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秦岭国家植物园的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分布特征,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法(EI)和遥感生态指数法(RSEI)对秦岭国家植物园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秦岭国家植物园EI为72.80,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态功能相对稳定;北部S107省道、光头山、田峪河生态环境质量差,首阳山、晏家山生态环境质量好。EI方法分析的结果可用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评价,而RSEI方法可对分布状况进行评价,这2种方法的结合可为定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提供良好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在对本保护区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历史现状分析法和综合指标评分法对其生态系统本身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很好,应列入国家A级优先生态保护区域,加以特别保护。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2016年天津市城市区域lansat8遥感影像为试验区,运用光谱理论及NDVI分析,利用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全市环境质量指数为48.2,污染负荷指数为1.46,生态建设指数为63.1,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CEI为64.2,按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等级。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生态用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是表征一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晴雨表",对国内外生态用地的概念、分类进行了系统的综述,提出了应根据研究区域的生态功能特点进行生态用地概念的界定和分类,探讨了生态用地的研究方法并比较它们的利弊,展望了生态用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对本溪市生态环境进行遥感调查的基础上 ,对本溪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做出评价 ,以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等为指标 ,计算出了本溪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得出了其生态环境质量级别.同时阐述了本溪市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 ,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区划及其生态屏障建设与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区划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它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长江上游四川省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本区的生态地位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以四川自然地理分异规律为基础,以此提出四川省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依据及分区系统,对长江上游四川省生态环境进行了区域划分。将四川省生态环境划分为4个生态功能区,13生态个功能亚区;并针对各功能亚区提出了建设生态屏障的区域布局、建设途径及任务。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古田县生态脆弱性与森林资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态脆弱区环境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生态脆弱性与森林资源的关系对制定区域森林资源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福建省古田县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20个因子,对古田14个乡镇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并以古田县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库为基础,综合分析了区域森林资源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组成、结构及分布对区域生态脆弱性有重要影响,而合理的森林经营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立秀 《绿色科技》2015,(2):173-176
指出了建设生态公益林能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当前地球的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公益林是保护生态环境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结合云南省墨江县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墨江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现状,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人类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生态环境的质量也决定着人们生活的质量,但如今随着我国的经济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森林资源锐减,我国生态环境情况已经不容乐观,主要对当今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林业生态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空间结构分析是景观生态学对生态质量状况的评判的主要内容,而优势度值在空间结构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计算过程简单,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评价区生态质量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在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很强的适用性。探讨了优势度值在煤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对制定长白山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保证森林生态系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确定了评价单元与指标选择的原则,提出了长白山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为今后的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由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4个子系统和28个2级指标组成的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客观确定权重的综合信息熵模型,层次分析法和综合信息熵模型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湖南省重要湿地2002~2006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重要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属中等水平;洞庭湖、官庄、青山垅湿地综合评价值较低,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涔天河、酒埠江、黄石、凤滩、铁山生态环境质量为中等;东江湖、双牌和柘溪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始终处在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方通过对忠县农村生态环境尤其水环境调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库区生态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总结、分析温岭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及制约因素,阐明了林业在温岭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如何搞好温岭的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林业补偿机制、完善经营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扬州市近5年的遥感影像,对扬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分析。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对遥感数据进行解译,提取土地利用/覆盖信息,计算了扬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研究了扬州市近5年生态环境状况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扬州市近5年林地面积大幅度提高,植被覆盖指数、生物丰度指数逐年增加,生态环境状况逐年好转。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甚至整个生态系统,为探讨如何快速便捷的获取生态环境质量信息,以Landsat 8 OLI_TIRS卫星数据为基础,利用常用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等4种生态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获得遥感生态指数,用于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并将其分为5级,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城镇开发、居民活动等因素综合评价岳麓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对提升城镇区域及城郊过渡区域的生态质量和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字化的航片,对刘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恶化的两种趋势并存,但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地类的贡献率要远远高于恶化地类的贡献率;该区域的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发生了根本转变,生态环境有了显著的提高,人工林地面积的增加是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选取生物多样性、生态承载力及环境污染负荷程度等三方面作为主要评价因子,建立生态环境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聚类法生成分区方案,对吉林市生态环境功能进行评价及生态功能分区,为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生态幸福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幸福感。文中介绍生态幸福的相关概念,从良好生态环境提高幸福感、高幸福感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2方面分析生态环境与幸福的双向关系,阐述干预对幸福感和生态环境的共同作用,并对生态幸福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主要物质的来源,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森林公园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合理有效地对其进行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对构建健康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强度增强和人类对森林康养旅游需求增大,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和利用开发的矛盾日渐增强。以四川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森林公园在旅游利用开发和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构建严格的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是保障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森林公园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