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县潘溪公社双基堡大队,拥有河滩桑园80亩.其中有1966年栽植老桑园5亩外,其余均是1980年新栽二年生桑园.1981年,该队由于科学养蚕和经营管理工作跟不上,全年养蚕21张,产茧404.5斤,张产茧为15斤,蚕茧收入587.29元,张产值仅有21.7元.今年该队在公社的支持下,对本队的蚕桑生产实行了"集体管桑,出售桑叶,小蚕共育,大蚕分户,蚕茧收入归己"的办法,使今年该队的蚕茧产量和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  相似文献   

2.
(一)亩桑产茧老蚕桑区:三百斤以上公社五个顺德县力流公社,桑地9710亩,亩产茧358. 1斤。顺德县伦教公社,桑地2157亩,亩产茧320. 7斤。顺德县均安公社,桑地13078亩,亩产茧312斤。中山县古镇公社,桑地4279亩,亩产茧322斤。南海县南庄公社,桑地9800亩,亩产茧301. 6斤。  相似文献   

3.
(一)亩桑产茧 老蚕区: 1.三百斤以上公社九个: 顺德县勒流套社,桑地9,967亩,亩产茧401斤。 顺德县均安公社,桑地’13,078一亩,亩产茧37宁.3斤。 顺德县伦教公社,桑地’2,157亩,亩产茧351斤。 顺德县沙溶公社,桑地11,440亩,亩产茧310.1斤。 南海县南庄公社,桑地9,800亩,亩产茧361.1斤。 南海县九江公社,桑地18,15。亩,亩产茧313斤。 南海县西樵公社,桑地5,750亩,亩产茧308.2斤。 中山县古镇公社,桑地4,279亩,亩产茧350斤。 中山县东凤公社,桑地5,797亩,亩产茧321.5斤。 2.四百斤以上大队四十四个。其中顺德县二十五个、南海县十二个、中山县…  相似文献   

4.
山西平顺县苤兰岩公社,在以粮为纲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今春组织了有柞坡和放蚕技术的苤兰岩、库峧、棒峧三个大队放了3万粒柞蚕,总产茧39.85万粒,每粒种茧平均产茧13.3粒,比该社最高年产量1958年每粒种茧平均产茧11粒提高20.7%,获得放养柞蚕有史以来第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5.
<正>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1980年我县的农副业生产,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获得了粮、棉、油持续丰收,林、牧、渔全面增产,蚕桑生产有了新突破。全县近四万亩桑田,养蚕106949张,总产茧63210担,平均亩产161斤,张产59.06斤。总产茧量比1979年增长19.22%。增产三成以上的有四个公社,四成以上的有三个公社。全县二十八个公社全部增产。亩产茧量比上年提高28斤,有五个公社超过二百斤;张产茧比前年提高4.66斤,有八个公社超过60斤。总产、亩产、张产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我们1980年蚕桑生产获得较好的收成,主要体会:一是“四靠”,二是“四抓”。“四靠”是;一靠贯彻调整方针。我们体会,去年蚕  相似文献   

6.
(一)亩桑产茧老蚕区: 1.三百斤以上的公社四个: 顺德县伦教公社桑地2,157亩亩桑产茧335.6斤南海县南庄公社桑地9,800亩亩桑产茧332.2斤顺德县勒流公社桑地9,967亩亩桑产茧314.4斤顺德县均安公社桑地13,078亩亩桑产茧313.9斤  相似文献   

7.
湄潭县随阳山公社,一九六五年的柞蚕生产,在公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分析批判了反映在农业生产上的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思想,群众觉悟大大提高,连续两年获得柞蚕大面积丰收和粮食的大面积增产。 全公社一九六五年共放104,561蛾,总产茧7,537,600粒(820担),在一九六四年增产95.6%的基础上,又增产63.5%,平均百蛾产茧7,036粒(合0.76担,折斤卵产茧26,992粒,  相似文献   

8.
<正> 我县蚕桑生产潜力很大,增产蚕茧大有可为。县功公社桃园大队从七三年以来,连续七年平均亩产茧上百斤,最高今年达到129.8斤。双白扬公社杜村大队林场的亩产茧曾经达到210.7斤。地处我县高寒山区的香泉公社前锋大队林场六亩桑园,曾连续三年亩产上百斤。清溪公社任家山大队林场和龟川公社荔家山大队的山坡地桑园,虽然没有灌水条件,但也出现了亩产茧上百斤的地块。今年天王公社已有三个大队的平均亩产茧上了百斤,其中天王大队135亩桑园,平均亩产茧150斤。这些高产社队为我县蚕桑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于1980年夏秋蚕期在县河公社、大同公社优胜大队试用了方格簇。县河公社还土法上马办起了方格簇厂,多点试用方格簇对提高上茧率和提高斤茧售价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80年夏秋蚕期两次方格簇试验成绩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1981年淮城茧站在收购早秋茧时,看到淮安盐河公社某大队林场的一批茧呈呆滞米黄色茧较多,而且茧衣脆弱,似附有石灰粉术。当时,收茧人员认为该批茧有人为掺杂石灰嫌疑。按照收茧规定,应作下茧收购。但售茧代表理直气壮地申辩,熟蚕上簇前撒  相似文献   

