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红花大金元和K326烟苗生育及其生理指标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下简称红大)和K326为材料,在相同条件下,采用漂浮育苗方法在盆栽条件下30 d后,对成苗时烟苗的农艺性状、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326烟苗的干物质累积量、株高、根系活力和脯氨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红大烟苗;且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K326品种也极显著高于红大,蛋白质含量则相反。均表明2个烤烟品种移栽后生育及抗性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下简称红大)和K326为材料,在相同条件下,采用漂浮育苗方法在盆栽条件下30d后,对成苗时烟苗的农艺性状、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326烟苗的干物质累积量、株高、根系活力和脯氨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红大烟苗;且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K326品种也极显著高于红大,蛋白质含量则相反。均表明2个烤烟品种移栽后生育及抗性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9个烤烟品种上烟蚜解毒酶和靶标酶的活力,发现烤烟品种对烟蚜解毒酶和靶标酶活力影响显著,不同品种烤烟上烟蚜的α-NA羧酸酯酶,β-NA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酸性磷酸酶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漂浮育苗方法,研究了不同烤烟品种幼苗期生物学性状和生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幼苗期生物学性状和生理特性存在显著差异,除豫烟10号外的豫烟系列品种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干物质量均高于中烟100,豫烟7号和豫烟9号品种尤其显著。烤烟幼苗期的生物学和生理特性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烤烟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烤烟烟叶pH值的分布状况及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我国主产烟区2003~2006年4131份烤烟样品为材料,分析pH值在不同产区、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等级间的变异特点,并对烤烟pH值与其他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烤烟pH值主要集中在4.9~5.8内,平均为5.37±0.15.变异系数为2.86%;pH值在产区、年份、品种和等级问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B2F烟叶pH值与其它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在不同烟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各个烟区不同部位烟叶pH值与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植物碱、总氮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寄主植物对云南烟蚜解毒酶和靶标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比较了9个烤烟品种上烟蚜解毒酶和靶标酶的活力,发现烤烟品种对烟蚜解毒酶和靶标酶活力影响显著,不同品种烤烟上烟蚜的αNA羧酸酯酶,β-NA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酸性磷酸酶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烟草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DE-GC/MS法,对产于四川的4种不同类型烟草(烤烟、白肋烟、香料烟、地方晒烟)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中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烟草均存在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中性香气成分,游离态中性香气成分总量表现为烤烟白肋烟晒烟香料烟,其中烤烟的新植二烯含量占有较大比重,除去新植二烯外的中性香气成分含量以晒烟和香料烟最高,白肋烟次之,烤烟最低,香料烟中茄酮含量高,所占比重较大.糖苷结合态中性香气成分总量表现为烤烟晒烟白肋烟香料烟,除新植二烯外的糖苷结合态中性香气成分以及糖苷结合态与游离态中性香气成分的比例均以烤烟最高,其他3种晾晒烟差异较小.4种类型烟叶共有的香气成分多对烟叶香气贡献较大,但不同成分糖苷结合态和游离态的比例不同,新植二烯、糠醛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烤烟中的巨豆三烯酮主要以糖苷结合态存在,在晾晒烟中2种形态比例变异较大,茄酮在不同类型烟草中均以游离态为主,且在香料烟中游离态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8.
不同磷素水平对烟苗根系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烟草漂浮育苗磷肥的适宜施用量,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增施磷肥有利提高烟苗根系的长度、表面积、体积和根尖数,增强根系活力;极显著地提升烟苗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酶(PAL)的活性,增强了烟苗的抗逆性;显著地提高了烟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性能,提升了烟苗的同化能力。因此,在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施用15~18mg·株-1的磷素有利于培育根系健壮、抗逆性好、光合性能强的烟苗。  相似文献   

9.
