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城市滨水区开发与建设、滨水植物群落的类型与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3个方面简述了国外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从城市滨水区的价值导向、滨水植物的种类划分、滨水植物群落的构成与特点、滨水植物群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与评价5个方面简述了国内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总结了我国滨水植物群落景观在近10年间的发展特点,指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大框架下,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不足,旨在为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近年来滨水植物的有关概念、分类、选择与配置、景观评价的研究成果及现状,指出滨水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希望对今后滨水区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水和谐的理念,以景观生态学等为理论基础,解析了滨水区的概念及其内涵。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滨水区已成为生态敏感脆弱的区域,而构建生态循环系统、重塑滨水景观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以包括南湖荡主体及沿湖岸500 km的区域为研究区域,探究了其景观生态分类和景观格局分析。结合相关分析评价,针对南湖荡3个景观子区存在的不同问题,对每个子区因地制宜地进行具有不同特色的生态景观建设,以期实现滨水区的生物平衡、滨水景观的高效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滨水景观植物的选择与种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水景观是城乡重要的绿带和生态走廊。为了有效利用滨水区的空间资源,提升其生态和游憩价值,对适合滨水区生境的景观植物种类进行了选择,并提出了滨水植物种植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5.
植物在滨水景观中的空间营造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水区的复兴与发展带动了一系列与其相关的景观设计研究,植物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滨水景观植物空间营造方法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存在的误区,接着对植物营造空间的类型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从而就滨水区的3个分区分别结合植物营造空间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植物在滨水景观中的空间营造方法和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设计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基于对滨水区的理论研究.本文对泰安境内两条重要的河流——渿河、梳洗河的滨水景观进行了调查、评价、分析,提出景观改进建议,旨在寻求一条有泰安市特色的滨水区景观规划之路。  相似文献   

7.
郑文俊  程道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06-6107,6109
介绍了桂林“两江四湖”景区的滨水景观开发背景和景观特色,并从水体、桥梁、岸线、植物、园路与园林置石、雕塑碑刻和建筑景观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滨水景观开发方法,指出城市滨水景观开发应以人为本,充分利用水资源,传承和丰富历史文化,向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村镇滨水景观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村镇空间形态形成的因素的基础上,对村镇滨水区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指出要正确处理滨水景观与周边建筑关系、正确对待村镇滨水区驳岸的处理问题,并指出村镇滨水区绿化必须根据生态理论,把乔木、灌木、藤蔓、草本、水生植物合理配置在一个群落中,做到有层次、有厚度、有色彩,使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等各类植物各得其所,构成一个长期共存的复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构建景观与功能互相融合的新农村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9.
滨水区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钰  陈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30-7932
从理论基础入手,引入了滨水区和滨水景区的相关概念,指出滨水景区是构成区域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地区的形象窗口,也是凝聚人气的重要休闲场所,结合研究区具体情况,从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社会文化要素方面分析了滨水区的景观构成,根据湖体形态及水景观现状将研究区分为3个区域,分别分析其景观现状,并针对各段景观现状提出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使相互关联、互为制约的因子共同作用,开发自己的滨水景观,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要素的协调发展,建立与自然相融合的人居环境,以期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使社会各界能够重新审视目前滨水地区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并认识到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意义.[方法]结合成阳市渭河滨水区景观建设的概况,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滨水区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亲水空间的设计、历史文脉的延续、滨水空间的开放性及植物的合理配植等方面提出了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建议和对策.[结论]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应该尊重"生态优先"的原则,重视河流、景观与人文的结合,从而创造环境更优,更有特色的城市滨水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