11.
均安公社是以塘鱼、蚕桑、甘蔗为主的经济作物公社。桑地一万三千零七十八亩,占总耕地的百分之二十四。为了加强蚕桑生产的领导,公社党委于一九七○年设立公社蚕桑组,成员十三人,由公社干部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农科站技术干部为主,并从蚕种站,收茧站抽派人员和聘用农民技术员组  相似文献   

12.
德庆县马圩公社是一个蚕桑新区,是我县蚕桑生产发展较快的公社之一。从七八年八月在公社农场试种三亩桑开始,八一年便发展到十一个大队,七十六个生产队,种桑943亩,投产776亩,六十九个生产队养蚕,收入174350元(纯茧款)第一次跨进产茧千担公社。今年有八十二个生产队种桑1389亩,投产943亩,七十一个生产队养蚕,全社蚕桑持续增产,蚕茧造造丰收,全年养蚕2283张,收入219694元(纯茧款)产茧1323.45担,比去年增长26.16%。  相似文献   

13.
<正> 延川县文安驿公社,下驿大队,82年10个蚕桑专业户和重点户,养蚕34张,总产茧2059.8斤,平均张产茧60.6斤,总产值3653.4元。与81年比,产茧量与产值分别增  相似文献   

14.
——1974年本省四个县的九个公社实现了全年总产万担茧,为大面积稳产高产作出了。榜样,本刊将分期登载这些公社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开展三项伟大运动的成功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永康县的蚕桑生产是在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初期开终发展起来的,1960年已有桑园5000多亩,产茧850担,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在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干扰下,蚕桑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1962年全县只剩下桑园369亩,产茧73担,直到文化大革命前,还只有在9个公社的41个单位种桑养蚕,桑园不到1000亩,产茧仅115但。文化大革命以来,不断批判  相似文献   

16.
我所为了使科学研究有效地为生产服务,根据辽宁省柞蚕分布情况,确定在凤城县鸡冠山公社设柞蚕样板。该公社共17个大队,125个生产队,柞场面积2,000多把(十万亩)。1964年养1,500把(折合柞场面积七万五千亩)。为加强领导,搞好样板,由刘芸亭副所长亲自带领10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组蹲点。经过一年工作,1964年在自然因素不利于保苗的条件下,该社获得总产茧65,726,000粒(折合9,859市担茧)的丰收,比该公社1963  相似文献   

17.
嘉兴市嘉北公社木桥港大队第7队顾昌明1979年冬和1980年春,在自留地上种了880株桑树,折合面积0.55亩,1980年中秋饲养0.5张蚕种,茧款收入50元.1981年全年养蚕2张,茧款收入383.30元(不包括副产品收入)扣除成本费71元,净收入312.30元.1982年全年饲养蚕种2.5张,茧款收入369.89元(不包括副产品收入)扣除成本费20元,净收入349.89元.1983年因承包了集体的桑地,成绩不计.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省蚕桑生产的恢复发展较快,经广大蚕桑科技人员和组织起来的农民社员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培桑养蚕技术,加强生产管理,亩桑产茧量逐步提高,1950年亩桑产茧仅26.37斤,1977年亩产茧(采叶面积)提高到89.96斤,超过了日本全国204万亩的平均亩产茧77.74斤的水平。许多社队已实现了亩产200斤茧,据嘉兴地区1977年的不完全统计,亩产茧已超过200斤的有7000多亩,其中钱塘江公社4761亩桑园年亩产茧253斤。有7个生产队亩产茧超过400斤,46个大队亩产茧超200斤,98个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一)亩桑产茧老蚕区:门)三百斤以上的公社(引五百斤以上生产队单位桑地面积 (亩)亩桑产茧 (斤)一一一n舀一一d工尸al土 :,…80自O乙内匕连n︺八U njt户‘﹃a63移白通1 nJ J.二八O亡D八j八舀O山Q刹顺德县伦教公社顺德县勒流公社顺德县均安公社南海县南庄公社南海县沙头公社南海县西樵公社中山县东凤公社桑地面积 (亩) 2157 9967 13078 9800 6200 5750 5797亩桑产茧 (斤) 331 300 340 358。90 340。03 307.7 320(2)四百斤以上大队…桑地面积}亩桑产茧(亩)2541犯洲3736药37 38 40 39 4332邪姨4523巧66 25361顶德县伦教公社新民大队顺德县伦…  相似文献   

20.
嵊县青联乡(公社)上淡竹村(大队),蚕桑重点户俞水根,全家5人.自一九八一年开始种桑养蚕,三年来为国家投售商品茧3118斤,收入6100元.其中1983年饲养蚕种31.5张,产茧2107.9斤,得茧款4151.09元,人均提供商品茧421斤,收入830元.俞水根原是村(大队)蚕桑专业队长,有着丰富的栽桑养蚕技术,是一个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