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80%以上时,玉米就发育不良,尤其在玉米苗期表现更为明显。玉米种子萌发后,涝害发生的越早受害越重,淹水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淹水越深减产越重。一般淹水4天减产20%以上,淹没3天,植株死亡。玉米出现涝害以后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
1、增地温促早熟 玉米耐涝性较差,出现涝害,根系生育及根系活力下降,根系衰老速度加快。一般淹水四天减产20%以上,淹没三天植株死亡,出现涝害要采取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及时排出积水,苗早期遇倒春寒要进行垄沟深松,促进玉米生育,增地温促早熟。  相似文献   

3.
淹水历时与排水对夏玉米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防雨棚下测坑试验,研究了不同淹水历时和是否排水对夏玉米叶面积、产量及其性状、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植株绿叶数和叶面积指数(LAI)随着淹水历时增加而急剧减少,与CK(无淹水)相比,排水条件下FD4、FD5、FD6、FD7和FD9绿叶数分别减少12.50%、10.71%、19.64%、32.14%和42.86%,无排水条件下FUD4、FUD5、FUD6分别减少21.43%、37.50%和51.79%;各处理LAI变化幅度类似于绿叶数,与CK相比,排水条件下LAI平均减少21.81%,无排水条件下LAI平均减少38.32%;相同淹水历时条件下,不排水处理对玉米叶面积抑制作用明显高于排水处理。夏玉米穗长、穗粒数、百粒重随着淹水历时增加呈减小趋势,秃尖长呈增大趋势,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减产幅度增加;与CK相比,排水条件下,淹水历时超5d后减产明显增加,淹水历时每增加1d,减产率增加7%左右;无排水的条件下,FUD4、FUD5和FUD6分别减产34.06%、49.64%和58.82%;相同淹水历时4d、5d和6d,排水与否减产率分别相差31.20个百分点、45.57个百分点和40.82个百分点。夏玉米排水指标为:在夏玉米抽雄期排水情况下,淹水历时应低于6d,籽粒产量减幅可控制在5%以内;在没有排水条件下,淹水历时应小于4d,否则减产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4.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年玉米受害株高达30%以上,减产10~30%以上。严重发生时,被害株高达90%,减产30%左右。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是直接危害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害虫.目前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普遍发生的害虫.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影响养分输送.致使玉米、谷子、高粱等籽粒灌浆不满而减产,特别是茎秆被蛀后,易遭风折,减产尤甚.常年春玉米受害株高达30-40%,,减产10%以上,严重发生时,被害株高达90%,减产30%以上.甜糯玉米受害更严重.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6.
淹水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根结构及呼吸代谢差异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幼苗根显微结构及呼吸代谢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差异。【方法】以耐涝性不同的玉米品种浚单20(耐涝性强)和登海662(耐涝性弱)为试材,设CK、淹水2、4、6、8 d共5个处理,比较淹水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根结构及呼吸代谢差异。【结果】淹水后,两品种幼苗的根干重、根总长度、根系活力均明显下降,随着淹水天数增加,下降幅度增大,两品种间表现为登海662各指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浚单20。其中淹水8 d时,登海662和浚单20根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29.7%和12.1%,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降低30.6%和8.7%。淹水增加了两品种玉米根气腔面积和根孔积率,平均比对照增加3.9倍和2.8倍,且随着淹水时间延长而增大。淹水使玉米根系的乙醇脱氢酶(ADH)、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比对照平均增加27.7%、55.0%和2.6倍,其中登海662的增加幅度大于浚单20,且差异显著。【结论】不同玉米品种根系对淹水胁迫的响应不同,耐涝品种具有完整根结构、较高的根系活力、大面积较发达的通气组织、适度的无氧呼吸代谢,因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淹水胁迫,提高干物质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连续3年在夏玉米的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分别设置不同的淹水天数(2、4、6、8、10天),分析了淹水时期与历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淹水对玉米的株高和茎粗影响最大,其次是苗期,且随着淹水历时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苗期淹水前期虽影响较大,但涝渍解除后经过补偿,影响有所减小。抽雄吐丝期淹水前期对株高和茎粗有影响,但涝渍解除后经过补偿影响已不显著。当苗期、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  相似文献   

