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男性尖锐湿疣围手术期施护的效果。方法:对116例接受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的尖锐湿疣男性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术前、术中和术后施护。结果:全部病例均无切口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仅有9例(7.8%)出现包皮、龟头小片瘀斑。尖锐湿疣在术后3、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2.1%、19.0%。结论:改良包皮环切术对男性尖锐湿疣患者有良好疗效,合并包皮过长或包茎者应尽早手术。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少包皮环切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精细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效果。方法:设计包皮切除长度,作出标志,仅切除包皮皮肤而不伤及皮下组织,临皮缘用3-0丝线精细缝合,术后免拆线。结果:56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继发出血及感染,术后阴茎外形美观。结论:该术式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可获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分别行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监测并记录各患者在围手术期和术后1、3、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U)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指标.结果 与TURP组比较,HoLEP组的手术时间延长、术后留置导尿管和住院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率降低(P<0.01或0.05);除低钠血症外的其他手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Qmax、PVRU及QOL评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治疗BPH上,HoLEP与TURP的近期手术效果相似,而HoLEP的手术安全性及恢复时间则优于TURP.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并比较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改良皮内缝合与传统缝合的愈合效果.方法 先后对216例(对照组)下腹部手术切口以传统方法缝合和对256例(观察组)手术切口以改良皮内连续缝合,观察两组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随访切口瘢痕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基本一致(P>0.05);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观察组明显延长(P<0.001);对照组切口满意度为44.44%,观察组达98.44%(P<0.001).结论 改良皮内缝合法腹壁不留针眼,缝线在皮内、切口愈合好,保留皮肤完美性,缩短住院时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开腹阑尾术(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12月行LA的86例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OA的84例患者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均明显少于或短于OA组(P<0.05或P<0.01),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OA组(P<0.01);LA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OA组(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器(简称零切迹)与钛板系统(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C3-C7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接受零切迹治疗的患者10例,钛板系统1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JOA、VAS及NDI评分变化及吞咽困难发生率、病椎融合率、沉降比例,颈椎Cobb角术后改变及邻椎异位骨化情况。结果零切迹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2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升高,VAS及NDI评分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零切迹组术后无吞咽困难发生,钛板组有4例(30.77%)(P0.05)。末次随访中2组病椎融合率及沉降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零切迹组颈椎Cobb角明显改善(P0.05),且邻椎异位骨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零切迹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效果与钛板系统相似,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颈椎曲度改善明显、吞咽困难及邻椎异位骨化发生率低等优势,可考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镜联合超声刀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需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行鼻内镜联合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扁桃体剥离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自膜脱落时间、住院费用、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白膜脱落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24、48、72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与住院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联合超声刀行儿童扁桃体切除术是一种更微创、更易操作的术式,能提高医疗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椎间cage融合内固定治双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5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的双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28例.A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治疗,B组采用传统钛板传统钛板cage融合器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病变椎间隙高度和吞咽困难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6个月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1),但两组术后同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角及病变椎间隙高度变化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术后6个月,两组的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系统治疗双、多节段颈椎病不但拥有传统前路钛板固定相似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状况好及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达比加群酯预防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达比加群组和华法林组,每组30例.达比加群组给予达比加群酯110 mg口服,每天2次;华法林组给予调整剂量的华法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服药1、3个月后的相关凝血功能指标改变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随访2a,对比两组栓塞、出血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亦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且以3个月后更为显著(P<0.05).两组同一时间点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2a,达比加群组的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及上消化道出血的总发生率较华法林组低(P<0.01).结论 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小剂量达比加群酯进行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 方法:30例经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与同期行传统开腹手术20例作对照,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近期情况及随访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0.9±70.3)mL和(300.2±50.5)mL(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病理学检查和术后随访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近期效果满意且有其独特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干预,而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有效率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但有效率、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可缩短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观察官腔镜电切术(TCR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疗效.方法:82例CIN患者随机分为TCRC组与LEEP组两组,每组41例,比较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TCR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EEP组手术时间和术中不适发生率略少于TCRC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超月经量、创面感染率和宫颈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与TCRC组在手术残留、治愈、持续存在及复发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C与LEEP是治疗CIN的有效方法,但CRC在术中止血方面要明显优于LEEP法,无论应用哪种都要综合考虑适合的患者、现有设备的充分利用及医生应用此项技术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术对乳腺癌患者存活质量、社会状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6年12月乳腺癌患者60例的相关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保乳术组与改良根治术组。保乳术组30例采用保乳手术进行治疗,改良根治术组30例采取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乳房美观效果、存活质量及社会状况、心理状态以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保乳术组乳房美观优良率高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术组乳腺癌术后生命质量测定表评分、社会适应问卷评分均较改良根治术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术组术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改良根治术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术组肿瘤复发、转移率稍高于改良根治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术治疗乳腺癌具有相近的治疗效果,但保乳术更符合患者的审美需求,且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社会、心理状态及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采取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22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均分两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8%,优于对照组的27.88%(P<0.05);观察组的麻醉苏醒时间、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围治疗期功能锻炼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实施系统性功能锻炼及常规功能锻炼。测定2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2周患侧肩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及后伸活动度,采用主观用力感觉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术后12周时运动耐力,并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患侧肢体肩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及后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时患侧肩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周时最大心率时间、运动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恢复时间及主观用力感觉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上肢水肿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功能锻炼可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及运动耐力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老年患者100例,依据术后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术后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粪便质硬、排便费力、肛门堵塞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便秘症状评分、大便干结症状评分、排便不尽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肛肠疾病术后便秘发生风险,缓解便秘症状,提升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乳腺癌患者90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1组及观察2组各45例,分别采用保乳手术治疗及改良根治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住院时间,并对术后乳房美容效果进行评定,使用SF-36量表对患者术后1年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1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术后1年SF-36量表评分中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及总分均高于观察2组(P0.05),生理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的优点,且术后患者乳房美容效果及生存质量均优于改良根治术,临床可依据患者具体病情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奥施康定与路盖克对晚期癌症患者中重度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2例中重度晚期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奥施康定组和路盖克组,每组21例,分别采用奥施康定与路盖克镇痛,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同组中VAS评分为4~6分者与VAS评分为7~10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奥施康定组总的镇痛效果优于路克组(Hc=4.1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1),且以奥施康定组更优(P<0.05);路盖克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奥施康定组(71.4% vs38.1%,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施康定临床镇痛效果优于路盖克,且副作用相对较轻,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超声、神经刺激器双重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联合“鸡尾酒”关节周围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及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80例,随机分为CFNB组和持续静脉镇痛组(PCIA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术中均行0.33%罗哌卡因、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氨甲环酸0.25 g、生理盐水混合液(“鸡尾酒”疗法)关节周围局部阻滞治疗.CFNB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进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PCIA组采用电子静脉镇痛泵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息痛和运动痛评分、患肢关节活动度以及患者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CFNB组术后20、24、48 h各时间点的静息疼痛评分以及术后16、20、24、48 h的活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1),CFNB组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和主动屈膝90°时间均明显短于PCIA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鸡尾酒”关节周围局部阻滞联合超声、神经刺激器双重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TKA手术安全性高,镇痛效果理想,有利于术后早期关节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输尿管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行体外冲击波+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比较两组输尿管结石治疗效果;术后抗生素总使用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SF-36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输尿管结石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抗生素总使用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SF-36评分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行单纯体外冲击波联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疗效确切,可更彻底清除结石,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减少术后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