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双芽巴贝斯焦虫病(亦称牛双芽焦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焦虫(Babesia bigemina)所引起的黄牛尤其是乳牛的一种急性发作的季节性疾病。过去关于水牛双芽焦虫病的报告不多。近年来江宁县其林公社水牛发生一种以高热、红尿为特征的疫病,确诊为双芽焦虫病,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2020年11月以来,本地一些大型肉牛场和部分肉牛养殖户的肉牛时常发生双芽巴贝斯焦虫病,该病的特点是双芽巴贝斯焦虫寄生于肉牛的红细胞内引起病牛以发热、厌食、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对四环素等抗菌药物不敏感。1病原肉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的病原是双芽巴贝斯血焦虫,呈环状、椭圆形、梨形等形状,每个虫体有两个染色质块。  相似文献   

3.
贵阳市乌当区奶牛双芽巴贝斯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姚启林,蒲周涛,彭易惠,王琛(贵阳市乌当区兽防站)(贵阳市兽防站)(贵州省兽防站)(贵阳市兽防站)双芽巴贝斯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水牛、黄牛和奶牛红细胞内而引起的原虫病。由于红细胞被破坏而引起动物高热、...  相似文献   

4.
牛焦虫病是由焦虫寄生在牛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需硬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牛的焦虫病病原体种类繁多,异地调运常导致多种病原体同时寄生,引起混合感染,使病情加剧.2005年12月下旬贵州省县荔波县从北方引入高代杂交能繁母牛时就曾发生过牛的双芽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混合感染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牛羊焦虫病是由焦虫(血孢子虫或梨形虫)寄生在牛羊血细胞或血浆内,巴贝斯焦虫以虫体大量生长繁殖破坏血细胞、畜体严重贫血、发烧和排出血红蛋白尿为特征,而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因通过硬蜱传播,故病多在硬蜱活跃季节呈爆发和流行。我县是牛羊焦虫病的易发地,本病曾对我县牛羊造成严重危害。经较长时间的流行病调查、诊治、化验,认为是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混合感染发病。1牛羊焦虫病发病史1.1病原常见的巴贝斯焦虫有双芽巴贝斯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双芽巴贝斯焦虫是一种大型焦虫,典型的形似梨状,长度大于细胞半径,两个虫体以其尖端或锐角相连…  相似文献   

6.
牛的巴贝斯虫病(Babesiosis)又称焦虫病,主要是由巴贝斯科(Babesiidae)、巴贝斯属(Babesia)的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和牛巴贝斯虫(B.bouis)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引起的呈急性发作的严重寄生性血液原虫病。该病的发生呈一定的地区性、季节性。  相似文献   

7.
奶牛焦虫病是由孢子虫纲、梨形虫亚纲的巴贝斯科和泰勒科原虫寄生于血细胞内引起的疾病.本地主要是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俗称焦虫)感染牛发病.  相似文献   

8.
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属的原虫寄生于牛的血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在我国,引起牛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体有3种,即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形巴贝斯虫。该病的发生呈一定的地区性、季节性。2009年7月23日我县某养牛户饲养黑白花母牛9头,其中4头突然发病,1头死亡,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建宁 《动物保健》2005,(12):43-43
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又称牛双芽焦虫病。它是通过蜱作为传播者将病原散布而引起的。蜱的种类和分布有其地区性,蜱的活动也有其季节性,因而病的发生和流行均具有其地区性和季节性。双芽巴贝斯焦虫在牛细胞内以“成对出芽”生长繁殖,已证明在蜱体内是经虫卯传递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查新疆部分牧场自然放牧牦牛感染双芽巴贝斯虫及蠕虫的种类、感染率和危害,采用病原学常规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间接ELISA试剂盒),对巴音布鲁克和104团三分场的210头牦牛进行了双芽巴贝斯虫病及蠕虫感染流行情况的调查。结果:巴音布鲁克地区牦牛双芽巴贝斯虫的阳性率为18.68%(17/91),而蠕虫感染率为46.15%(42/91);乌市104团三分牧场牦牛双芽巴贝斯虫的阳性率为19.33%(23/119),而其蠕虫感染率为81.51%(97/119)。结果说明在被检样品来源区的牛类动物均感染双芽巴贝斯虫和蠕虫,应该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1.
1 病因 牛焦虫病是由焦虫科焦虫属中的双芽焦虫、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引起的一种急性过程的季节性疾病。其特征是病牛排出明显的红色尿液、可视黏膜苍白及高热。  相似文献   

