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土法养鳖可致富鳖俗称“王八”,又叫甲鱼,其肉鲜美,又是大补的食品,其骨也叫龟板,是传统中药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甲鱼不仅是宾馆饭店的高档菜肴,而且成为城乡喜庆宴席中的名贵食品.由于需求量大,供应不足,不少地方每公斤鳖价涨到200...  相似文献   

2.
高效益养鳖新技术采用高效益养鳖(即团鱼)新技术,只用14个月就能使鳖达到每只400至500克,折合亩产1000公斤,亩利润万元以上,比常规养殖周期缩短2至3年,效益提高几倍。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一、饲喂配合饲料鳖的饲料必须以动物饲料为主,椎鳖饲料的蛋...  相似文献   

3.
因为鳖爱吃动物性饲料,饲养成本高,影响该项目的发展。现向读者介绍一种解决动物饲料来源的方法: 在50平方米的水池放养40只鳖,同时放入成年福寿螺10公斤,这样每天只要向池内投入适量的菜叶和青草就行了。 据试验,10公斤福寿螺每年能繁殖小螺60多万只。平均每天近2000只。鳖一般无法捕食体大  相似文献   

4.
提高养鳖效益四法当前农村养鳖形势很好,鳖价上涨。如何就地取材,广辟饵源,是降低养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卫·鱼鳖混养鱼鳖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面和饵料,减少池底残饵沉积,改善池塘水质,有利于鳖鱼生长。鳖除吃掉一些弱、病、死鱼外,其粪便可以肥水、...  相似文献   

5.
致富门路     
鳖,又名甲鱼,正式名称中华鳖。庭院土法养鳖,投资省,效益高。 一、合理建池。可利用庭院或沟港、废塘等地域建池,条件是向阳避风,环境安宁,无污染,水源充足。亲鳖池1亩,水深1.5~2米.成鳖池1~2亩,水深1~1.5米,其中可造一土丘,底用砖石堆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安乡县安犹乡陆家渡村素有“渍水桶”之称。1986年以来,在省、市、县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里把一部分低洼的水田改造成精养鱼池,经过近三年的改造,现已拥有90亩精养鱼池。这些鱼池由八个农户承包,其中有五个是贫困户。这样把扶植生产与生产自救结合起来,无论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十分明显。1986年90亩鱼池产鱼2.75万公斤.亩产300公斤。八个农户户平收入2 000元,  相似文献   

7.
泥鳅、田螺(以下简称鳅、螺)增殖活饵稻田养鳖,是当前农村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现将江苏省盐都县生产实践积累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节粮型”养鳖新模式,介绍如下。 1.基础设施。流水式养鳖稻田要选择便于看护,地势低洼,排灌条件好的田块。稻田养鳖池由鳖沟、产孵沙堆、防逃墙、进排  相似文献   

8.
任军军的养鳖经甲鱼俗称“鳖”,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蛋白质和胶质较多,不仅是人们的美味佳肴,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当前市场上一种紧俏的水产品。芮城县城关镇太安村的任军军,靠养殖甲鱼致了富,每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人们称他是“甲鱼大王”...  相似文献   

9.
人工孵化鳖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养鳖经济效益高人所共知,但鳖种不足影响养鳖业的发展。人工孵化鳖是解决野生鳖种严重缺乏的重要手段。人工孵化鳖须把握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一、把好亲鳖的选择关亲鳖是人工繁殖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规格一致,体格健壮的亲鳖,那么其...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乡下人种地,城里人经商。可在南城万坊乡的严坊村组却是另一番景象。南城县万坊乡距县城很近,驱车只需十几分钟,当地经济相对发达,多数农户步入小康。该乡邓家边村严坊村组农民思想活跃,不满足于把身子捆绑在几亩责任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组中8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毅然走出家门,进城经商,从事运输、建筑、农产品推销及加工等。这样,使得分布在岳口乡山塘村附近的离本村组5~6公里远的15公顷稻田近几年逐年冷落,由2季改1季,亩产量由350多公斤降至100多公斤,直至抛荒面积达50%之多。然而,按…  相似文献   

11.
养蚁能致富     
养蚁能致富54岁的胥旅丰是武进县运村乡殷树村副业办技术员。去年,他从本县礼嘉镇常州利尔康保健药品有限公司引进3窝优良蚁种“拟黑多刺蚂蚁”,当年便繁殖蚂蚁70窝,收取干蚁40公斤,今年预计繁殖蚂蚁1000窝以上,经济效益可达3万元左右。胥旅丰养蚁的设施...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渔业协会会员、湖北省洪湖市养鳖捉鳖技术研究会会长、湖北省洪湖市府场镇农技站农艺师印保林发明的“一种探鳖装置”,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992374332。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鳖装置,涉及一种利用脉冲发生器探鳖的装置,尤其适用养鳖大户为了观察鳖的生长情况或有目的捕捉,以及从野外捕捉野生亲鳖而提供准确方位的装置。运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探捕甲鱼,只要水中和淤泥下有鳖,即可探测到甲鱼躲藏的准确位置,捕获率100%。由于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自制或自备,造价低廉,一人即可操作,探…  相似文献   

