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三化螟是水稻生产上一种历史性主要害虫之一,无论是解放前或解放后,在融水县各稻区普遍发生为害。各年世代间发生情况有差异,其规律基本上第一、二代轻发生,第三、四代随着虫量的增加而加重。三化螟发生的世代演变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与栽培制度的改革有极大的关系。防治策略应采取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用药为重点的综合治理措施,如改进栽培技术、调整作物播种期,农药品种要选用具有对口、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  相似文献   

2.
2001年是本地继1991年三代三化螟大发生以来的又一大发生年,且1~3代均为大发生.在三化螟重发区三代三化螟自然发生白穗率达25%以上,大面积经用药防治后白穗率被控制在3‰以下,但仍有一小部分田块因防治质量差等白穗率仍达15%以上.2002年三化螟发生情况与2001年相比则有较大幅度回落,但与历年比较仍属中等偏重发生年.2002年重发区三代三化螟自然发生白穗率也达15%以上,大面积经综合治理后白穗率被控制在1‰以下.  相似文献   

3.
水稻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福建年发生4代,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三化螟发生及危害有日益严重趋势,对水稻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寻找高效、安全、低毒的防治药剂,科学指导三化螟的防治工作,我们于2002年在仙游县进行三化螟防治药剂田间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 :5 %锐劲特SC、40 .7%同花顺EC、5 0 %稻螟清EC、2 0 %虫克手EC、5 0 %乐无敌EC防治水稻三化螟均有较好的效果 ,可交替使用 ;而锐劲特防治 3代三化螟时不宜单用 ,可与三唑磷复配后使用。应用实践表明在三化螟大发生情况下 ,适时选用高效药剂 (或配方 )防治 ,可有效地控制三化螟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三化螟近几年来上升为泾县水稻主要的虫害之一,特别是3代三化螟,失治田块白穗率最高可达60%~70%;由于水稻"桥粱田"多,三化螟世代重叠,对常规药剂产生不同程度抗性,三化螟的防治效果不尽人意.为提高三化螟的防效,指导大田防治,我们选用18%阿维·唑磷乳油(江苏快达农化有限公司提供的杀虫剂),在2004年8~9月对该药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6.
与常规稻田相比,稻渔(蟹)共作稻田纹枯病、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等发生危害均较轻,条纹叶枯病发生略重于常规稻田,三化螟发生较为严重,草害发生较轻.稻渔(蟹)共作稻田具备较多农业防治的便利条件,耕翻灭茬、春季灌水可有效压低越冬及冬后三化螟残留基数;选用抗病避虫品种可有效抵御条纹叶枯病等常见病虫的危害.在药剂防治方面,应注重浸种与秧田期防治,狠压移栽前病虫基数;在大田期放松对次要病虫害的防治标准;乙酰甲胺磷及其与印楝素复配使用,可有效防治三代三化螟.  相似文献   

7.
1螟虫发生与防治概况 据历年资料,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由于我区推行籼改粳,中改晚,二化螟种群下降,三化螟占优势.1957年三化螟重发.70年代单双季稻并存,螟虫全面回升.1972年,三化螟偏重发生,早熟晚稻白穗严重,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调减双季稻,扩种中籼及杂交稻,二化螟迅速回升,三化螟发生减轻.1978年,全区二化螟严重发生田块螟害率高达48.3%.1979年,一代二化螟特大发生;1981年、1984年二化螟偏重发生.90年代推行压籼扩粳和旱育抛秧,1994年后三化螟回升,1997年三代三化螟特大发生,迟栽中杂稻及粳稻田自然白穗率高达40~70%.  相似文献   

8.
余姚市水稻三化螟防治适期及药剂防效研究结果表明,余姚市3代三化螟在单季稻5%~10%破口露穗时用药效果最好,抽穗后田间已有白穗发生,用药后田间白穗已不可逆转,仍将少量出现。三化螟的防治应掌握"早破口早用药,迟破口迟用药"的原则,牢记"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重要时期。康宽、稻腾对三化螟均有极好防效,而甲维盐、毒死蜱在中、高浓度下对三化螟亦有极好防效。在目前余姚市三化螟尚处于轻发生的情况下,建议生产上可选用多种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近几年的观察,资阳水稻螟虫的种类主要为二化螟,约占60%左右;三化螟约占30%左右,特别是长势好、密度大、生长茂盛、嫩绿的田块,三化螟明显要多些;大螟数量少,约占10%以下,主要分布在田边。在资阳范围内危害水稻的主要是第一代和第二代螟虫,二化螟和三化螟发生时间不一致,在第一代螟虫中,三化螟比二化螟晚发生10多天,但第二代螟虫中三化螟比二化螟发生期早7~10天,这就为螟虫的防治增加了难度。大螟发生数量少,发生时间与二化螟基本一致,不作  相似文献   

