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中离子色谱法测定乳制品(乳粉、生牛乳)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方法。乳制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经超纯水提取后,加入乙酸溶液沉淀蛋白,AS11-HC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标准曲线均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纯牛乳中亚硝酸盐的定量限为0.25 mg/kg、硝酸盐的定量限为0.8 mg/kg,乳粉中亚硝酸盐的定量限为1 mg/kg、硝酸盐的定量限为5 mg/kg;乳粉和纯牛乳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回收率均能达到80%~110%,方法操作便捷、成本低、回收率理想、精密度较高。该法优化了国标检测方法的条件,解决了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检测乳制品中低含量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离子色谱-电导法(IC-CD)和离子色谱-紫外法(IC-UV)测定乳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奶粉用乙酸沉淀,固相萃取柱净化,进样分析。以8 mmol/L氢氧化钾为流动相,选用SH-AC-11分析柱进行色谱分析,用紫外检测器(UV)和电导检测器(CD)检测,对两种检测器的实用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待测离子的质量浓度都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其中IC-CD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检出限(3S/N)分别为5.858 μg/L、1.616 μg/L;IC-UV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检出限(3S/N)分别为10.470 μg/L、6.460 μg/L。以奶粉为基质,对同一样品用IC-CD与IC-UV分别测得各分析组分的加标回收率为85.00%~92.42%(n=6)和95.00%~96.27%(n=6)之间,基质与加标样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4.00%。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以用于乳制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检测。其中IC-CD检出限相对较低,IC-UV分离效果更好,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相似文献   

3.
韩丹蕊  孙启忠 《草地学报》2014,22(6):1360-1364
选取呼伦贝尔草原16种牧草作为试验材料进行青贮,采用水杨酸法和盐酸萘乙二胺法分别测定各青贮饲料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这16种牧草青贮饲料中均有检出.硝酸盐含量在31.00~71.27 mg·kg-1之间,其中含量最高的为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ica),其次为冷蒿(Artemisia frigid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含量最低的是偃麦草(Elytrigria repens)和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是灰蒿(Artemisia glauca),达2.45 mg·kg-1;最低的是黄芪(Astragalus penduliflorus),为0.10 mg·kg-1.各牧草青贮饲料之间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饲料卫生标准,这16种牧草青贮饲料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在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乳和乳制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测定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一)防止亚硝酸盐中毒 在青饲料中,如萝卜叶、芥菜叶、油菜叶中都含有硝酸盐。硝酸盐本身对动物无毒或毒性很低,但当有细菌存在时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则具有毒性。青饲料堆放时间长,发霉腐败、加热或煮  相似文献   

6.
1亚硝酸盐中毒主要原因是大量饲喂含有亚硝酸盐的饲料,如长期堆沤变质的青绿饲料或经长时间蒸煮的白菜、萝卜等,这些饲料中的硝酸盐经上述过程被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家畜误饮了含大量硝酸盐化肥的稻田、沟渠污水,这些硝酸盐在胃肠及组织中被转化为亚硝酸盐(猪少见)而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7.
正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许多饲料作物、蔬菜叶及野生植物都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当含有硝酸盐的青绿饲料在加热后,或在40℃~60℃放置过久,其中的硝酸盐被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当此饲料被猪食用吸收后,其中的亚硝酸盐可把血液中的正常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使血液的携氧与  相似文献   

8.
对动物来说,硝酸盐是低毒,而亚硝酸盐则是高毒,临床上多见的畜禽中毒都是由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而引起。硝酸盐还原菌的种类很多,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等外界环境以及动物的胃肠道和口腔等器官中。体内外的硝酸盐还原菌如遇到适宜的条件,可大量繁殖,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饲料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可发生于动物摄食硝酸盐以前(体外转化),也可发生在摄入体内之后(即体内转化)。  相似文献   

9.
<正>亚硝酸盐中毒,是猪只通过饲料或者饮水摄入过多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后,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中毒性疾病。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新鲜青绿菜类和块根作物,目前在农村养猪仍然存在亚硝酸盐中毒现象。1发病原因亚硝酸盐是硝化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氨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所以说,亚硝酸盐中毒疾病的发生,与硝酸盐的含量和硝化菌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油菜、白菜、甜菜、野菜、萝卜、牛皮菜等青绿或块根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同时,自然界  相似文献   

10.
1病因常作猪青绿饲料的蔬菜,如小白菜、大白菜、油菜、包菜、菠菜、萝卜等,均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过多施用氮肥的土壤中,硝酸盐含量可达1%~3%,在这种土壤上生长的蔬菜会有较高的硝酸盐含量。这些蔬菜若蒸煮不透,焖煮不搅拌,在40℃~60℃下放置过久,在去氮菌还原酶的作用下,其所含硝酸盐将迅速转变为亚硝酸盐;或因青绿饲料长期堆放而发霉、腐烂,发酵产热促使亚硝酸菌大量生长繁殖,而使硝酸盐大量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毒性较小,但亚硝酸盐的毒性很大。猪食入的饲料中含亚硝酸盐达70~75mg/kg体重时,即可中毒死亡。亚硝酸盐是一种血液毒,…  相似文献   

