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苏州市湖泊面积有60.33万亩(不包括太湖)占全市内陆水面的43%,其中万亩以上湖泊有10个,水面34.94万商,占湖泊面积的57.9%,已养殖的万亩以上湖泊9个,养殖面积21.44万亩,养殖产量8200吨,平均亩产38.2公斤,每亩养殖水面平均利润21.92元。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4日,澄海区组织部分区渔业科技人户工程专家、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赴福建省漳州地区龙海市考察对虾温棚养殖模式。龙海市水产养殖面积约13.9万亩,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万多亩,约8~9成实行温棚养殖。龙海市持有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的南美白对虾育苗场有158家,育苗能力约每年1000~1500亿尾,  相似文献   

3.
1990年全省池塘养殖面积265万亩,占全省养殖水面的49.9%。池塘养殖产量40万吨,占总养殖产量的83%。其中精养鱼塘108万亩,产鲜鱼27.4万吨,亩平产253.7公斤。与1985年相比,面积增加40.4万亩,单产提高71.5公斤。精养塘面积占全省放养面积20.4%,产量却占全省养殖产量的56.9%。池塘养鱼的产量和效益优势,确立了其在我省渔业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迪红 《水产养殖》2011,32(12):32-33
河蟹养殖是普通鱼类养殖之外的又一大类生产项目。泗洪县临淮镇有5.2万亩的水产养殖面积,其中河蟹养殖占4.5万亩,由此可见河蟹养殖已成为当地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养殖效益提高,增加渔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过去的养殖方法为高密度放养,发病率较高,养殖成本高,而养出的成蟹规格小,品质差,效益低。现在按照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4.成虾养殖(1)养殖模式的选择。在养殖模式上采用主养和混养的模式。主养模式分为两种,一种采用温棚养殖罗氏沼虾,面积2.5亩;另一种采用池塘养殖罗氏沼虾,面积100亩(表2)。混养模式分为两种,一种采用主养南美白对虾混养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投放密度除呈祥水产养殖合作社4.1万尾/亩外,其余为2万尾/亩,面积1 375亩;另一种采用主养黄颡鱼混养罗氏沼虾,黄颡鱼投放密度为1.1万尾/亩,面积22亩(表3)。  相似文献   

6.
浙江三门县为“中国青蟹之乡”.有围塘养殖面积9.57%亩,其中青蟹养殖9.2万亩。在养殖青蟹的同时,大多养殖塘混养了脊尾白虾,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单脊尾白虾养殖亩产值达3000多元。现将我县脊尾白虾围塘养殖高产技术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七省市区浅海滩涂养殖发展迅速,据统计,1980年养殖面积108万亩,产量仅17万吨,到1990年底面积扩大388万亩,产量达58万吨,年递增率分别达13.7%和14.2%。1991年各地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广西养殖面积由过去的8万亩扩大到14.7万亩,相当于前40年总增加面积的77%,产量比上年增长1.8倍,今年上半年养殖面积又扩大到20万亩,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广东、海南、福建、上海均增产15%以上,江苏、浙江也超过10%,七省市区平均增长14.8%,共增产8.6万吨。为了加快浅海滩涂养殖的开发,各地除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丁庄镇日本对虾二茬养殖一直处于低谷。为此,2004年我们引进台湾斑节对虾作为二茬日本对虾的换代品种试验养殖1640亩,收获成虾29370千克,收入231万元。2005午,结合我们几年来不断摸索总结的对虾绿色养殖技术,推广养殖达到1.8万亩,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池塘生态养蟹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从事河蟹人工养殖,是全国从事河蟹人工养殖最早的地区之一。到2001年河蟹养殖面积已近40万亩,年产成蟹9000多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江苏、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海南等沿海各地已开展了青蟹人工养殖,养殖面积100多万亩,产量约20多万吨。青蟹正逐步成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的一个重要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月至1998年9月,湛江市水产研究所与海南海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在海南省三亚市林旺镇开发高位池50亩,对斑节对虾高密度高产养殖技术进行研究,总投苗830万尾,总产量56813公斤,最高单产602.5公斤,总产值322万元。本探讨了放养密度、高盐度海区养殖、饲养管理、虾病防治等养殖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产》2013,(7):36-36
自2009年以来,重庆市在推动渔业规模化上显著提速。截至2012年底,全市单户30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大户4190户,其养殖面积26.3万亩、产量17.8万吨,分别占渔业专用塘的70%和80%。与2009年相比,单户30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大户户数减少478户、面积增加11.3万亩、产量增加9.5万吨,养殖水面向大户集中的趋势明显,养殖大户的养殖面积和产量年递增21%和29%,其中500亩以上的养殖大户实现零突破,并迅速发展至20户,其养殖面积达1.7万亩。实践证明,水产养殖大户的生产标准化、健康化和品种优质化等现代化水平明显高于散养户。  相似文献   

