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鸭场一批 5 5日龄樱桃谷鸭发病 ,到 65日龄时发病率约85 %,病死率达 12 %。无菌采集临床病鸭的肝和脾脏 ,经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和实验室感染健康鸭 ,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自行配制鸭浆灵口服液 ,口服结合肌注精制鸭传染性浆膜炎抗体 ,治疗 5天 ,有效地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2.
1997年4月以来,我县香泉、张集、历阳、姥桥、西埠、沈巷及周边地区的鸭群中先后流行着一种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发生纤维素性渗出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鸭群一旦感染此病,其群体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达46.3%和43.8%,给养鸭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现根据临床实践,将此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及发病特点  通过对就诊病鸭的调查,发现1~8周龄的鸭易感,其中以2~5周龄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最小发病日龄为12日龄,最大的为35日龄。在…  相似文献   

3.
一流行病学调查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近年来,本市郊区、高邮、邗江、江都等地陆续发生一种以主要侵害2-4周龄的幼鸭为主的传染病,发病率可高达90%。两年来,本院共解剖化验该类病例100余例.其中发病最早一例为6日龄,最晚一例为35日龄,2~3周龄发病率最高,约占总发病数的60%-80%。  相似文献   

4.
2001年5月,我县某鸭场发生一种以咳嗽、腹泻、心包炎、肝周炎及内脏浆膜纤维素性炎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为32%,死亡率7.6%,经临床检查、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鸭场饲养1800羽43日龄的杂交肉鸭,鸭舍建于永定河岸,因5月7日永定河暴发洪水,运动场被水淹4h。第2天鸭群开始发病,患病鸭约260羽,死亡22羽;第3天死亡32羽,用5%诺氟沙星饮水;第4天发病鸭增至550羽,死亡46羽。2临床症状病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咳嗽…  相似文献   

5.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侵害锥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几年,兖州绿源、嘉祥宏大牧业及六和肉食在我县发展订单养鸭业,我县养鸭规模迅猛发展壮大,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是肉鸭养殖业中的主要疾病,发病鸭群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程也较短,发病率最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间,其中以2~3周龄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7.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已在临安农村养鸭户中广泛流行,发病率和危害程度也有愈演愈烈之势。据统计,1996年临安市兽医站共诊治鸭浆膜炎病35例,发病率为10.2%,1997年诊治82例,发病率为35.4%,1998年共...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在鸭上的烈性传染病。呼和浩特市郊区一肉鸭场2000只23日龄肉鸭普遍发病,有部分死亡,通过流行病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及实验室诊断判定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将发病的肉鸭分为A、B、C三个组治疗,A组用剂量为500μL/只鸭病毒性肝炎一传染性浆膜炎二联抗体蛋黄液注射治疗;B组用剂量为25mg/kg的氟苯尼考注射治疗;C组用4000IU/只的丁胺卡那注射治疗,同时用多维素饮水。结果A组的治愈率为95.5%,B组的治愈率为90.7%,而C组的治愈率为85.6%。结果表明注射使用抗生素在治疗浆膜炎上有很好的效果,卵黄抗体在鸭传染性浆膜炎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其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曾称鸭疫巴氏杆菌),是现代养鸭业中造成严重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发展,本病呈上升趋势,且本病易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相混淆,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该病的发病日龄一般在12-40日龄,发病率5%-90%,死亡率为5%-80%,严重时会全群覆没。我服务中心曾诊断多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最近一例的发病和诊断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一般10~40日龄发病,但以15~30日龄发病最多,发病率为30%~95%,病死率30%左右,最高可达80%,病后康复鸭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油佐剂灭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1、2型鸭疫里默氏菌分离株为菌种研制了1型鸭传染性浆膜炎单价油佐剂灭活疫苗和1、2型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油佐剂灭活疫苗。经过无菌及安全检查合格后对7日龄雏鸭经颈部皮下接种0.5mL/只,免疫后14、24d用相同血清型强毒攻击,保护率达90% ̄100%。单价疫苗免疫后2周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从第3周开始缓慢地下降,5周时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攻毒保护试验和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表明,鸭传染性浆膜炎油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也被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家鸭、野鸭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为主要病理特征,感染鸭多出现食欲废绝、精神不振、站立不稳等神经症状,严重阻碍病鸭的生长。鸭疫里默氏杆菌主要感染1~8周龄雏鸭,其中尤以10~30日龄的雏鸭最为易感,近年来随着我国鸭饲养量的不断增加,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有研究发现一旦感染鸭群发病率可高达70%,死亡率可高达80%,因此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当前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给养鸭业带来巨大损失,直接影响养鸭户的经济效益。现将我县蛟洋乡1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a)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疫巴氏杆菌病等。具有较高传染性,发病率在10%-60%之间,死亡率可达30%-90%以上。该病易发难治,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使鸭只自身抵抗力下降,从而继发感染大肠杆菌,造成鸭只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造成残次鸭过多,增重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增加了饲养成本,甚至失去饲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招租     
2006年5月下旬,如东某饲养户饲养的1000羽19日龄的雏鸭陆续发病,临床表现为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黑色下痢,共济失调,抽搐而死亡。发病呈急性经过,发病率高,且死亡呈每日递增趋势。经诊断为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番鸭细小病毒病(MDP)是番鸭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疾病,以腹泻、喘气和软脚为主要症状。主要侵害1-3周龄雏番鸭,偶见于30-50日龄的番鸭,发病率为20%-60%,死亡率在20%-40%之间。鸭传染性浆膜炎(RA)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鸭霍乱都是鸭的常见传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 ,鸭霍乱则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中既可以单独发生 ,又常见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4月 ,潍坊某鸭场鸭大批发病 ,发病鸭日龄在 6 0日龄以上 ,多数在 6 0~ 70日龄之间。经调查本病传播较快 ,鸭群中几只鸭子发病后 ,不断出现新的病例。鸭舍地面潮湿 ,有刺鼻气味。在投放抗生素后病情有所好转。本病的发病率在 6 %~1 0 % ,致死率在 6 0 %左右。2 临床症状病鸭早期眼和鼻有较多分泌物 ,轻度咳嗽和打喷嚏 ;排绿色稀粪 ;部分鸭出现脱肛…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成为近年来危害养鸭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1999年9月-2000年9月,我们诊治鸭传染性浆膜炎29户,31批病鸭,累计36550羽。1发病概况浙江省金华市为红壤丘陵地区,山塘多,养鸭业较为发达。近年来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困扰着养鸭业的发展。本病无明显季节性,春冬季节比较多发,发病年龄在10日龄至70日龄,其中15日龄至50日龄为多见,有三户的病鸭分别为70日龄、105日龄和1…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以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1-8周龄的鸭都易感,尤以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1周龄以内鸭极少有发病的。据调查,我县的肉鸭(包括番鸭)发病普遍,本病在感染鸭群中感染率很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高达50%-80%,是当前我县最主要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 ,是由鸭疫里氏杆菌 (原称鸭疫巴氏杆菌 )所引起的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的接触性传染病。临诊以眼、鼻分泌物增多 ,共济失调 ,抽搐或歪头、斜颈和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变为特征 ,我县几个鸭场都存在着此病。近年来 ,随着鸭的几种主要病毒性疾病得到有效预防以来 ,该病的危害性显得日益突出 ,并逐渐成为影响我县养鸭业发展的一种主要传染病 ,现将笔者在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治中的体会介绍如下。1 流行病学特点( 1 )易感动物 :主要发生于番鸭、半番鸭以及小麻鸭 ;发病日龄从 7d到 1 1 0d的鸭子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