11.
一例羊亚硝酸盐中毒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亚硝酸盐中毒是动物的一种常见中毒病,因误食亚硝酸盐或含亚硝酸盐的食物而引起。也有在胃肠功能紊乱时,胃肠道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此时动物食入富含硝酸盐的蔬菜,如:小白菜、苋菜、地瓜秧、萝卜叶和一些青草等,硝酸盐在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引起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对血管运动中枢和血液有毒性作用。秋末冬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多发季节。因为此时是收获旺季萝卜、白菜、菜花、圆头菜、芥菜叶及甘薯藤和玉米秸等茎叶中,含有数量不等的硝酸盐和亚  相似文献   

12.
正亚硝酸盐中毒是由于其摄入过多含有丰富亚硝酸盐、硝酸盐的饲料或者饮水而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黏膜发绀。猪对亚硝酸盐的敏感性较高,一般大猪摄入6g发生中毒死亡。该病往往急剧发生,快速死亡,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因病机小白菜、菠菜、萝卜、甜菜等青绿饲料中都含有硝酸盐,其中硝酸盐量较高的是小白菜。这些青绿饲料如果在焖煮时如果没有搅拌、没有揭盖,且长时间保持在40~60℃,在去氮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叶菜类饲料亚硝酸盐危害,探讨了不同处理及贮藏时间对叶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以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和包菜(B.oleracea)为试验材料,经炒、煮前处理后套保鲜袋或不套保鲜袋4℃保存以及青贮,青贮贮藏6、12、24、48h和40d后取样测定,其余处理在6、12、24和48h后取样测定。结果表明,前处理对白菜和包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影响显著(P0.05),而套袋和不套袋保存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煮制与炒制后的叶菜于4℃下贮藏48h,亚硝酸盐含量不会出现大幅度增加;青贮初期亚硝酸盐有所减少,在24h(白菜)或12h(包菜)后显著增加,但后期(白菜40d、包菜48h后)又减少,特别是包菜青贮40d,其亚硝酸盐含量比青贮前还低(P0.05)。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用分光光度法和乳及乳制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法来测定婴幼儿配方米粉中亚硝酸盐(以NaNO2计)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婴幼儿配方米粉中亚硝酸盐的检测不能采用GB 5009.33—2010中第二法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5.
獭兔亚硝酸盐中毒是因饲料、饮水中硝酸盐被微生物还原为亚硝酸盐而引起的中毒病。尤其在秋季,常因对青饲料的贮放、运输不当,使其组织破坏和腐烂,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被自然界或肠道细菌作用使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獭兔食后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中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鱼、肉制品加工业中常用的发色剂,硝酸盐可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游离的亚硝酸,亚硝酸盐与肉中的肌红蛋白结合,生成稳定的红色化合物——亚硝基肌红蛋白,使肉品呈现鲜艳的红色,使肉品保持独特的色泽和风味。  相似文献   

17.
畜禽亚硝酸盐中毒对畜牧业生产的危害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与重视。我国畜牧兽医文献资料对易浓集硝酸盐的蔬菜、茎藤、秸秆、角皮、及其它青嫩饲草,因高温下存放,冰冻变质、发霉或闷煮等体外性因素的作用下,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引起中毒的论述与报道非常广泛,对家畜采食富含硝酸盐类饲草菜叶,在体内环境中还原为亚硝酸盐导致类同人的“肠原性青紫症”的亚硝酸盐中毒尚未见  相似文献   

18.
<正>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猪摄入富含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的饲料或饮水,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载氧能力,引起以黏膜发绀、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机体组织缺氧及其他损害的综合征。是多种畜禽常发疾病,以猪为多发,猪吃饱后数小时内发病。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由于含有硝酸盐的青绿饲料在贮存和调制过程中因方法不当,硝酸盐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变为有毒的亚硝酸盐,猪采食后引起机体组织缺氧而中毒。临床上采取解毒和强  相似文献   

19.
由于目前农业上广泛使用含氮农药和氮肥及含氮工业废水、废渣对环境、土壤和水造成污染,使得水、土壤和各种植物中残留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不断增高,因而增加了进入乳与乳制品的可能性。另外有一些不法生产者,为了自己的私利,在牛乳中掺水,为了掩盖掺水后牛乳密度下降现象,往往加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人体食入大量的硝酸盐,肠道内细菌会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而  相似文献   

20.
<正>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由于猪过量食入或饮入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饲料和饮水而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导致猪体内组织缺氧而发生中毒。临床特征为猪采食后突然发病,皮肤和黏膜发绀,血液褐变,呼吸困难,神经功能紊乱,经过短急。1发病原因亚硝酸盐是饲料中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经还原而产生的。亚硝酸盐产生的多少取决于饲料中的硝酸盐含量和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力。硝酸盐还原菌最适温度为20~40℃。青绿饲料如白菜、萝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