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叶松毛虫是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害虫,大发生时可将大片松林针叶吃光。在哈尔滨市阿城区进行了落叶松毛虫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烟碱·苦参碱烟剂防治落叶松毛虫6~7龄幼虫效果不佳;使用敌敌畏烟剂防治效果较好,以每667m~2用药量2~2.5kg为宜。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又称西伯利亚松毛虫,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国内分布于北京、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是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害虫,除危害落叶松(Larix spp.)外,也危害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tabulaeformis)、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云杉(Picea spp.)、冷杉(Abies spp.)等主要北方针叶树种.目前,有关落叶松毛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对挥发物质的行为反应及药效防治试验等方面的研究,而有关杀虫剂对落叶松毛虫的毒理机制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在敖汉旗发生的虫种为落叶松毛虫和油松毛虫。松毛虫以幼虫取食松树针叶进行危害,危害严重时,针叶被全部吃光,导致树木大面积枯死,因此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樟子松、油松、云杉等针叶树的一种毁灭性食叶害虫,蔓延速度快,治理难度大,经济、有效、持续防治和控制落叶松毛虫危害,保护森林资源是森防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乌兰察布市通过3 a多的综合治理,为乌兰察布地区落叶松毛虫防治工作积累了科学的防治经验。文章根据当地落叶松毛虫发生状况,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松毛虫幼虫取食松树针叶,危害严重时,针叶被全部吃光,导致树小大面积枯死,因此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目前,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旃发生的虫种为落叶松毛虫和油松毛虫。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是乌兰察布市近几年来新发生危害的虫种,2004年在卓资县仅小面积局部发生,短短五年中,这种害虫发生蔓延迅速,危害严重,现已遍布全市20194公顷落叶松林。为了减轻灾情,控制害虫的危害,全市开展了全面系统的防控工作。在防控中,我们吸取其它地区以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落叶松毛虫既增强害虫抗药性,又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的经验教训,探索出安全、实用、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方法,作为控制落叶松毛虫危害的治理模式,并从2005年越冬代落叶松毛虫开始,进行了无公害防治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是我国东北林区针叶树种的重要害虫。通过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对落叶松毛虫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落叶松毛虫幼虫种群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且在一切密度下部是聚集分布,聚集程度不因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该地区落叶松毛虫主要危害15~30年生、郁闭度0.65以上的人工落叶松纯林,天然林危害轻,纯林重于混交林,林缘重于林内,阳坡重于阴坡,坡中重于坡上和坡下,且林相整齐、生长旺盛的林分发生较轻,反之则较重。该地区落叶松毛虫天敌有30多种。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 ,随着三北防护林杨改松力度的加大 ,落叶松造林面积不断加大 ,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任务也越来越重。采取化学方法防治 ,不仅成本高 ,而且还污染环境、杀伤天敌。采用塑料薄膜围扎落叶松树干防治落叶松毛虫 ,不但降低了防治成本 ,同时还延长了防治时间 ,保护了环境 ,保护了天敌 ,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防治落叶松毛虫的好方法。  用塑料薄膜围扎落叶松树干防治落叶松毛虫的原理 :  落叶松毛虫有一个特殊的生活习性———就是在每年的 10月中旬左右从树上爬下 ,在树冠下的枯枝落叶层与地表处越过寒冷…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毛虫是呼和浩特市危害较严重的食叶害虫之一.通过对落叶松毛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呼和浩特市已初步掌握了落叶松毛虫的生活习性,并在多年的防治实践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一、落叶松毛虫在呼和浩特市的发生和发展落叶松毛虫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广泛分布。1995年首次传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军用飞机场,在飞机场附近的大青山人工油松林发生面积为0.5万亩,当时采取了紧急措施进行防治;1998年传入武川县,发生面积为0.8万亩,经过5年的防治,目前已经维持在“有虫不成灾”的水平;2005年传入新城区古路板林场,发生面积约为1万亩。在呼和浩特市森防站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落叶松毛虫的高发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林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地威胁着落叶松林的安全。文章介绍了桦川县落叶松毛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经验,提出了落叶松毛虫的几种防治措施,并通过这些防治措施的实施保障落叶松林的安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松毛虫是我国森林的大害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目前调查所知有 78种吃松树等针叶的毛虫,即广义的松毛虫,有 7个属,在我国有 28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 6种,在我省危害较为严重的松毛虫有落叶松毛虫,它主要危害落叶松、红松等人工林,它不仅影响林木生长,而且毒毛接触人体还会引起皮疹,关节肿痛等多种森林疾病,所以对松毛虫的防治是十分有利且十分必要的。 1松毛虫的生活习性与消长规律 1. 1生活习性   松毛虫一年一代,幼虫共 7龄,以幼虫越冬,翌年 4月中旬上树危害, 6月上旬开始作茧化蛹,化蛹盛期为 6月中下旬, 6月下旬开始…  相似文献   

