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了地理标志产品平乡县滏河贡白菜栽培技术,包括特定的生产地域和生产方式、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产品品质,旨在对推动滏河贡白菜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平乡滏河贡白菜以品种稀有,特征明显,风味独特,并富有药用和食疗价值,加之特定的生产环境条件和特殊的栽培管理方式及丰富的人文历史获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其环境特征和栽培技术如下:一、生产地域特定平乡滏河贡白菜产于平乡县沿滏阳河两岸的平乡镇、节固乡和油召乡三个乡镇的部分村。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4′61″~114°06′61″,北纬36°59′57.9″~37°06′33.61″,共涉及38个  相似文献   

3.
为了找出适合平乡县滏河贡白菜的最佳施肥配方,使其在不影响白菜品质前提下获得较高产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施肥配方对白菜产量、经济效益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配方肥纯N 270 kg/hm~2、P2O5150 kg/hm~2、K_2O 270 kg/hm~2既能获得较高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可提高贡白菜的VC和糖分含量,降低叶片中硝酸盐含量,进而提高贡白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早熟秋白菜烂心是近年来常见的病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降低了白菜的品质,危害十分严重。白菜烂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软腐病,另一种是"干烧心"病。现将白菜烂心发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一、软腐病1、症状白菜软腐病多发生于菜株生长后期及贮藏期,白菜包心期被害时,初期外叶中午萎蔫,早晚  相似文献   

5.
<正>夏、秋季节,正值蔬菜供应淡季,此期蔬菜短缺,蔬菜供应缺乏,越夏大白菜生长期短,能在短时期内上市,缓和夏秋季叶类菜短缺,增加"秋淡"期蔬菜供应,效益颇高。因为越夏白菜发芽期、幼苗期处于炎热的夏季,此期高温多雨,日照长,病虫害发生严重,所以在种植夏白菜时一定要选准品种、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白菜氮肥适宜施用量,探索白菜产量与施氮量相关关系,文章构建适宜的施氮模型,研究常德市鼎城区河砂土上白菜施肥效应。  相似文献   

7.
白菜霜霉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农民称之为"黄炸叶"、"霜叶"、"枝干"等,采种株的茎顶及花梗染病变畸形,农民称其为"龙头拐",主要危害白菜、青菜、萝卜、油菜、甘蓝、芥菜等.白菜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该病,尤其是苗期和包心期较易感病.发病条件适宜时,该病来势猛,蔓延快,故农业科技人员和菜农对掌握该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奎河水灌溉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进行微污染河水(奎河河水)灌溉田间试验,对比分析微污染河水对水稻、番茄、白菜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灌溉相比,采用奎河河水灌溉的水稻生长较好,这与河水中含有一定的氮磷元素作肥料有关;河水灌溉对番茄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番茄的单株产量减少,但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略有增加;河水灌溉导致白菜的生长较差,主要是因为白菜的生长对水质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杆白菜中粗纤维含量,为筛选"香菜"加工原料提供参考。[方法]以4个不同地区的高杆白菜品种及来自同一品种的3个品系的高杆白菜为试材,比较了不同品种高杆白菜鲜品粗纤维含量并用质构仪对其硬度进行测定。[结果]JX品种的高杆白菜粗纤维含量最低,为12.63%,LSD法检验得出其与其他3个品种的粗纤维含量差异均显著,且硬度较高,适合加工。以JX作为原料,对其进行处理、倒缸、拌料后装瓶,监测其装瓶后28 d内粗纤维含量,在第4天和第12天出现2个峰值,其硬度曲线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结论]高杆白菜中粗纤维含量可作为筛选"香菜"加工原料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9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引进临夏地区进行种植观察,并对新品种的物候期、生育期、抗寒抗旱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宁油3号"产量达到2 719.1 kg/hm2,比对照"天油4号"增产49.4%,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栽培季节根据气候条件,通过品种选择、排开播期、合理的肥水管理等措施,可使白菜周年供应市场。一般按成熟期、抽苔期和适宜的栽培季节,分秋冬白菜、春白菜和夏白菜三类。栽培时,首先考虑品种的发育特性、适应性和抗病性。春季选冬性弱的秋冬白菜作菜秧栽培。夏季高温多雨季节选择具有多抗性、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冀北地区白菜生产上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以常规滴灌(白菜全生育期滴灌8次)为对照(CK),在白菜主要生育期设置不同的灌水次数,试验设白菜全生育期内灌水4、5、6和7次4个节水灌溉处理,灌水量均为240 m3/(hm2·次),研究了不同节水灌溉条件下白菜地上地下生长质量、产量和耗水量的变化,以筛选与CK地上地下生长质量和产量均基本相当条件下的最省水灌溉方式。结果表明:白菜全生育期滴灌5次(苗期1次,团棵期1次,结球期3次)效果较好。该处理的灌水定额仅为CK的62.5%,但白菜根鲜重、叶球紧实度和产量与CK差异不大,且耗水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一、栽培季节 根据气候条件,通过品种选择、排开播期、合理的肥水管理等措施,可使白菜周年供应市场.一般按成熟期、抽苔期和适宜的栽培季节,分秋冬白菜、春白菜和夏白菜三类.栽培时,首先考虑品种的发育特性、适应性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14.
以白菜的不同变种‘普通白菜’和‘菜薹’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花粉发育的不同时期。试验结果表明:‘普通白菜’和‘菜薹’的成熟花粉粒为三核型,包括1个营养核和2个精核,具三个萌发孔。对于普通白菜品种,在2.50~3.00mm长的花蕾中绝大多数花粉处于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早期,是进行花药或小孢子的适宜取材时期;对于菜薹品种,绝大多数花粉处于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早期的花蕾长度应为1.50~3.00mm,是进行花药或小孢子的适宜取材时期。  相似文献   

