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甘肃省大豆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效率,利用大豆区域试验数据,从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分析出发,对甘肃省大豆新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鉴别力进行全面评估。本研究采用AMMI模型与GGE双标图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9个大豆品种在5个试验点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MI模型中主成分值(IPCA1、IPCA2)占总变异平方和的95%;其中‘中黄318’属于高产稳产性品种,而‘陇黄3号’和‘铁丰31’虽然产量较高,但其稳定性中等,适合在特定区域栽培。在5个试验点中,凉州分辨力最强,镇原分辨力较弱。综合运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法,能够更准确直观地反映各品种生产力、稳定性和适应能力,以及在不同试验区域的分辨能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5年黄淮海夏大豆区试的10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进行了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及稳定性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只有高稳系数才能综合表示参试品种的高产性与稳产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稳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高稳系数法等分析方法, 对1999 ~ 2001年度甘肃省啤酒大麦新品种(系)联合区域试验12个参试品种的3年16 点次进行高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性参数(ai)、变异系数(CV)、高稳系数(HSC)值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回归系数(b)与其他3种方法分析结果有差异。甘啤4号、垦啤2号的稳定性参数(ai)、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高稳系数(HSC)值均较小, 说明这两个品系的高产稳产性好;将4种方法结合更能准确地反映啤酒大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采用稳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高稳系数法等分析方法, 对1999 ~ 2001年度甘肃省啤酒大麦新品种(系)联合区域试验12个参试品种的3年16 点次进行高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性参数(ai)、变异系数(CV)、高稳系数(HSC)值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回归系数(b)与其他3种方法分析结果有差异。甘啤4号、垦啤2号的稳定性参数(ai)、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高稳系数(HSC)值均较小, 说明这两个品系的高产稳产性好;将4种方法结合更能准确地反映啤酒大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相似文献   

4.
银豆5号(参试名称:0430)是以晋遗31号为母本、汾豆7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中晚熟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依次参加了2年区域试验、1年生产试验,增产极显著,于2021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豆20210001。银豆5号蛋脂总和58.97%,对大豆花叶病毒表现抗病,高抗灰斑病,丰产和稳产性好,适宜在甘肃省中东部中晚熟及晚熟品种类型和相近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5.
机收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筛选丰产性和稳产性突出的机收玉米品种,采用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高稳系数法、AMMI模型和safety程序等多种方法分析了2017年机收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从几个参数中筛选出产量、位次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安全第一指数等4个指标可以作为评价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参考指标,‘豫单728’、‘新单88’ 和豫单871’等3个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可在适宜区域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6.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大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1-1992年河南省区试10个大豆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大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文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回归分析法4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2001年度吉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春9398、白94161、小冰麦36号是丰产性好、稳产性强、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8.
应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法并结合高稳系数法,对9个杂交玉米品种在同一地点3年的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农大3138、YA 970产量高,对生态气候条件变化反应不敏感,高稳系数高,属高产稳产型品种;贵吉1号产量较低,但稳定性较好;DH 3303产量高,但变异系数较大:濮9794、渝9501、Sau973、2738等4个杂交种产量较低,稳定性差,变异系数较大.所得结论与生产实践上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甜玉米区域试验点对品种鉴别能力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荣昌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153-156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试验点在区域试验中鉴别力的大小,利用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和AMMI模型Dj值法对福建甜玉米区试点的鉴别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法与AMMI模型Dj值法结论大致相同,回归系数法差异较大,而AMMI模型Dj值法相对最准确。试验还表明,Dj值小的试点,其与基因型互作效应弱,包含较少的互作信息。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合丰47产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MMI模型对大豆新品种合丰47号参加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第二积温带三江平原西南温和半湿润区(5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丰47号产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列第1位;(Di)值在参试品种中列第2位,小于对照品种合丰35号的(Di)值,表明合丰47号的适应性好于对照品种合丰35号;从品种与试验点的交互作用可以看出,合丰47号适于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三江平原两南温和半湿润区的汤原、桦南、富锦、友谊、笔架山、依兰等地区推广.采用逐步回归法获得合丰47号的产量回归方程为Y=4056.6248-39.1945X1+14.4335X4+38.9511X6+37.42421X7.表明有效分枝对合丰47号的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平方米株数和百粒重.  相似文献   

11.
