,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坚持科学化饲养管理。通过对肉种鸡高产集成技术的实施和推广,海安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肉种鸡管理过程中,饲养营养和环境条件直接影响鸡群的健康状况,其中环境条件中的光照通常会被管理者所忽视,而光照在肉种鸡生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必须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为此,本文从育雏期光照、育成期光照、遵循光照原则、适时加光刺激、光照管理细节等方面介绍了高产肉种鸡光照管理的关键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肉用种鸡的科学饲养,是实现肉鸡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充足的肉鸡种蛋供给,同样也是肉鸡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肉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鸡群的生产性能、种蛋质量以及肉种鸡的使用时间等等。在肉种鸡的养殖过程中,合理控制鸡群体重是最为关键的一项举措,利用合理限饲等方法,可对肉种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1肉用种鸡的生理特征以及要求肉种鸡的育成阶段,通常是在种鸡的7~22周龄,也就是当肉种鸡从育雏舍转出后,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肉种鸡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肉种鸡的饲养技术逐渐趋于完善。但往往是注重产蛋期而忽视了育成期,本文将对育成期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3.
优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决定肉种鸡养殖成败的关键,是肉种鸡场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本文介绍了优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严格控制育雏舍温度、湿度及饲养密度,定期抽样称重、提高鸡群整齐度,断喙,断趾,分群及淘汰,限制饲料的质量,限制饲料的数量,开始限制饲喂的时间,正确判定喂料量等。  相似文献   

14.
王邦林 《猪业科学》2002,19(7):48-49
近年来,肉种鸡生产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提高和延长肉种鸡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是广大生产工作者的迫切愿望,实践证明,努力提高肉种鸡育成期的均匀度,合理调整高峰期营养需求,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是直接影响肉种鸡产蛋高峰期产蛋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其他鸡种养殖,肉种鸡的养殖更系统、更精细.比较而言,近些年此项养殖技术几近完善.但是,还有很多细节有待商榷.而且,存在的的技术空缺,很可能会降低肉鸡成活率和经济效益.文章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总结相关肉鸡养殖技术经验,对饲喂管理要点做汇总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赵洁  李新莲 《中国家禽》2002,24(10):38-39
夏季高温会给临产的或高峰前的肉种鸡群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后果.目前,除了通过育种技术来提高肉种鸡在热应激条件下的生产性能以外,仍要靠一系列的管理和保健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列举以下几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肉种鸡养殖成功与否体现在体重和均匀度的控制,因此选择合理的养殖方式并进行限制性饲养就很关键.肉种鸡的养殖方式通常包括笼养、棚架养殖和网上养殖等方式.要科学地制订母鸡和公鸡的限制饲喂方案并严格执行,就可达到限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水是肉种鸡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水源、储水设备、水线、饮水器等极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且有害物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有残留。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曲霉菌等有害微生物会导致肉鸡发生呼吸道疾病和各种炎症,严重时使肉种鸡大量死亡,给养殖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本研究在养殖过程中分别采用超滤饮水技术与传统饮水消毒技术进行肉鸡饲养,比较二者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饮水消毒技术,采用超滤饮水技术后水中的有害微生物数量大幅减少,肉种鸡的卵黄性腹膜炎发病率显著降低,大大提高肉种鸡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9.
肉种鸡生长发育的好坏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因此,生产实际中应按照种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为种鸡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按照逐渐增加料量的程序饲喂种鸡,正确管理好鸡舍环境,使鸡群获得均匀的生长发育,为种鸡群达到性成熟做好准备。生产实践中通过对肉种鸡体重和体况的正确控制和监测,确保肉种鸡的生长发育对于提高种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白羽肉种鸡养殖效益良好,一些其他行业的个体老板纷纷把经营方向转向肉种鸡饲养业,致使国内的父母代肉种鸡存栏量猛增。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饲养管理和指导,导致肉种鸡的生产水平参差不齐,疫病控制不力,特别是一些不被重视的疾病,给种鸡生产造成的损失更严重。支原体病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