13.
常规法养鳖,从稚鳖养至400~500g的商品鳖,需2~3年。若采用高效养鳖新技术,仅需一年左右,方法是: 一、供给优质饲料。饲料须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稚鳖的饲料须含蛋白质50%,日投料量为其体重的1.5%~2.0%。鳖料配制比例为:鱼粉35%、麦麸30%、大豆粉(熟)20%、面粉7%、谷芽5%、骨粉1%、植物油1%。加适量水  相似文献   

14.
“三毛”速效养猪育肥技术农村常规养猪,期长、费料、低效。河南省卢氏县潘河镇尤里卡畜牧组,经过多年研究实践,成功地探索出土法利用猪毛、鸡毛、人发速效养猪育肥技术。该技术经2年的使用,创造出150天仔猪出栏125~150公斤的快速高效养猪育肥实绩。利用猪...  相似文献   

15.
<正>从2021年秋季开始,德州市正式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计划利用5年时间,实现100万亩核心区单产1500公斤以上(小麦650公斤、玉米850公斤),300万亩辐射区单产1200公斤以上(小麦产量550公斤、玉米产量650公斤),600万亩带动区单产1100公斤以上(小麦产量500公斤、玉米产量600公斤),力争在全国建成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2022年,德州“吨半粮”产能创建首战告捷,德州市114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小麦玉米周年平均产量达到1490.1公斤/亩,其中产量超过1500公斤/亩的面积达到61.8万亩,占比54.2%。创建全国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高产示范区的目标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过去 ,新民市张家屯乡大多数农户养牲畜 ,靠马种地和运输。如今 ,全乡70 %以上的农户不再养牲畜 ,而是养起了机车。目前 ,该乡共有农用车930台 ,农用汽车153台。该乡0 4万hm2 耕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播种 ,彻底告别了“家有一头牛 ,种地不用愁”的历史 ,提高了农田管理水平 ,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观念上的转变张家屯人观念新 卖掉牲畜养机车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耕地近亿亩,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农业受洪、涝、旱、碱影响,尤其是“十年九旱”,农业生产条件差。解放初期全省仅有1 100多万亩水浇地,农业产量很低。1949年粮食总产46.5亿公斤,棉花总产1.08亿公斤。那时是“遇涝水多排不出,遇旱想水盼不来。”群众过着饥寒交迫,糠菜半年粮的贫困生活。  相似文献   

18.
柳江县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在1992年春开始的,到1996年春,先后投资35万元分别在该县成团乡农机站、大荣村委建造了两座供秧能力为5000亩的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为夺取该县水稻增产丰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经过推广示范表明,从1992年至1996年5年间早稻示范种植工厂秧共13225亩,示范总产3599.5万公斤,增产42.7万公斤(折合人民币59.8万元)。平均亩产都在460公斤以上,最高达526.6’k斤,平均每亩增产52~84公斤不等。为了扩大该县工厂秧的应用面积,解决更多的农户使用工厂秧的问题,柳江县农机局根据该县今春水稻生产要提前播…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是忻州地区农机推广工作的“奋进年”、“发展年”、“丰收年”。全区农机推广部门,奋力拼搏,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各项推广工作突飞猛进,成效显著。全年共推广各种新机具3488台(件),累计实施农机化新技术面积645.33万亩,增产粮食21420.4万公斤,创增收节支效益27856.6万元,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圆满完成了“玉米丰收计划”项目第二周期的组织实施及各项任务.推广实施面积71.63万亩,新增各类配套农机具1560台(件),实施区内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8.5%.在大旱之年玉米平均亩产433.46公斤,与非实施区平均亩产365.96公斤相比,亩增产67.5公斤,共新增产粮食4835万公斤,节省优种65万公斤,节约劳力93.1万个,创增收节支效益达6156万元。  相似文献   

20.
分宜县位于赣西中部,人口30万,其中农业人口22万,耕地面积1.7万公顷,苎麻夏布生产历史悠久。到2000年全县苎麻种植面积达0.41万公顷,全县有73%的农户种植苎麻,近10万人从事夏布的加工与流通,苎麻夏布业年总产值近2亿元,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是全省最大的苎麻生产和夏布加工基地之一,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夏布之乡”荣誉称号。苎麻夏布业已成为分宜县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2001年初,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提出建设苎麻夏布生产大县,每年调减耕地面积改种苎麻,到2005年全县苎麻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