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县青椅山镇某专业户于2004年4月29日从孵化场进了1000只健康雏鹅,采用塑料大棚地面平养育雏。至5月5日即7日龄时,鹅群开始出现了颈部肌肉痉挛,角弓反张,腹泻为特征的病鹅,截止5月中旬,共计发病214只,死亡159只,发病率为21.4%,发病死亡率为74.3%。发病后,请当地兽医站兽医诊治,曾用过呋喃唑酮、链霉素、盐酸环丙沙星饮水。土霉素、红霉素拌料饲喂,并且先后更换其它厂家饲料及自配饲料,均不能控制病情,死亡数仍有增加,遂来县兽医站诊治。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5月20日蔡某从外地引进皖南土鸡6200只。5月26日突然发病,当日死亡110只,到5月29日共发病2390只,有的还下痢,发病后饲养员在饲料中按比例投放痢特灵,氯霉素疗效不显。4d时间累计发病死亡280只。1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熊沈学 《畜禽业》2003,(8):45-45
2002年4—5月份,南京地区某县薛城镇一养殖户饲养了500只地方品种草鸡,饲养方式为地面散养,饲喂配合饲料,免疫程序参照蛋鸡育成期之前阶段的免疫程序。所养的草鸡于28~30日龄暴发疫病,病初死亡20只。经乡镇兽医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并按大肠杆菌病治疗,结果不见好转,鸡只的死亡数继续增加,达到50余只。后来,该饲养户将1只病死鸡和两只病危鸡带至该县畜牧兽医站请求确诊,经笔者诊断,可初步诊断为草鸡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并做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鸡食欲减退或废绝,排出绿色或白色稀粪,脱水,有…  相似文献   

4.
张瑛  孙占仁 《畜禽业》2003,(3):54-54
辽宁大连市北三县郊区,某肉鸽专业户饲养白羽王种鸽750对,于2002年1月中旬开始陆续发病,很快波及全群,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经市兽医站的高级兽医师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肉鸽I型副粘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户主于2002年1月6日在集市上从鸽贩手中低价购买种鸽20对,未经隔离饲养观察,就放入鸽舍中间空室混群饲养,1月10日有15只表现精神异常,采食量明显减少,12日死亡3只,由于饲养空间用鱼网隔开饲养,很快传染左右两室,14日约有40%的种鸽精…  相似文献   

5.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产生破伤风毒素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卫生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该病多年来得到控制。今年秋季随着免疫标识制度的实施,佩戴耳标引起了羊破伤风病的发生,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10月7日,我市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兽医站对所辖的好来宝、西沙勿苏、太白3个村的羊开展免疫注射佩戴耳标,共佩戴羊7万只,其中有31只陆续发生破伤风,死亡23只;10月21日,元宝山区马林镇兽医站对松木沟村郭某家饲养的小尾寒羊15只进行免疫注射佩戴耳标,28日…  相似文献   

6.
<正>1发病案例在2005年5月9日至26日,辽宁省丹东市宽甸老道排村八组共有6群羊467只陆续发病。1月龄至12月龄羊先发病,且传播快,病程1~5d后开始死亡,发病183只,死亡123只,发病率为85%,死亡率为57%;12月龄以上大羊发病传播慢,病程5~11d,发病153只,死亡82只,发病率为53.8%,死亡率为28.8%;年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2004年4月某饲养户饲养的300只雏鹅从7日龄开始发病,至10日龄已死亡66只。据主诉,该批鹅为便于保温在炕坊内育雏,饲料为青菜和雏鸡配合饲料,垫料为陈旧稻草。发病初期发现少数鹅精神不振、不食、拉稀、张口呼吸,零星死亡。用土霉素、禽病一次灵等治疗未见效果,反而发病率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8.
刘德祥 《畜禽业》2007,(4):40-41
<正>2006年5月,贵州省金沙县某蛋鸡养殖专业户笼养的240日龄4000只罗曼褐壳蛋鸡发生以“产蛋下降、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发病后产蛋率由正常的94%下降到70%,每天均有鸡只死亡,发病率高达20%以上,死亡率为3%,病程历时10d。采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病原的实验室分离培养,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龙振兰 《畜禽业》2003,(6):45-45
临沂市一特禽养殖场饲养的208只3周龄左右雏孔雀,发生了一种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症状和败血为主的疾病。发病期间共死亡63只,死亡率为30%以上,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确诊为曲霉菌与单一性粪链球菌的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6月2日引进雏孔雀苗,采用室内平面育雏。据介绍从5月17日开始陆续有部分雏孔雀发病,以后几日几乎蔓延全群,每天都有部分死亡,发病后曾用青霉素肌肉注射,1d2次;盐酸环丙沙星饮水治疗,但收效甚微,特别是不能有效控制死亡,遂来我处就诊。2临床症状多数表现呼吸…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4,(3)
<正>2013年11月,绥中县某猪场猪突然发病,病死率很高,26日来我院就诊,经临床和实验室综合诊断,确诊为李氏杆菌病,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迅速地控制了该病的发展,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共存栏育肥猪236只,从11月21日开始,有部分猪突然发病,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发病的猪多数死亡,也有的没有症状而突然死亡。发病21只,死亡13只,发病率为8.89%,病死率为61.9%。来我院就诊之前对本  相似文献   

