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摘花序、打顶对北柴胡生育性状及根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对引自甘肃北柴胡在孕蕾期采用摘花序、打顶的处理方法,研究其对北柴胡生育性状及根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花序后的植株生长健壮、叶面积指数大、光合能力强、干物质积累多、根部产量高;打顶后植株生长旺盛,但结实率低,根部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摘花序、打顶对2年生桔梗的生长性状及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花序、打顶后的植株生长健壮、干物质积累多、根部产量高、有效成分积累量大,明显优于2种处理方法的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摘花序、打顶对2年生桔梗的生长性状及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花序、打顶后的植株生长健壮、干物质积累多、根部产量高、有效成分积累量大,明显优于2种处理方法的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4.
摘花序、打顶对商洛黄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种植于陕西商洛香菊药源基地的两年生黄芩采用摘花序、打顶的处理方法,研究其对黄芩生长性状及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花序、打顶后的植株生长健壮、干物质积累多、根部产量高、有效成分积累量大,处理结果明显优于两种处理方法的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5.
何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320-2322
[目的]考察摘花序、打顶对商洛丹参生长的影响。[方法]对种植于陕西商洛香菊药源基地的2年生丹参样品,采用摘花序、打顶的处理方法,研究其对丹参生长性状及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摘花序、打顶后的植株生长健壮、干物质积累多、根部产量高、有效成分积累量大,处理结果明显优于2种处理方法单独使用的效果。[结论]试验考察了摘花序、打顶对商洛丹参生长的影响,为商洛丹参的种质资源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何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320-3322,3325
为了探讨控制生殖生长对商洛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质量的影响,2011年在陕西商州香菊药源基地进行了丹参田间试验,采取摘花序、打顶等方法控制其生殖生长,以不打顶也不摘花序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摘花序、打顶后的植株生长健壮、干物质积累多、根部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其结果明显优于两种处理方法单独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1年生辽藁本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大小根茎繁殖材料对辽藁本地上部分生长状况、根部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以1级根茎作为繁殖材料辽藁本长势最好,根部产量最高;以3级根茎作为繁殖材料辽藁本成活率最高,但根部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不同仿生栽培模式对辽藁本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辽藁本资源的保护和扩大资源量、探讨辽藁本最佳栽培模式,在异地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辽藁本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仿生栽培模式下,辽藁本株高、叶面积指数、分枝数和花序数等生育性状的变化规律相似,其中以模式1发育较迅速,其他模式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发育迟缓,发育量值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仿生栽培模式中光照强度有利于辽藁本植株生长和产量提高,以及挥发油的积累。综合分析认为,仿生栽培辽藁本方法可行,不仅可以利用闲置土地发展林下经济和立体开发资源,而且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长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辽藁本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引种栽培的野生辽藁本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辽藁本年生育期约为220 d,物候期可划分为返青期、营养生长期、孕蕾期、开花期、果期、枯萎期。地上部各器官生长发育表现为株高增长曲线呈单S型,叶面积随株高的增高而增大,孕蕾期叶面积最大,叶面积指数最高,此后叶面积指数逐渐下降。辽藁本为有限花序。根部返青后生长速度较快,开花期至坐果期生长缓慢,坐果期至枯萎期根重、根粗又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而根长此时则处于平缓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密度对辽藁本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藁本种植密度试验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田间全年生育期延长;种植密度对辽藁本的株高、叶龄、叶面积指数和茎充实度等生育性状均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小,根粗>1 cm的根数增加、根长加长、根重最重。最佳种植密度为60 cm×(25~30)cm,其根部产量性状较好,药材性状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但单位面积产量表现中等,可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密植,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辽藁本生长·产量和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晓林  赵伟  王大伟  张连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837-17839
[目的]为提高辽藁本的产量与质量。[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00、200、300、400mg/L)多效唑对辽藁本的生长、药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药材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多效唑对辽藁本有明显的矮化增粗效应,以浓度为400mg/L的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300mg/L;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升高,辽藁本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呈现降低趋势;100、400mg/L的多效唑控制辽藁本花量的效果较好;多效唑浓度为100~300mg/L时,可提高辽藁本的产量,有助于挥发油的积累。[结论]多效唑浓度为300mg/L时,有利于辽藁本的生长,可提高辽藁本的产量,有助于挥发油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梁玥怡  何淑婷  朱志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1920-1921,1924
[目的]研究去除花蕾对紫菀药用器官根系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药用植物紫菀为研究对象,以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4组花蕾的去除数量分别为0、10、20和30个/株,比较其药用器官根系生长量的变化。[结果]随着去除花蕾数的增多,单株根系生物量和单位面积根系产量均明显增大。在试验的种植密度下,4种花蕾去除水平单位面积的根系产量分别为10 075.5、10 439.8、10 967.4和11 997.6 kg/km2。在去除数量达到30个/株(约为单株花蕾数的75%)时,单位面积根系产量有大幅增长,但去除20个/株和30个/株处理之间在根系产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紫菀的生殖生长对根系生长有很强的抑制性影响。在大田种植紫菀时,与不摘除花蕾相比,采用人工摘除50%~75%的花蕾,可使根系产量提高9.0%~18.6%。[结论]试验揭示了紫菀生殖器官耗损对其药用器官生长的影响,为田间种植紫菀获得较高的药用器官产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植物区系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山东长岛列岛采集了数百种植物标本,经整理鉴定,报道了山东省新记录种子植物3种1亚种1变种1变型,即毛莲蒿、魁蓟、碱韭、关东巧玲花(亚种)、花叶鸡桑(变种)、白花长梗韭(变型),分属4科5、属。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揭示再生对茄子产量的影响,试验以嫁接茄子为试材,采用三种密度(4.1万株/hm~2、4.8万株/hm~2、5.5万株/hm~2),三种再生方式(长截、中截和短截),日光温室吊绳栽培,探讨不同再生方式、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密植配合短截再生使茄子根系和茎生长增强,增加了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在植株体内的运输,从而使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对黄冠和丰水梨幼树进行夏季修剪(摘心、拉枝和扭梢)和化学控制(喷施不同浓度PP333和CCC),调查其新梢生长量及成花率。结果表明:各种修剪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新梢的生长,提高成花率。其中,生长延缓剂抑制生长的效果随着药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拉枝提高成花率的效果最明显,成花率可达70%~80%。  相似文献   

16.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玉绿梨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标准,2010年1月28日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0年3月28日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东北龙胆花芽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建立了东北龙胆(Gentiana manshuica Kitagawa)花芽总蛋白质提取方法,以及东北龙胆花芽蛋白质组研究的双向电泳技术.从样品制备及溶解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解决了东北龙胆花芽蛋白质提取中色素、多糖、酚类物质等对双向电泳的干扰,确定了一种有效的蛋白溶解液(7 mol/L尿素,2 mol/L硫脲,4% CHAPS,40 mmol/L DTT,1%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2%的两性电解质pH=3~10).同时,对电泳其它环节也进行了优化,经考马斯亮兰染色后,可分辨蛋白质斑点数约1 000个.获得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