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长期单一种植使得土壤养分供应降低,烟株抗性变差,影响烟株的生长发育。套作是可以促进作物高产的重要种植方式之一,但关于烤烟套作玉米能否改善烟田土壤质量,增加烟株抗性尚不清楚。以红花大金元和K326为材料,研究烤烟套作玉米模式下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烟株抗氧化特性特征。结果表明,2个烤烟品种的表现基本一致,即烤烟套作玉米处理的烤烟根系(地下部)生物量明显高于烤烟单作处理,但茎和叶(地上部)生物量差异不明显;烤烟套作玉米处理的烟株氮吸收量低于烤烟单作,磷吸收量差异不显著;与烤烟单作相比,烤烟套作玉米处理的烟株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降低;与烤烟单作相比,烤烟套作玉米处理的烟田土壤pH值、全磷、速效磷、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全氮和全钾含量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则显著负相关;土壤全氮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套作玉米有利于促进烟株根系生长,促进烟株根系对土壤中养...  相似文献   

10.
对1978年以来采收入库的各类烟草种子全面清理和活力检测的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烟草其种质数量、种子贮藏量和种子活力差异较大。目前共保存烟草种质1905个,烟草种子3005份。其中,烤烟、晒晾烟、白肋烟、香料烟、黄花烟、雪茄烟和野生烟等类种质分别为1126份、426份、95份、188份、28份、5份和37份。71.9%烤烟种质的种子贮藏量多于10g,而87.1%白肋烟种子贮藏量少于10g。发芽率高于80%的种子所占的比例高低顺序是香料烟、烤烟、晒烟、白肋烟和野生烟,分别占91.5%、80.6%、71.5%、69.1%和52.9%。所有种子已分类整理、编目,并按要求分别存入长期库和短期库进行长期贮藏和提供持久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HarpinEa是植物病原细菌Erwinia amylovora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发子,能激发烟草的过敏性反应。用30μg/mL的HarpinEa溶液注射到具有不同抗感能力的烟草品种中,测定不同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力,结果显示:不同抗感能力烟草品种的POD,PPO活力变化在时间上均存在一致性;抗病品种的POD和PPO活力高于感病品种。说明烟草体内的POD,PPO活力变化规律同烟草品种的抗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防御酶活性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抗性油菜品种7~8叶期及盛花期感染油菜菌核病后及对照叶片中几种重要防御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7~8叶期叶片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盛花期,而盛花期POD、PPO、PAL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7~8叶期。与对照相比,感病品种处理叶片中SOD、POD活性显著增加,而抗病品种变化较小且因品种而异;7~8叶期及盛花期处理叶片中,各品种(系)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达显著水平,并且中R888达极显著水平;7~8叶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盛花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均显著地下降,并以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较多,其中,中R888的PAL活性的下降达极显著水平。酶活与病斑直径的相关性分析也表明,品种抗性主要与7~8叶期对照叶片中SOD、POD活性及盛花期对照SOD、PPO、PAL活性水平较高有关,感病品种处理叶片中防御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增加比例较高,说明酶活增加比例与感病性有关。不同时期不同品种(系)防御酶活性的变化不同说明不同抗(耐)菌核病品种(系)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存在不同的抗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烤烟幼苗不同器官清除活性氧能力大小,以3个烤烟品种的幼苗为材料,对叶片、茎尖和根尖的SOD,CAT,POD的活性大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SOD和CAT的活性都是叶片的最大,茎尖次之,根尖的最小。(2) POD的活性是根尖的最大,茎尖次之,叶片的最小。(3)可溶性糖的含量是茎尖最大,叶片次之,根尖的最小;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是叶片的最大,茎尖次之,根尖的最小。(4)不同的品种各器官之间的CAT,SOD,POD活性大小和Vc的含量以NC89最大,云烟85次之,K326最小。  相似文献   

14.