12.
短角牛焦虫病是由焦虫(又称血孢子虫或梨形虫)寄生在牛血红细胞或血浆内而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本病通过硬蜱传播,多在硬蜱活跃季节(6~10月)暴发和流行,我国南方多为牛的双芽巴贝斯焦虫病。  相似文献   

13.
1 病原 奶牛梨形虫病的病原包括多种焦虫,如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焦虫等。虫体呈环状、椭圆形、梨形等形状,每个虫体有两个染色质块。  相似文献   

14.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圆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严重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  相似文献   

15.
犬焦虫病又称犬巴贝斯焦虫病,是由犬巴贝斯虫引起的通过蜱虫进行传播的人兽共患病,患犬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结膜苍白以及精神不振等。介绍一起犬焦虫病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6.
水牛巴贝斯焦虫病的病原体主要的有牛巴贝斯焦虫和双芽巴贝斯焦虫(又称双芽焦虫)。这两种焦虫病在临床症状上大致相似。此病在急性期以体温升高、红色尿(血红蛋白尿)、贫血和黄疸为特征。农村很多人叫作“尿血病”,或“红尿病”。本病系经由蜱传播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季节性疾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双芽巴贝斯虫和牛巴贝斯虫在新疆疫区牛感染的状况,从吐鲁番市周边散养户、和静县部分散养户采集了273份牛(牦牛)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和静县部分散养户被检牦牛血清抗牛巴贝斯虫(B.bovis)抗体阳性率为18.68%(17/91);被检牦牛血清抗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抗体阳性率为9.89%(9/91)。吐鲁番市周边散养户被检奶牛血清抗牛巴贝斯虫(B.bovis)抗体阳性率为15.38%(28/182);被检奶牛血清抗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抗体阳性率为9.34%(17/182)。通过调查发现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均有混合感染的现象,其中和静牦牛混合感染率为6.59%(6/91);吐鲁番奶牛混合感染率为8.24%(15/182);不同品种牛均可感染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其感染程度及感染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本次试验结果可为有效防治新疆疫区牛梨形虫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牛焦虫病主要有牛双芽焦虫病和牛巴氏贝斯焦虫病。牛双芽焦虫病又称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在我国,主要发生于南方各省。本病是一种急性发作的季节性疾病,以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牛巴贝斯焦虫病也是一种世界性的血液原虫病,以急性型为多见,也有高热和血尿的临床症状,其致病机制和症状与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相似。1病原体1.1双芽巴贝斯焦虫属于巴贝斯科巴贝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外来良种奶牛引进的增多,牛只交易流动的频繁,规模奶牛饲养专业户奶牛的双芽焦虫病临床病例有所增加,已成为本地区奶牛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镇专业户陈某饲养奶牛12头,1999年患双芽焦虫病,因自己误诊或治疗不当,死亡5头。魏某饲养奶牛5头,2000年患焦虫病死亡2头。焦虫病给当地奶牛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严重挫伤了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几年来笔者根据双芽焦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确诊后,采用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阐述如下:1 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奶牛双芽焦虫病病原是双芽巴贝西虫,为双联巴贝西虫…  相似文献   

20.
肉牛巴贝斯虫病也叫做焦虫病、蜱热,是由于红细胞内寄生有几种巴贝斯虫而发生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常见病原为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等,需要通过硬蜱传播,病牛主要特征是高热稽留、贫血、黄疸以及血红蛋白尿。由于该病的发生、流行与蜱的滋生和消失紧密相关,因此呈现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现对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养牛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