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龙岩7-3为试验材料,按喷施浓度设置4个处理,研究在分枝结薯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甘薯生长发育和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能抑制甘薯主蔓生长,影响薯块形成,其中,喷施150 mg/kg多效唑处理能适当抑制薯蔓生长,促进薯块形成,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旱育秧方式下研究不同秧龄及喷施多效唑对机插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机插秧能有效增加秧龄的弹性,随着秧龄的增加,移栽的基本苗和最终的有效穗逐渐减少,群体茎蘖动态和各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差异不显著;秧龄为25 d时产量最高,超过25 d产量逐渐降低;一叶一心时喷施多效唑能在30 d秧龄内有效抑制秧苗的生长,在相同秧龄条件下,喷施多效唑与不喷施多效唑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于春栽脱毒甘薯生长中期喷施0.170~0.341mmol/l的多效唑,可抑制脱毒甘薯茎蔓伸长,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出干率,增产幅度为14.2%~19.0%。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区对比设计,分析多效唑对谷子部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以抑制谷子茎秆伸长,增加谷子茎粗,起到降低株高的作用;喷施多效唑5 g/亩比对照增产13.1 kg,增产率为4.20%;喷施多效唑10 g/亩比对照增产12.3 kg,增产率为3.94%。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喷施多效唑(PP333)对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本试验以‘津春4号’黄瓜为试材,分别在露土期、子叶平展期、1叶1心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水溶液,通过对幼苗株高、茎粗、下胚轴长、根系活力、叶绿素(Chl)含量等指标的测定来衡量其对黄瓜育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能明显防控黄瓜幼苗徒长,能够降低幼苗的株高、下胚轴长度,增大茎粗,提高根冠比,提高壮苗指数。在子叶平展期喷施200 mg/L的多效唑时,幼苗品质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时期和浓度,为最适宜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6.
亲本秧苗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的试验,主要探讨了多效唑对分蘖数、叶龄、株高、茎基宽等秧苗素质,以及播始历期、每丛穗期、颖花数、叶长、包颈长度、包粒数、柱头外露率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本在一叶一心期每667m2秧田喷15%多效唑50g,可以增加低位分蘖数,提高秧苗素质;开花期对母本喷施多效唑能增加有效穗,对发育鞍快的亲本喷施多效唑能抑制发育过程,有利于保持父母本最佳授粉态势,提高异交结实率,从而达到增加制种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以抑制大豆茎杆伸长、增加大豆茎粗、降低空瘪率、增加大豆百粒重,大豆盛花期喷施15%多效唑450g/hm2增产136.5kg/hm2,增产率为5.0%;大豆盛花期喷施15%多效唑300g/hm2增产111.0kg/hm2,增产率为4.0%。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应用,在国外最先是用来降低水稻株高,防止倒伏。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应用多效唑培育油菜壮苗夺高产的技术研究。连续几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油菜幼苗喷施多效唑,能有效控制主茎高度,增加茎粗,从而达到壮苗、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亲本秧苗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的试验,主要探讨了多效唑对分蘖数、叶龄、株高、茎基宽等秧苗素质,以及播始历期、每丛穗期、颖花数、叶长、包颈长度、包粒数、柱头外露率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本在一叶一心期每667 m2秧田喷l5%多效唑50g,可以增加低位分蘖数,提高秧苗素质:开花期对母本喷施多效唑能增加有效穗,...  相似文献   

10.
以白籽南瓜为嫁接砧木,分别采用基质喷施、砧木子叶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0、10、20、30、40、50mg/L)处理,分析不同浓度多效唑及不同喷施方式对早春嫁接西瓜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可抑制西瓜嫁接苗的徒长,增加茎粗、壮苗指数、根系活力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利于培育健壮种苗。基质喷施多效唑的适宜浓度为30mg/L,砧木子叶喷施多效唑的适宜浓度为40mg/L。  相似文献   