8.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年春玉米受害株高达30%左右,减产10%,夏玉米受害较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发生时,被害株高达90%,减产三成左右。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改变,玉米种植密度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9.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年春玉米受害株高达30%左右,减产10%,夏玉米受害株较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发生时,被害株高达90%,减产30%左右.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0.
在污染事故造成农作物损失的赔偿上,我们曾用科学的评估方法,使一起事故得到公正的解决。受害程度和减产率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重度受害地块。春玉米绝大部分叶片干枯,顶部萎缩,失去生长力,造成绝收,减产率为100%。二级,中度受害地块。夏玉米下部叶片枯死,上部萌生新叶(调查时间在事故后第9天),苗弱,加强管理可形成部分产量,减产率为50%。三级,轻度受害地块。麦垄点种的夏玉米,小麦已成熟,因离污染源较远,玉米苗色发黄,生长势较弱,减产率为30%。  相似文献   

11.
在棉花盛花期的不同时段对不同品种设置淹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淹水后成铃减少是涝渍导致棉花减产的主要原因;淹水能抑制棉铃发育及纤维发育,导致铃重和衣分降低,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2.
玉米品种在苗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黄苗现象,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5%~10%,严重减产20%以上。其主要症状是幼苗地上叶片发黄、变薄,地下根系不发达、根毛少,有的主根上有病斑,有的根尖变黑。  相似文献   

13.
<正>肥水管理,玉米从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耐旱怕涝。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争取苗全、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玉米从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玉米苗期主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是双塔区的主栽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都在10万亩左右。玉米螟轻发生年一般造成玉米减产8%~10%,重发生年可减产20%~30%以上。特别是近几年玉米螟在双塔区发生逐年加重,玉米平均受害株率高达30%以上。2014年,在朝阳市植保站的大力支持下,双塔区实施了100%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两年来,我们采取应用赤眼蜂防控一代玉米螟、应用杀虫灯诱杀成虫防控等技术,取得的效果显著。今年在  相似文献   

15.
枯萎病又名根腐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孢菌浸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该病是地黄上重要的土传病害,在我国各地黄产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地黄根部,常使病株枯死和块根腐烂。病害发生越早,减产越重,8月中旬之前受害,可基本绝收;9月底之前受害一般减产50%-80%;10月底之前受害一般减产50%左右,重茬在块发生严重,黏土地、地势低洼积水的地块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6.
玉米从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耐旱怕涝。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争取苗全、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管理措施如下。一、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在玉米三叶期以前,发现连续缺苗3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带土移苗补栽的办法,以减少株间苗势的差异。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确  相似文献   

17.
玉米减轻涝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是需水量大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持水量80%时,植株的生长发育即受到影响。玉米生长中后期,在高湿多雨条件下,根际常因缺氧而窒息坏死,造成生活力迅速衰退,植株未熟先枯,对产量影响很大。玉米在抽雄前后积水1~2天,对产量影响不甚明显,积水3天减产30%,积水5天减产40%。遭受涝灾的玉米,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及时排水。发现田间积水,及早开深沟引水出田,以降低田间土壤和空气温度、湿度,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8.
玉米从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耐旱怕涝。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争取苗全、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管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热害指标,以中度热害为准,苗期36℃,生殖期32℃,成熟期28℃。开花期气温高于32℃不利于授粉。以全生育期平均气温为准,轻度热害为29℃,减产11.9%;中度热害33℃,减产52.9%;严重热害36℃,将造成绝产。最高气温38-39℃造成高温热害,其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恢复越困难。高温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高温条件下,光合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叶绿体结构遭到破坏,引起气孔关闭,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另一  相似文献   

20.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的重要病害,由真菌在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受害部位主要是玉米的雌、雄穗.该病屑积年流行性病害,调查表明,近年来黑龙江省严重发生,田间平均发病株率达10%,减产达如%以上,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