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海南岛位于北纬18°10~20°1′,东经108°1′~111°1′属热带季风的气候,是我国最适宜发展热带作物的宝岛,海南生长着3000多种热带植物,建国后,从国外引进了1000多作物品种进行了试种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被列为国家年报统计的有:橡胶、胡椒、椰子、咖啡、腰果、槟榔、油棕、剑麻、香茅、茶叶等。海南岛是我国热带作物发展最早的地  相似文献   

2.
发展热带作物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建国以来,在热带、南亚热带区内,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引进新品种种植,橡胶面积占世界第四位,剑麻面积占世界第六位,热带大叶茶、胡椒、咖啡、椰于等面积达到相当规模,热带水果有所发展.对国民经济增收创汇作出一定贡献.但是,热带作物病虫为害造成一定损失,影响热带作物的发展.因此,对热带作物病虫防治优化对策的研究,是发展热带作物中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四面环海,地处热带,四季常青,是我国热带作物、热带林业的重要产地。根据我们对18个单位的调查,热带作物及其他种子(苗),从1965年就开始从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古巴、越南、柬埔寨等8个国家引种,共引进150个品种(不包括邮进);热带林业的种子(苗)从60年代至70年代从美洲、非洲及东南亚共引进了57个科200多个品种。随着海南生产和科研发展的需要以及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检疫协会和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专业委员会于1988年7月26日至7月29日在海南省国营东和农场召开热带作物引进种苗、种质植物检疫讨论会。来自农业部农垦局、动植物检疫总所、植物植疫实验所、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等省(区)农垦局,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口、三亚、  相似文献   

5.
张开明 《植物检疫》1991,5(3):193-195
1 1980年以前我国橡胶及热带作物病害简况据1976~1980年华南5省区橡胶热带作物病虫调查,在橡胶、椰子、油棕、剑麻、胡椒、咖啡、可可、芒果、油梨、腰果、番木瓜、菠萝、木薯、香茅草、大叶茶、甘蔗、柑桔等27种作物中,共查出近400种病害。其中:橡胶病害65种,重要的有白粉病、条溃疡病、季风性落叶病、  相似文献   

6.
1.输入热带作物优质种苗的重要性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简称热区,不含台湾省)土地总面积41.82万km~2,分布在海南省和广东、云南、广西、福建的南部及四川和贵州省南端的河谷地区。我国热区的耕地面积8678.82万亩。据统计,到1987年已经种植的热带、南亚热带作物达5297.74万亩。总产量达  相似文献   

7.
橡胶树刈面条溃疡病的致病菌——棕榈疫霉菌,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侵染橡胶、可可等138种植物,是海南垦区橡胶树主要病害之一。多年来用溃疡净和赛力散等汞制剂防治,效果很好,但对人畜毒性大。1976年开始,进行多效霉素防治试验,四年来,累计试验胶树40多万株,取得  相似文献   

8.
发展热带作物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建国以来,天然橡胶、剑麻、咖啡、热带水果等热带亚热带作物,品种增多,面积扩大,生态环境变化。病虫发生为害日益严重,防治方法还较保守,亟须研究优化防治对策。在综合治理〔IPM〕理论指导下,根据热带区域的生境以及人们经济活动等情况,实践体会,必须注重解决几个主要问题: 1.要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综合治理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彻底改变过去认为“治虫就是打药”、“有虫无虫打几遍”的旧观念,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思想,提高综合治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Edat.  TT 陈学诚 《植物检疫》1989,3(3):217-220
引言南美叶疫病是巴西橡胶Hevea brasiliensis上最危险的病害。目前该病被控制在美洲大陆。本世纪初曾使南美洲湿润的热带放弃大面积栽培橡胶的计划。世界上90%以上的天然橡胶由远东生产。亚洲和非洲各国种植的橡胶都是高感品种;产区的气候条件与美洲热带类似。因此南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1962-2009年海南农垦橡胶白粉病病情指数数据及ENSO事件发生年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大多数情况下次年橡胶白粉病的病情指数增加;拉尼娜事件发生后,大多数情况下次年橡胶白粉病的病情指数降低。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次年橡胶白粉病病情指数增加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有显著的关联,Spearman相关性分析也表明,ENSO事件的发生和海南农垦次年橡胶白粉病病情的距平值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刘奎 《植物医生》2003,16(5):18-20
海南省地处热带北缘 ,是我国的天然大温室 ,因而也成为我国冬季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 ,海南冬种叶菜类蔬菜品种在不断增加 ,栽培面积也在逐渐扩大。与此相对应 ,为害叶菜的害虫种类随之增加 ,其为害面积也随之增大。为了保证海南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顺利进行 ,很有必要明确海南冬种叶菜上重要害虫的种类和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方法。笔者就近年来对海南冬种甘蓝、芥菜、芥蓝、白菜、菜心、花椰菜等叶菜害虫的调查与防治结果 ,并结合有关资料 ,对其中经济意义较为显著的几类害虫提出田间识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13~2015年海南三亚口岸在中国(三亚)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截获的植物疫情进行统计分析,重点研究有关热带兰花疫情的构成与特点,以及不同品种及不同国家热带兰花传入有害生物的风险,探寻热带兰花博览会监管重点与方向,并结合实际提出做好兰花博览会检疫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叶启贤 《植物检疫》1993,7(3):233-234
海南岛作为我国最大最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地的潜力很大。引种的范围、种类和数量必将逐年增多,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研究对策,努力做到有效地阻止危险性病虫害传人和扩散。从近年来引进的种苗情况看,引进的品种主要有:橡胶、椰子、咖啡、油棕、牧草、芒果、菠萝、龙眼、香草兰、人心果、番木瓜、油梨、可可,  相似文献   