12.
丘陵区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室内、外饲养马尾松毛虫、松树针叶蓄积量调查以及人工模拟危害和自然状况下马尾松毛虫危害等试验获得的大量数据,利用微机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针叶损失达50%时,对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影响显著。由此,求算出丘陵区马尾松毛虫对5、10、15、20年生马尾松危害的防治指标是,越冬代分别为7、15、32、52(条/株),第一代分别为7、16、34、56(条/林),第二代分别为9、17、40、61(条/株)。  相似文献   

13.
3种生物制剂喷烟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北方森林危害最严重的食叶害虫,分布范围广,发生面积大,危害造成的损失严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和四川省。甘肃省主要分布在陇南地区成县和西和县,发生面积3000hm^2。油松毛虫大发生时,大面积油松针叶被吃光,影响油松生长,连年危害造成油松成片枯死。  相似文献   

14.
松毛虫可分为落叶松毛虫与油松毛虫,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主要危害落叶松、红松、樟子松等,老龄幼虫危害最为严重,特别是越冬后的幼虫,取食量大增,被害林木常常大片光秃以致枯死,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生活史   落叶松毛虫与油松毛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大多 1年发生 1代,以 3~ 4龄幼虫在树干基部周围的枯枝落叶层下卷曲越冬。翌年春 4~ 5月,油松毛虫在日平均气温达到 5.7℃、落叶松毛虫在日平均气温达到 8~ 10℃时上树危害, 6月中旬结茧化蛹, 7月上旬开始羽化, 8月初出现秋代幼虫, 10月份下树越冬。   2…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以虫口密度、虫口动态,以及危害量(包括取食量和残害量),并查定林分针叶蓄积量,确定林分针叶被害率,作为判断落叶松毛虫(DendroIimus superans(Butler))虫情的基础。文中提出了落叶松毛虫对落叶松(Larix olgens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红松(P、koriensis)、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等树种的取食量、残害量和总危害量的观测值,并根据220株落叶松针叶量的实测数据编制的落叶松针叶量查定表.应用时以林分平均胸高直径即可查定林分平均针叶量。根据虫口密度,查定林分针叶蓄积量即可大致预测林分针叶被害率,确定危害等级,作为制定控制措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塑料薄膜环围扎树干防治落叶松毛虫文/黄建奎陈久君刘玉琴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的主要害虫之一,采用塑料薄膜环围扎树干防治落叶松毛虫,不但可降低防治成本,而且防治期长,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防治落叶松毛虫的好方法。落叶松毛虫有一个特殊的...  相似文献   

17.
中方县现有马尾松林面积11103公顷,为我县的主要绿化用材树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对马尾松毛虫进行了综合治理,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近几年来,思茅松毛虫在我县的局部松林呈块状分布,主要危害马尾松林,其食量比马尾松毛虫更大,局部发生区危害较重时出现了针叶稀疏、光干现象,林相从远处看就象被火烧过一样,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为此,我们采用两种农药对其进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8.
韦林 《广西林业科学》1995,24(3):131-134
从博白县松毛虫大发生谈我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韦林(广西林业厅森防站南宁530022)今年入春以来,博白县松林遭受松毛虫危害,受害面积达6800hm2,其中发生程度在中级以上的面积2700hm2,局部林区松林针叶被吃光,具有发生范围大、面积广、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4代类型区马尾松毛虫室内外取食及为害针叶量、松树针叶蓄积量和人工模拟虫害对松树材积生长影响进行测定、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类地区马尾松用材林松毛虫防治指标。试验表明,因虫灾引起松林失叶25%时,一般情况下不必防治;失叶50%以上时,要根据害虫数量、林分状况及天敌对害虫控制能力等进行综合评断。防治指标与松树年龄的幂回归关系为 y=1.4903·x~(1.1688)。  相似文献   

20.
油松飞播林油松毛虫防治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84~1989年在平山县飞播油松林区对油松毛虫幼虫食叶量和油松毛虫不同程度危害后,松树材积损失量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研究,确定最佳的防治指标为油松针叶损失率达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