10.
江鸿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2):279-279,281
药效试验表明 :防治水稻 3代三化螟 ,在 3代三化螟卵孵盛期内 ,水稻破口 2 %时喷药较水稻破口 5%时喷药 ,防效可提高0 .43~ 2 .53个百分点。防治 3代三化螟以三唑磷、二嗪农等有机磷的单剂或混剂防效较佳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气象因子预测景德镇市三化螟发生的高峰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玄肆  陈鲍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07-9308
根据景德镇市植保站1964~2003年螟虫测报灯观测到各代三化螟发生的高峰期与景德镇市气象台观测到的同期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预报方程,利用方程对2004年三化螟发生的高峰期进行了试报检验,为适时防治三化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肥东县近年来三代三化螟发生危害严重的实际,在积累多年的灯下数据和是调查、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三代三化螟发生危害的特点,严重危害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艺栽培方式改变,三化螟在我区的为害已由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水稻穗期的主要害虫.2001年三化螟在我区突发,是近年来螟害损失最重的一年.三代三化螟最高田块亩卵量达38万粒.白穗率3%以上发生的田块占单季晚稻种植面积的27.8%;白穗率20%以上占11.5%;个别田块几乎绝收.本地区以往三化螟防治均采用杀虫双或杀虫单在水稻破口期进行药剂防治,但大发生年不能有效控制螟虫为害.2002年我们开始探索采用越冬早翻耕、早上水等农业措施,有效减少越冬代虫源基数;同时采取推迟水稻播种时间,避开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并在蚁螟易入侵阶段,应用三唑磷及其为主的复配农药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 :5 0 %稻螟清EC、5 0 %虫杀手WP、18%杀虫安AS防治 2代三化螟有良好的效果 ,其保苗效果与杀虫效果均明显优于 18%杀虫双AS。在 2代三化螟卵孵高峰期 ,用稻螟清 15 0 0~ 180 0ml/hm2 、虫杀手 75 0~ 112 5g/hm2 、杀虫安 3 75 0ml/hm2防治 ,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15.
晚稻三化螟是安溪县湖上乡水稻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多年来三化螟发生为害较轻,农民疏于防治.积累了一定的虫源,其发生为害有明显回升之势。三化螟年发生4代,湖上乡是以4代为主害代,单食性。成虫体长8—13毫米,具有趋绿性.白天静伏在稻株间,黄昏活动.晚上9时左右活动最盛;卯在苗期大多产于叶尖,分蘖期产于叶片上半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武汉地区桃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发生动态的调查,明确了梨小食心虫在武汉地区的发生规律及其习性.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武汉地区1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现象较严重,特别是第二代与第三代、第三代与第四代,各世代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该研究为梨小食心虫的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 :2 0 %达斯奔EC与沙蚕毒素类药剂杀虫单复配防治 3代三化螟有良好的效果 ,在 3代三化螟中等以下发生时 ,于水稻破口初期用 2 0 %达斯奔EC90 0ml/hm2 +90 %杀虫单WP60 0g/hm2 混合液 ,对水 75 0kg/hm2 ,均匀喷雾 1次 ,即可有效控制其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18.
稻飞虱、三化螟及稻纵卷叶螟是沿江稻区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为探索乐斯本与扑虱灵等药剂混用防治稻飞虱、兼治2代三化螟及其他害虫,我们对正处在多种害虫同时为害扬花灌浆期单季稻防治药剂的选择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三化螟第四代是为害双季晚稻,造成双季晚稻减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如汉川县1964年由于遭到第四代三化螟的为害,使双季晚稻白穗率最高的达到6.86%。因此,了解三化螟三代转四代的消长因素,以掌握第四代发生发展规律,及时、准确地指导大田防治工作,对夺取双季稻的稳产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锐劲特对多种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锐劲特对多种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初探薛智华张夕林张谷丰张建明张洪进(通州市植保站226300)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二、三化螟是通州市水稻中后期的主要害虫,三代纵卷叶螟、三代稻飞虱和二代二化螟、三代三化螟常年在8月中下旬发生,防治适期基本接近,这是开展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