甘蔗新品种桂糖46号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稳系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了甘蔗新品种桂糖46号在2年区域试验中的丰产稳产性.结果表明:相比ROC22号,桂糖46号具有非常优良的丰产性,蔗茎产量和含糖量的增产(糖)非常明显,蔗糖分略高;在此基础上,桂糖46号还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蔗茎产量和含糖量的高稳系数均高出对照30%以上,蔗糖分的高稳系数也略高,分析结果用变异系数法也得到了验证.综合来看,桂糖46号是一个高产、稳产、宿根性好、适应性广、抗倒性强、脱叶性好的优良甘蔗新品种,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鑫  黄瑞冬 《种子》2007,26(2):81-82
利用2001、2004年辽宁省玉米区域试验晚熟A组参试品种的产量数据,结合生产实践,验证高稳系数法的实用性,证明高稳系数法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AMMI模型对2020年福建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的11个品种、7个试验地点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及试点的鉴别力。结果表明,华夏10号、苏闽夏2号和闽诚豆8号属高产稳产品种。福清、尤溪2个试点对品种鉴别力较强,较适合开展品种区域试验。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交互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AMMI模型中的主成分值,共解释总互作平方和的91.65%,有效地分析了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南部花生品种产量稳定性的模型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在不同统计模型下花生品种多性状的表现规律,以山西省南部花生主产区6个试点中的7个花生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Eberhart-Russell、AMMI、DTOPSIS和PCA等4种模型分析方法,综合对比、评价不同花生品种及统计模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4种模型因统计方法的不同结果存在差异,Eberhart-Russell模型分析中品种晋花8号、花育911和临花9号遗传稳定性更好,而AMMI双标图及参数Di显示花育911和张户坡试点分别在产量变异中有更好的品种稳定性和试点分辨力,DTOPSIS和PCA分析分别以临花9号、花育911和临花9号、晋花8号为综合多性状最优品种。结合品种田间产量表现,AMMI分析能更科学地反映加性遗传模型中的GEI交互效应,而DTOPSIS分析在多品种多性状比较中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以2006-2007年贵州省粳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滇杂35和对照品种毕粳37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滇杂35在贵州山区具有很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可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高稳系数法对2011年四川省鲜食糯玉米参试的19个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yyh09-2的高产稳产性好,高稳系数法更能综合反映品种优劣。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1997—1999年度伊犁州中熟组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杂交组合1,2,4,5的丰产性好,但稳产性较差;适应性最广稳产性最好的组合有1个为组合6;伊单8号和组合3属于低产而稳产的杂交种;杂交组合7的丰产性、稳产性最差。该方法能更有效评价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18.
大豆新品种银豆4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晋豆31为母本、晋豆11×125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6-2017年在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中,2年11点(次)每hm~2平均折合产量2830.65kg,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1.50%;2017年在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2821.05kg,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5.21%。该品种株高86.0cm,单株结荚数44个,单株粒重32.0g,百粒重22.5g,生育期140d左右,属于中晚熟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397.0g/kg,粗脂肪含量184.0g/kg。抗大豆花叶病毒病,中抗大豆灰斑病。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及晚熟品种类型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应用高稳系数法综合评价甜玉米区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个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数据为材料,采用常规的产量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高稳系数法对各甜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产量高稳系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产量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常规产量稳定性分析中的回归系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明显,但与产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高稳系数可以作为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高产稳产性的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小麦高肥冬小麦区试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分析法和高稳系数法,分析了2001~2002年河南省小麦高肥冬水区试品种(系)。结果表明,新9408、豫9901、原泛3号、济麦3号00中13,既高产又稳产,占所有参试品种的50%。四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但也有出入,笔者认为以回归系数分析法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