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2.
3.
番茄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玉花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6,(10):17-17
近几年.随着保护地面积的扩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同种蔬菜长期连作.导致连作障碍逐年加重.特别是土传病害如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等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效益.而嫁接换根是克服保护地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而且由于嫁接后砧木根系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增强.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因此.在番茄生产中采用优良砧木嫁接也是实现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台湾番茄嫁接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台湾台南区农业改良场与台湾大学生物产业机电工程学系陈世铭教授及宜兰技术学院生物机电工程学系邱奕志教授等共同合作开发套管式番茄种苗嫁接机,主要用于番茄等种苗的嫁接。台湾还将尝试用于其他作物种苗的嫁接,以增加机器的泛用性,朝向产品多元化、产品大量化、降低生产成本与省工省时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番茄自根苗为对照,对不同嫁接技术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嫁接能有效控制番茄根部病害、克服连作障碍,生长势强、产量高,可增产2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内固定嫁接技术更为简便,效率更高,今后在番茄嫁接育苗中将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7.
以番笳和茄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嫁接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砧穗组合和激素配比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并对嫁接接合部组织的分化和变异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以番茄作砧木,茄子作接穗的砧穗组合在MS 6-BA 0.1 mg/L KT0.1mg/L IBA 0.05mg/L培养基上的嫁接成活率最高,接穗生长量最大:嫁接接合部组织在不同培养基上分化变异不同,其中在MS 6-BA1.0 mg/L ZT 2.0 mg/L NAA 0.1 mg/L和MS 6-BA 2.0 mg/L IAA 0.2 mg/L NAA 0.1 mg/L培养基上嫁接接合部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为60.0%;在MS 6-BA 1.0 mg/L ZT 0.5 mg/L IAA 0.2 mg/L和MS 6-BA 2.0 mg/L IAA 0.2 mg/L NAA 0.1 mg/L培养基上分化的芽出现变异,变异率为3.3%. 相似文献
8.
介绍番茄嫁接栽培的优势,主要为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土壤肥水利用率、减轻土传病害等;同时介绍番茄嫁接育苗技术,包括设施要求、砧木与接穗选择、播前准备、播种育小苗、嫁接、嫁接后管理、壮苗标准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