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冬春低温季节沼气池产气率低,严重制约了兰溪市沼气池效益发挥。在兰溪市选择10个点建设了钢架大棚进行沼气保温增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搭建保温大棚的沼气池,棚内温度达到18~25℃,产气率达0.15~0.25 m3·m-3·d-1,可以保证沼气用户每天的燃气需要;未搭设保温大棚沼气池,由于池外温度低于10℃,产气量显著降低,影响了沼气用户的正常供气。  相似文献   

2.
在对以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玻璃纤维布为关键制作材料的8 m3农村户用玻璃钢沼气池的结构设计、性能参数、加工工艺等质量性能进行测试的基础上,以混凝土沼气池为对照,对其产气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沼气池的玻璃钢平均产气可达0.442 L.L-1.d-1,而混凝土的只有0.299 L.L-1.d-1,前者比后者提高了47.8%;沼气中甲烷的平均体积分数,玻璃钢的可达0.496 L.L-1,而混凝土的只有0.430 L.L-1,前者比后者提高15.3%。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智能沼气池智能化控制系统,并对相关智能化沼气池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对智能化沼气池粗纤维含量、pH值、微生物多样性和产气率以及各因素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发酵时间、不同发酵层的沼液粗纤维含量、pH值、微生物的多样性不存在显著差异;相同发酵层、不同发酵时间的沼液粗纤维含量、pH值、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各发酵时间段内,最高产气率是6~16h时间段1.12m3·m -3·d-1,其次依次为14~24 h、0~6 h、24~48 h、48~72 h时间段;不同发酵时间产气率与粗纤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pH值、Dsh指数、Jsh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畜禽粪便稻草混合干式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畜禽粪便中添加稻草进行混合干式发酵来产生沼气,在发酵原料C/N=28.3、TS=21.3%的条件下,研究了常温、中温(36℃)和高温(55℃)条件对畜禽粪便稻草混合干式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组启动慢,日产气量少,不宜进行干式发酵;中、高温条件下干式发酵具有较好的产气效果,中温是较为合适的发酵温度.中温组和高温组的有机负荷率分别为1.69kg·m-3·d-1和1.89 kg·m-3·d-1,TS产气率分别为0.237 m3·kg-1和0.208 m3·kg-1,池容产气率分别为0.401 m3·m-3·d-1和0.393 m3·m-3·d-1,实验研究结果对干式发酵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双水压式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沼气池工程技术与应用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BHZJ型双水压式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户用沼气池的型体结构和发酵工艺技术,通过与传统水泥砖混户用沼气池运行效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沼气池平均池容产气率0.381 m3·m-3·d-1、日均产气量2.30 m3,比常规传统沼气池分别提高了27.0%和27.8%,充分挖掘了户用沼气的发酵潜力,提高了户用沼气池技术应用的适应性和经济性.同时通过沼气利用效益的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所产生沼气的年能源效益值为煤当量2.613 t·a-1、薪柴当量2.51t·a-1和减少生活能源消费开支1 251.6元·a-1,同时能源替代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替代燃煤、薪柴对温室气体CO2的减排量分别为3.608 8 t·a-1和3.585 4 t·a-1,显示出良好的能源效益和生态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6.
针对福建省新星种猪育种有限公司的上流式沼气生产系统,开发智能化大型沼气池高效产气与远程监控系统软件,通过自动控制发酵温度、发酵浓度和持续的搅拌来提高系统的产气量,同时使系统具备参数采集、设备控制、自动监测、参数报警的功能,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福建省新星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大型沼气池自控系统的总体结构、总体控制策略,并详细给出了各处理工艺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7.
对小型IC反应器发酵产氢的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出水pH值、碱度及VFA来判断反应器的运行状况,当系统运行良好时,出水pH值稳定在3.5 ~4.5之间,碱度稳定在0~ 10 mmol· L-1,VFA在10-30 mmol·L-1范围内;容积负荷COD为52.00 kg· m-3·d-1时有较高的产气量,不断提高容积负荷,产气量增加较少,当稳定容积负荷COD为31.20 kg·m-3·d-1时产气量接近350 L·d-1;用该反应器发酵产氢,产生气体量较大,最高时可达360 L·d-1,气体中氢气含量较高,最高可达48%.  相似文献   