14.
正7月2~4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朱恩林率调研组一行6人到广西开展热带优势作物病虫害和农药化肥使用情况调研。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巡视员郭绪全,副厅长王凯学先后参加调研。2日下午,调研组在自治区农业厅参加调研座谈会。农业厅种植业处、自治区植保总站负责人分别就广西热带作物化肥农药情况、广西绿色植保工作作了重点介绍,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相似文献   

15.
海南冬种黄瓜疫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省光温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大温室,也是全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具有发展反季节瓜菜的独特优势,冬季瓜菜已成为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瓜农逐年连作,黄瓜疫病病原菌的逐年积累,致使该病在海南冬种黄瓜地的发生日趋严重。据笔者多年在海南三亚、乐东等冬种瓜菜基地调查,近年来,一般  相似文献   

16.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海南岛南部,地处热带,自然条件优越,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温室”。不仅有利于我州农业生产,也有利于多种病虫发生为害。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州不断从省内外引入良种,一些省市也开始来我州进行南繁育种,导致了一些危险性病虫开始在我州发生为害,七十年代以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4月,学术期刊《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在线发表墨西哥学者论文。研究人员在墨西哥格雷罗州收集到了具有典型软腐病症状的刺果番荔枝(Annona muricata)果实,并分离出病原菌菌株,世界范围内首次确认米根霉菌(Rhizopus oryzae)可导致刺果番荔枝根霉软腐病。刺果番荔枝原产于热带美洲,是墨西哥一种重要的热带作物,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也有引种栽培。鉴于米根霉菌可引起桑树根腐病、枣软腐病、烟叶霉烂病等植物病害,且刺果番荔枝在我国多省份有引种栽培,建议我国加强对墨西哥输华相关植物产品的检疫,防止该病菌通过口岸入侵我国。(来源: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1348-019-00287-9南通海关禹海鑫;连云港海关杨万风;泰州海关翟会锋编译)  相似文献   

18.
椰子织蛾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2013年8月在我国海南首次发现。本文报道了该害虫各发育阶段的外部形态、COⅠ/cox1测序和比对的分子鉴定结果、寄主及为害情况。序列比对显示,目标样本430bp的cox1序列与NCBI中已提交的Opisina arenosella的线粒体COⅠ条形码序列覆盖率为100%,一致性达99.8%,表明分子遗传数据支持形态鉴定结果。调查发现,椰子织蛾寄主主要为椰子、王棕和林刺葵,已在海南9个市县发生,局部地区为害严重。椰子织蛾已在海南定殖、扩散,并形成经济和景观危害,其入侵将对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棕榈科植物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重大威胁,需提高警惕,加强检疫,防止其扩散蔓延,并开展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夏玉米田褐足角胸肖叶甲为害呈加重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椰子织蛾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2013 年 8 月在我国海南首次发现。本文报道了该害虫各发育阶段的外部形态、COⅠ/cox1 测序和比对的分子鉴定结果、寄主及为害情况。序列比对显示,目标样本 430 bp 的 cox1 序列与 NCBI 中已提交的 Opisina arenosella 的线粒体 COⅠ 条形码序列覆盖率为 100%,一致性达 99.8%,表明分子遗传数据支持形态鉴定结果。调查发现,椰子织蛾寄主主要为椰子、大王棕和中东海枣,已在海南 9 个市县发生,局部地区为害严重。椰子织蛾已在海南定殖、扩散,并形成经济和景观危害,其入侵将对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棕榈科植物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重大威胁,需提高警惕,加强检疫,防止其扩散蔓延,并开展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栽培普遍,面积较大的除水稻、玉米、豆类、棉、麻、烟草等与寒温带共有的农作物外,还有许多传统的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其中甘蔗、茶、椰子、胡椒、荔枝、柑桔、香蕉、芒果、菠萝蜜等都是原产南亚、东南亚或华南,栽培普遍,面积较大,引种历史悠久。三叶橡胶、剑麻、腰果、可可、油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