以8个广泛种植的番茄品种为材料,对番茄苗期叶和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活、酶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杂9号叶酶活性最高,中杂11号叶酶活性最弱,叶酶活均高于茎酶活;叶片共出现4条酶带,不同品种酶带数为2~4条,不同品种茎的酶带数均出现2条.根据酶谱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发现,8个番茄品种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10个不同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沙培培养的方法,以正常供水材料为对照,设置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对供试品种抗旱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时间延长,叶片及根部SOD、POD和CAT活性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程度差异。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得出10个品种抗旱性强弱,奇山208和四粒红为抗旱性强品种;花育36号和丰花5号中度抗旱品种;海花1号、白沙1 016和荣丰8号对干旱性弱;丰花3号、鲁花11和山花10号对干旱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苗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为探索马铃薯耐寒机制及耐寒品种的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中薯3号和耐寒品种桂农薯1号、桂农薯4号苗期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5℃低温胁迫处理,于处理后0、1、2、3、5和7 d分别取样并测定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结果】5℃持续胁迫3 d对叶片造成的伤害在外观形态上开始出现,胁迫5 d后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受低温胁迫后,各品种叶片POD、CAT和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整体上均呈升高趋势,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生理指标升降变化趋势不同。在低温胁迫5 d时,耐寒品种的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下同)。低温胁迫提高了各品种的叶片MDA含量,在低温胁迫第5 d时,低温敏感型品种的MDA含量高于耐寒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OD活性与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OD、CAT和SOD活性及MDA和脯氨酸含量可作为鉴定马铃薯品种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低温胁迫第5 d可作为早期筛选耐寒材料的时间节点。4个马铃薯品种苗期耐寒性强弱依次为桂农薯4号>桂农薯1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  相似文献   

17.
锰胁迫对大豆幼苗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不同品种大豆在锰毒害下的一些遗传特性和基因差异的本质原因。[方法]研究不同锰浓度(0~120.0mg/L)对大豆幼苗水栽培,苗龄10 d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随锰浓度的提高,大豆幼苗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器官POD同工酶酶谱对锰胁迫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根系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变化较大,茎部与叶片的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较稳定。[结论]大豆幼苗不同器官的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其对锰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氮肥对水稻苗POD、SOD活性及稻瘟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明确氮肥处理下3个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特优627(抗)、D奇宝优527(中抗)和汕优63(感)的抗瘟性变化及其生化机制,使用不同剂量碳酸氢铵(纯氮17.1%)作为水稻苗期氮肥不同处理水平,测定了3个品种水稻苗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温室人工接菌条件下的苗瘟、叶瘟和穗瘟病情指数,并分析了...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棉花抗黄萎病性与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关系,为棉花黄萎病的抗性鉴定提供依据。采用在室内用棉花黄萎菌孢子悬浮液对不同抗性的4个海岛棉(Gossypiumbarbadence)品种和10个陆地棉(Gossypiumhisutum)品种进行接菌,苗期发病后测定叶片s0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并与未接菌的对应品种叶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棉花黄萎病菌的诱导,棉花叶片中SOD活性比未接菌时下降,其中耐病、感病品种(In〉20)的降低幅度大于高抗、抗病品种(0〈In≤20);MDA含量比未接菌上升,耐病、感病品种(In〉20)的增加远大于高抗、抗病品种(0〈In≤20);棉苗叶片中POD、CAT活性在棉花黄萎菌的诱导下产生的差异比未接菌的酶活性差异要明显,对生理生化产物的测定效果比未接菌时测定的效果好。SOD活性和MDA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棉花抗黄萎病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探究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马铃薯苗期叶片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广西冬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耐寒性,为广西冬种马铃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费乌瑞它、兴佳2号、丽薯6号3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4℃低温下进行0、3、6、12、24、48h胁迫,测定叶绿素、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在48h时,费乌瑞它显著低于丽薯6号、兴佳2号。3个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趋势,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低温胁迫48h时,丽薯6号、兴佳2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均显著高于费乌瑞它。各品种的MDA含量在低温胁迫48h内呈上升变化趋势,在低温胁迫48h时,费乌瑞它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3个马铃薯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列为丽薯6号兴佳2号费乌瑞它,与广西主栽品种费乌瑞它相比,丽薯6号和兴佳2号2个新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可在南方冬作区种植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