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苎麻种子很小,每公斤种子约2000万粒左右,育苗后可栽植1公顷左右.苎麻种子育苗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技术难度较大,但只要掌握以下技术,特别注意对覆盖物和水分的细心管理,也是容易取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农业结构改革和作物布局调整的要求,上海郊区于1985年引种苎麻。为了克服麻蔸繁殖系数低,运输困难和成本高的弊端,适应郊区加速发展苎麻生产的需要,1985年我们进行了种子育苗,探索苎麻种子育苗阶段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省苎麻生产发展很快,一些从来没有种过苎麻的地区也在利用种子育苗扩大面积。但是,如何做到新植苎麻快速高产,使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这对新麻区来说,值得认真地摸索和探讨。一、我县利用种子育苗的概况1985年以来,我县利用种子育苗发展苎麻生产,到1986年共有苎麻种植面积8113亩,两年获得总产746吨,总产值800多万元。其中,1985年育苗1000亩,移栽了6066亩,当  相似文献   

4.
根据农业结构改革和作物布局调整的要求,上海郊区于1985年引种苎麻。为了克服麻蔸繁殖系数低,运输困难和成本高的弊端,适应郊区加速发展苎麻生产的需要,1985年我们进行了种子育苗,探索苎麻种子育苗阶段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苎麻种根繁殖成本高,速度慢,难于在新区大量应用;种子繁殖成本低、推广快,但苎麻种子小,生活力弱,育苗难度大。1985年我县育苗1000余亩,多数在出苗后遇干热风的袭击而夭折,成苗率只有5%。查我县20年来的气象资料,从3月下旬至4月下旬,气温最低只有-1℃,最高可达33.8℃。气温的骤降剧变是我县苎麻种子露地育苗成败的主要原因。我们通  相似文献   

6.
苎麻是我县新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在苎麻种子繁殖育苗过程中,及时除草也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之一。但人工除草花工多,生产上往往因除草不及时而影响麻苗的正常生长。为探索有效的苗床除草剂,我们作了初步试验,现简报如下: 一、苗床草相通过大面积普查,我县苎麻种子育苗  相似文献   

7.
吕裕基 《中国麻作》1983,(2):25-25,18
过去,我区群众认为新栽苎麻头两年产量低,收入少,不合算。这就影响了我区苎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初步获得苎麻种子冬季育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快速丰产的试验。1981年1月在始兴县教场下冬季育苗,当年栽麻1.2亩,其中0.49亩269.1斤;1982年1月在该县城南公社东河生产队冬季育苗,并在该队何旺珠的责任田里栽麻0.5亩,亩产261.1斤。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区群众认为新栽苎麻头两年产量低,收入少,不合算。这就影响了我区苎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初步获得苎麻种子冬季育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快速丰产的试验。1981年1月在始兴县教场下冬季育苗,  相似文献   

9.
过去,广东韶关地区的苎麻种子繁殖育苗,习惯于3月的惊蛰至春分期间播种。这时的气温能满足苎麻种子发芽的需要,但雨水较多,表土容易板结,保苗比较困难;加上选地或覆盖不当,常使幼苗死亡或生长较差;而且3月育苗,要到5月底才能移栽,此时气温较高,雨天较  相似文献   

10.
过去,广东韶关地区的苎麻种子繁殖育苗,习惯于3月的惊蛰至春分期间播种。这时的气温能满足苎麻种子发芽的需要,但雨水较多,表土容易板结,保苗比较困难;加上选地或覆盖不当,常使幼苗死亡或生长较差;而且3月育苗,要到5月底才能移栽,此时气温较高,雨天较少,栽后管理花工多,成活率低;特别是移栽较晚的情况下,土地已种其他作物,难以落实种植面积,当年产量也低。为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信阳地区苎麻生产发展较快,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了指导苎麻生产,提高其经济效益。我们与光山县共同协作,为突破“种麻三年穷”的传统种植方式,开展了苎麻种子育苗技术及当年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并取得了预期效果。小面积试验亩产75公斤,大面积(8万亩)亩产30公斤。  相似文献   

12.
苎麻是我县新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在苎麻种子繁殖育苗过程中,及时除草也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之一。但人工除草花工多,生产上往往因除草不及时而影响麻苗的正常生长。为探索有效的苗床除草剂,我们作了初步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我县于1984,年引进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培育成功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圆叶青”。采用种子繁殖的方法,通过先示范后推广的途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1985年全县“圆叶青”栽培面积达1000亩左右。当年移栽的平均单产达40公斤,次年达150公斤,如茅坦乡汀州村余春发,1984年8月20日育苗,  相似文献   

14.
1980年以前,我们地区苎麻种子育苗习惯于春季(3月份)播种,这时育苗阴雨天较多,土壤易板结,杂草滋生,加上选地不当,管理粗放,往往育苗失败。即使育苗成功,也还要到5月以后才能移栽,这  相似文献   

15.
《中国麻作》1988,(4):28-28
1980年以前,我们地区苎麻种子育苗习惯于春季(3月份)播种,这时育苗阴雨天较多,土壤易板结,杂草滋生,加上选地不当,管理粗放,往往育苗失败。即使育苗成功,也还要到5月以后才能移栽,这时温湿条件差,管理花工;成活率低,且当年大田生长时间短,当年产量低,效益差,有“种麻三年穷”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作物,它可以用种根繁殖和种子繁殖。而现在对苎麻种子繁殖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发喂苎麻生产根本不能用种子繁殖,理由是苎麻种子繁殖容易产生分离变异,皮层薄,产量低,纤维品质变劣,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苎麻种子繁殖成本低,发展面积快,生长旺盛,产量高,纤维品质并不比种根繁殖的差,虽有变异,只要注意选择品种和麻苗,在生产上仍可采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信阳地区苎麻生产发展较快,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了指导苎麻生产,提高其经济效益。我们与光山县共同协作,为突破“种麻三年穷”的传统种植方式,开展了苎麻种子育苗技术及当年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并取得了预期效果。小面积试验亩产75公斤,大面积(3万亩)亩产30公斤。1986年光  相似文献   

18.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作物,它可以用种根繁殖和种子繁殖。而现在对苎麻种子繁殖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发展苎麻生产根本不能用种子繁殖,理由是苎麻种子繁殖容易产生分离变异,皮层薄,产量低,纤维品质变劣;另一种看法则认  相似文献   

19.
苎麻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苎麻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是用苎麻的地上茎、地下茎为材料繁育新个体的方法,又叫种根繁殖或营养繁殖;有性繁殖是采用成熟的种子进行繁殖,亦叫种子繁殖.  相似文献   

20.
苎麻品种“赣苎三号”种子通过航天搭载处理,播种后,其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比对照降低,植物学性状也发生明显变异,其中有利变异较少,不利变异较多,综合性状好的则更少。初步认为航天搭载对苎麻种子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