8.
地源热泵式中、高温厌氧发酵加温系统比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沼气工程发酵系统。[方法]比较70 m3/d日产气量的中型沼气工程用的地源热泵式中温厌氧发酵加温系统(池容产气率1 m3/(m3.d))和地源热泵式高温厌氧发酵加温系统(池容产气率2.2 m3/(m3.d))2种加温方案,计算其沼气池理论加温负荷、系统初投资以及运行费用,并分析了2者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结果]高温厌氧发酵系统的初投资比中温厌氧发酵系统少8.3万元,年运行费用少2 711元,投资效益净现值为123 333元。[结论]分析表明在加温系统的生命周期内,高温厌氧发酵系统具有更好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9.
厌氧CSTR反应器处理水葫芦挤压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温(35℃)条件下,应用改进的CSTR反应器对新鲜水葫芦汁进行厌氧发酵试验,采取逐步提高有机负荷的运行方式,将有机负荷由0.5 kg COD.m-3.d-1逐步提高到5.0 kg COD.m-3.d-1,HRT(水力滞留时间)也由起始的5 d逐步缩短至2.5 d,系统运行40 d,结果表明:系统启动迅速,运行至第30 d,反应器容积负荷达到5 kg COD.m-3.d-1,此后在HRT为2.5 d条件下,稳定运行10 d,其COD的去除率在75%以上,容积产气率可达1.1 m3.m-3.d-1,甲烷含量65%。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建瓯市新星养猪场为例,阐述智能化沼气工程系统的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包括酸化池和沼气池的pH值监测系统、智能化进料系统、玻璃钢沼气池加热系统、沼气自动搅拌系统、沼气流量监测系统和互联网远程控制系统;比较智能化沼气工程与传统沼气工程的成本和产气率情况,认为从沼气工程可持续运行的角度出发,智能化沼气工程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智能化沼气工程技术系统能为沼气发酵创造最佳发酵环境,获得高效的产气率。  相似文献   

11.
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出现沼气池产气量少甚至不产气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沼气池在农村的应用与推广,逐渐兴起的太阳能沼气池法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太阳能集热器只能在有日照的白天进行储能,为保证沼气池正常连续高效的运行,一种含辅助电加热器的户用太阳能沼气池系统被提出,文章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根据k-ε湍流模型与相应的计算网络及边界条件对沼气池进行了二维定常数值仿真,并进行了实验观测从而验证了该系统的合理性。最后又从经济角度阐述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低温沼气功能菌群的选育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温定向培养,从高纬、高寒野外厌氧环境样品和冬季沼气池底泥样品中分别选育出野生低温功能菌群和沼气池低温菌群。在13℃和10℃低温条件下,野生低温菌群产气率达到0.14 m3/d.m3和0.10 m3/d.m3,但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较低,只有51.0%和48.0%。同样温度下,沼气池低温菌群的产气率只有0.06 m3/d.m3和0.04 m3/d.m3,但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较高,达到62%和56%。两类菌群混合发酵可显著改善产气性能,相同温度下,产气率可达到0.15 m3/d.m3和0.11 m3/d.m3,高于两类菌群单独发酵,是常温菌群的3倍以上;混合低温菌群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为57.0%和52.0%,介于野生低温菌群和沼气池低温菌群之间,比常温菌群提高19.0%和16.0%。研究结果表明,混合低温菌群具有较好的低温产气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沼气发酵的最佳物料比及施用沼肥的增产效应,分别在室内和田间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沼气发酵全氮平均损失率仅为482%,有效氮却为发酵前的354倍,发酵后有效氮占全氮的621%。沼气发酵处理产生有效氮量为堆肥发酵有效氮量的613倍。沼气发酵法中的氮素损失率按以下次序递减: 处理1(猪粪∶稻草=4∶1)(997%)> 处理2(猪粪∶牛粪∶稻草=1∶1∶05)(434%)> 处理3(猪粪∶牛粪∶人粪=3∶1∶1)(268%)。沼气发酵的氮素有效化率平均比堆肥发酵高415倍。在不同土壤中,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上施用沼肥的增产率为65%~157%,平均增产达到1138%。  相似文献   

14.
龙海市农村户用沼气池蓬勃发展,总结了在沼气池建设、厨房沼气管路配件安装、沼气灶台改造、沼气池使用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户用沼气罐为基础,以牛粪为发酵底物,进行中温发酵,结果表明:连续加温,温度最高可升高到45℃,在加热到35℃后,温度一直维持在30℃左右;户用沼气罐持续产气42 d,累计产沼气8.7 m^3,日平均产气率为0.26 m3.d^-1,产气高峰时最高日产气率0.5 m3.d^-1;一次投料后罐体发酵进入30 d后产气量逐渐降低,说明原料中可分解利用的有机质含量减少,如需维持产气高峰应在发酵30 d前适时补充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16.
设置了不同沼液施用量0、40、60、80和100 kg·m-2的处理,研究象草的生物量、养分吸收利用效率以及土壤N、P养分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适度的沼液施用量可促进象草分蘖,增加其生物量.象草的氮利用效率在施用沼液60 kg·m-2的处理最高,为27.5%,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大,氮利用效率逐渐降低;磷的利用效率在...  相似文献   

17.
农村沼气发酵温度控制技术及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沼气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温度是保证高效生产沼气的关键条件之一。该文对比分析了几种沼气生产增温技术,建立了一个8m~3的沼气池模型,对模型的热平衡及几种加热技术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太阳能热水器水循环沼气池加热系统更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8.
在对福建省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开展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税收政策对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对国内外清洁能源工程税收政策的比较,分析了现有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及不足,提出了增强税收政策的市场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税收体系,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的协调机制和配套措施等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