13.
黄仁国 《科学养鱼》2004,(12):41-41
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建立渔业区域特色优势进一步调优养殖品种结构。江苏省江都市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2郾8万亩(特种水产7郾7万亩),其中罗氏沼虾2郾8万亩,形成虾苗繁殖、成虾养殖、罗氏沼虾全价颗粒饲料加工、罗氏沼虾成品加工、成虾销售的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化,“仙宝”牌罗氏沼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2006,27(6):4-4
海南省罗非鱼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池塘养殖面积约19万亩,总产量14.6万吨,占淡水。养殖产量的七成,约占全国的15%左右,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  相似文献   

15.
重庆是长江上游经济建设中心,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各类可养殖水面700多万亩,池塘55万多亩(其中渔业专用塘19.5万亩),水库30多万亩,江河水面220多万亩,宜渔稻田400多万亩。全市有水生野生动物及鱼类7目19科180余种,具备发展渔业的良好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水产养殖发展十分迅速,水产品总产量每年以9%以上的速度递增,2008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2.2万吨,同比增加20%。  相似文献   

16.
张元利 《齐鲁渔业》2009,(11):65-65
无棣县拥有浅海滩涂面积10万hm^2(150万亩1,发展渔业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今年以来,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局通过大力实施省渔业科技人户示范工程,利用“一水多用”现代循环渔业养殖技术,主推对虾与缢蛏、对虾与杂色蛤、对虾与梭子蟹等生态立体混养模式,进行了对虾规模化养殖开发,对虾养殖发展到2.3万hm^2(34.9万亩),实现产量12450t、产值3.11亿元,产量和产值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7.
王朝新 《科学养鱼》2007,(12):57-57
首先,谈谈如何做到使养殖品种少生病。1.合理的密度养殖户应该综合自己的养殖水平及该水域的养殖生态条件选择合理的放养密度。一般而言,海水网箱养殖的单位产量为15~20千克/米~3;池塘养殖在福鼎很少采用轮捕轮放,大都采用一次性投苗,海水鱼养殖至成品密度为600~1200尾/亩,虾一般为5万~8万/亩,高位池虾塘投放密度为8万~12万/亩。  相似文献   

18.
北安市现有宜渔水面8.3万亩,其中水库面积5.7万亩,池塘1.8万亩,尚有近万亩沼泽有待开发。2006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引进了河蟹养殖这一新兴产业,短短几年,我市河蟹养殖已发展到6800亩,养殖户达20户,年产成蟹10万kg,为农民增收3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渔业纵览     
《科学养鱼》2021,(2):85-85
2020年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面积18.85万亩,其中浅海养殖6.674万亩、滩涂养殖4.1万亩、海水池塘养殖6.026万亩、淡水池塘养殖2.05万亩,水产养殖主导产业稳步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大产业。一是以梭子蟹为主的海水池塘养殖产业。全县海水池塘养殖面积60 260亩,塘养梭子蟹产量约为2 106.5吨,梭子蟹全产业链产值约20亿元。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水产》2005,(4):26-26,29
桦南县闫家镇大鲜渔场位于桦南县南部,距县城28里。渔场是由原大鲜水库改建而成,面积650亩,其中大水面放养场600亩、越冬池20亩、鱼种池30亩。2004年,我场大搞特色养殖、绿色养殖,以草鱼、武昌鱼、花白鲢为主,大水面放养河蟹,共生产商品鱼7万公斤,河蟹4800公斤,两项产值30万元。垂钓渔业产值18万元,餐饮服务产值lO万元。总计生产成本19万元,2004年全场纯利润39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