11.
氮肥及多效唑对蓝茎冰草生长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酒泉地区研究氮肥和多效唑(PP333)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达到90 kg/hm2时,种子产量便开始下降,而喷施多效唑后,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和每个小穗上的小花数以及每个小穗上的种子数,最终影响了蓝茎冰草的种子产量.灌施多效唑对种子产量的效应不及喷施多效唑效果好,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多效唑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甘肃省酒泉地区研究较高施氮水平上多效唑不同施用时期和不同施用量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叶期喷施多效唑2.40 kg ai./hm2时实际种子产量最高,喷施时期越滞后,喷施量越少,实际种子产量就越低。多效唑的施用显著影响了植株高度、生殖枝数/m2、小花数/小穗和种子数/小穗,最终影响了蓝茎冰草的实际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模式下木薯的抗风能力,为木薯抗风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开展种茎环剥、留单(双)茎杆、喷施多效唑、打顶等田间试验,测定木薯株高、茎粗、节间距、分枝数、薯块产量、淀粉等指标。[结果]在环剥双杆条件下,打顶显著降低株高;单杆打顶和2次喷施多效唑均能增加茎粗。环剥双杆+前期(株高0.7 m)打顶显著增加了淀粉含量和产量。[结论]环剥+双杆+前期(株高0.7 m)打顶+单杆打顶+2次喷施多效唑的栽培模式可提高木薯抗风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番茄穴盘育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研究了3种浓度(100、200、400 mg/L)多效唑处理对番茄幼苗质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育苗过程中叶面喷施多效唑的浓度以100~200 mg/L为宜,该浓度多效唑能有效降低番茄秧苗株高,增加茎粗,促进幼苗干物质的积累;同时有效提高秧苗根冠比、根系活力和壮苗指数,有利于培育壮苗.叶面喷施400mg/L多效唑对番茄秧苗质量不利,过度抑制了秧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董扬 《农业科技通讯》2022,(12):150-153
为明确多效唑喷施时期和剂量对甜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吉甜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拔节初期、拔节中期、拔节后期分别喷施浓度为300 mg/L、600 mg/L、900 mg/L的多效唑溶液,以清水作对照。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可以使甜高粱株高降低,茎粗增大,从而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在甜高粱拔节中后期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均能够提高甜高粱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可显著提高甜高粱叶片中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拔节中期喷施900 mg/L的多效唑可有效增强甜高粱的抗倒伏能力及光合能力,有利于稳产,是较适宜的化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郑农花12号为试材,研究多效唑对地膜覆盖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以控制茎枝生长,使植株矮壮,防止倒伏,使花生在产量构成指标方面发生明显变化,促进花生荚果发育,提高饱果率和果重,继而实现花生增产。花生喷施多效唑的最佳用量为200 mg/L,增产效果达16.11%。  相似文献   

17.
分析多效唑对大豆部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喷施多效唑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豆茎秆伸长,起到降低株高的作用,可以增加大豆茎粗、降低空瘪率、增加大豆实粒数,大豆真叶期、三片复叶期、五片复叶期、盛花期各喷施多效唑20g/亩增产效果最好,亩增产13.9kg,增产率7.2%.  相似文献   

18.
<正>在朝天椒生产过程中,适期科学喷施多效唑,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1.苗期。4~5叶期椒苗进入旺盛生长阶段,此时每667平方米用3.5克多效唑兑水15千克喷施,可蹲苗促壮,使幼苗根系发达、叶片肥厚浓绿、茎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对小麦不同品种主要性状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生态类型的20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多效唑浸种和喷施研究。结果表明,用多效唑浸种能促进小麦苗期生长,加快苗期生长,加快叶片和分蘖的发生。品种间效应基本一 ,对晚茬小麦有普遍应用价值。反青至拔节期喷施延缓效应强烈,大多数品种株高降低,茎壁变厚,抗倒伏能力增强,抽穗期和成熟期延迟。同时穗部性状发生较大变化,大多品种穗粒数增加,千粒和降低,品种间效应差异析显著。对旺长麦田喷施多效唑能防止倒伏,对一般不发  相似文献   

20.
研究结果表明 ,多效唑对超高产小麦降秆增产效果较为理想。喷施时期宜在小麦起身期和拔节期。起身期喷施最佳用量为多效唑 90 0g/hm2 对水 75 0kg/hm2 ,拔节期喷施最佳用量为多效唑 6 0 0~ 75 0g/hm2 对水 75 0kg/hm2 。笔者还针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提出了多效唑的不同喷施时期。研究还发现 ,多效唑能有效地改善小麦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