15.
用矮脚黄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中的可育株繁育而成的自交系和由其转育成的萝卜胞质不育系为母本,与5个春白菜和5个秋冬白菜自交系配成了同核异质的20个杂交种。杂交种和亲本设置秋冬、夏、冬春三个栽培期试验,应用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萝卜胞质效应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试验表明:萝卜胞质效应因栽培期和核遗传背景不同而有一定变化,在负效应表现较小的秋冬栽培期,萝卜胞质组合单株产量及其构成性状显著降低;而叶/柄(重)、叶片VC含量显著增加。最后,对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白菜软腐病又叫腐烂病、烂疙瘩、脱帮,是白菜生长后期重要病害之一,除危害白菜外,还危害十字花科的甘蓝、萝卜、莴苣、番茄、马铃薯等多种蔬菜。该病发生普遍而且严重,危害期长,无论田间生长期,还是收获后储藏期,都能引起发病而腐烂。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春天哈尔滨市阿城区白菜出现严重滞销,为此我们对我区白菜种植、销售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一、我区白菜种植及销售情况阿城区一直以来都是哈尔滨市蔬菜的供应基地,尤其是阿城的大白菜更是远近闻名。白菜主要集中在阿什河白城和南城村,现种植面积大约为4000亩,主要销售渠道是经纪人收购,批发或外销。阿城大白菜除了销往省内各大城市之外,吉林、辽宁、山东等省份也有很多商贩慕名而来采购。  相似文献   

18.
近期,白菜价格高涨,"一棵白菜顶一斤半猪肉"、白菜不安全"用甲醛保鲜"的报道让白菜成为热门话题,如何防止蔬菜价格周期性波动,并确保农产品食用安全再次引发民众关注。今年白菜价格上涨,和今年春天前期天气偏冷、病虫害频发、油价上涨都有一定关系,但从一些白菜的产地来看,去年白菜价格偏低导致种植面积下降、  相似文献   

19.
以不结球白菜‘新矮青'为试材,在种子、子叶期、一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灌施外源水杨酸(SA),研究0.2—0.8 mmol/LSA对不结球白菜植株根肿病发病和感病植株生长的影响,探讨外源SA防治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SA能够不同程度降低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缓解感病不结球白菜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处理时期均存在剂量效应,种子、子叶期、一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的最佳SA处理浓度分别为0.8 mmol/L、0.4 mmol/1、0.6 mmol/L、0.6 mmol/L。综合分析各处理组合下植株发病情况和感病植株生长情况,认为一叶一心期0.6 mmol/LSA对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国庆节前后上市结球白菜,是弥补我市蔬菜淡季的有效措施之一。经过连续几年的早播白菜试验及大田生产调查,我们认为使早播白菜稳产高产有两个关键:一要选用耐高温早熟品种;二要掌握适宜播期。现就我市温度变化的特点,谈谈发展早播白菜生产技术。一、我市早播白菜的生产现状为弥补蔬菜淡季,近几年我市不少菜农开始种植早播白菜,并日趋发展。但由于对早播白菜对温度的敏感期缺乏了解,以致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