11.
徐玉花  吴瑗 《畜禽业》2006,(12):51-52
2004年11月,本市某养殖场一批2000只肉用雏鸡就因饲喂了变质饲料引起鸡毒霉形体和鸡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但经过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治愈率达90.6%,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发病诊治过程综述如下:1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雏鸡进舍后第二天发病,病禽呈抑郁状态,喜卧、嗜睡、离群、嗉囊内充满液体和气体,倒提流出酸臭饲料,拉稀,肛门下面潮湿,肛门凸出。第三天开始陆续出现一系列呼吸道症状,如咳嗽,鼻腔内开始流浆液性后为粘液性分泌物,有呼吸啰音,夜间特别明显,第四天出现死亡,发病率100%。2病理变化鼻腔、气管内有大量混浊粘液,气管轻度充血、出血…  相似文献   

12.
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以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为特征。本病仍然影响着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就该地区个体户马某饲养2000只蛋鸡,因免疫程序不合理造成该鸡群发病,死亡率达8.9%。虽经及时诊断治疗,死亡率不大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1999年5月,该地区个体户饲养员马某从马市某种鸡场购买新罗曼蛋雏鸡2000余只进行饲养,饲料采用全价饲料。饲养至10日龄饮水接种中毒法氏囊疫苗,每只鸡1.5头份。由于限水时间过短造成部分鸡只未能够饮用足够量的疫苗。当鸡群饲喂25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当天发病鸡达185只。  相似文献   

13.
徐玉花  吴瑗 《畜禽业》2006,(6):51-52
2004年11月,本市某养殖场一批2000只肉用雏鸡就因饲喂了变质饲料引起鸡毒霉形体和鸡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但经过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治愈率达90.6%,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发病诊治过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4,(8)
<正>饲料由于受潮、受热而发霉变质,曲霉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鸡吃了这种发霉变质的饲料即可发病。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疾病,其病原为大肠杆菌,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有差异。如与曲霉菌混合感染,可使鸡群大批死亡,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上诊治的一例典型病例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安徽省临泉县刘某饲养的4 600只雏鸡,27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每  相似文献   

15.
FAMP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其主要成分是花粉提纯物、双歧因子与β-巯基乙酸,其作用是加速畜禽细胞分裂,激活细胞生长,有效地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蛋白质利用率,提高畜禽产量和抗应激抗病能力,减少精饲料、AA与药物用量,降低饲料成本。为验证和推广添加1‰~2‰的FAMP添加剂,我们于2002年4月3日—7月13日在连云港市畜牧兽医站下属东大猪场做了添加FAMP饲喂肉猪试验,其过程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3年6月中旬,我市青背乡参场邓某饲养的215只山羊相继发生以咳嗽、流鼻液、呼吸困难以及胸膜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经市兽医站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1发病情况邓某共饲养山羊215只,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至6月下旬共发病67只,均为6月龄~2岁山羊,曾采用青霉素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6,(8)
正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附红细胞体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感染发病率高达70%~90%,该病多为隐性,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1发病情况2015年8月10日,浦城县仙阳镇某猪场畜主刘某一早就到兽医站,诉其饲养的108头猪中有5头重30~40 kg的生猪突然发病,不吃饲料,眼黏膜黄染,苍白,体温升高,个别猪耳、鼻、唇、腹下皮肤红色,今天早上已有  相似文献   

18.
张艳云 《畜禽业》2005,(10):51-51
某鸡场饲养的海兰褐商品蛋鸡5000羽,采用自配料的饲料饲养,在160日龄时发病,每天死亡40多只。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2002年5月11日临沂市一养殖户从泰安某种鸡场购进AA肉雏鸡5000只,以稻草作垫料,地面散养,饲养密度为16只/m2;采用炕道加温取暖,水槽、饲料容器散放在垫料上。按鸡的正常免疫程序接种了马立克氏病和鸡新城疫疫苗。13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发病率95%以上。发病后,前3d死亡1100多只,经治疗,5d后停止死亡,前后共死亡1473只,死亡率31%。2临床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症状。病鸡呼吸次数突然增加,有的伸颈张口喘气,发出沙哑的水泡音或“咕噜”声,并有甩鼻表现。病鸡精神沉郁,食…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4,(6)
<正>2013年5月,鸡西市滴道区李某饲养的绿壳蛋鸡鸡雏5日龄时突然发病,3 d内陆续死亡400余只,自己按新城疫治疗后不见明显疗效,于是前来我处求诊。经临床观察、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为雏鸡霉菌病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经过3 d的综合治疗,病鸡逐渐康复,没有再次出现类似症状死亡情况。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