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经济林是一个具有我国特色的概念,是从特用经济林延伸下来的。经济林主要是指以生产木材以外的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经济林不仅提供粮食、果品和油料产品,具有很大经济社会效益,而且还具备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黄土高原地区要重视经济林与生态林的平衡,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发展经济林。目前,存在着对退耕还林的生态目标认识不明确、在选择树种时经济林比例过大、生态林比重偏低的问题,造成树种结构单一、防风沙能力脆弱的后果。退耕还林中以经济林取代生态林的倾向要引起重视。退耕还林,其根本目的是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始终是第一位的。由于经济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评价森林效益的大小不能单看森林覆…  相似文献   

3.
运城市是我省的农业大市、林业大市 ,亦是经济林大市。全市森林植物资源丰富 ,但森林病虫害较严重 ,直接威胁着造林绿化成果和农民增收 ,破坏防护林的生存和森林资源的持续经营 ,影响森林生态效能的发挥 ,已成为制约全市林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预防危险性森林病虫害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仅供参考。1 林业基本情况运城市总面积 14万 hm2 ,其中林业用地 5 7万hm2 ;有林地面积 30 .4 5万 hm2 ,其中森林面积 15 .2 5万 hm2 、经济林 15 .19万 hm2 ,林木覆盖率为 2 4 .5 %。2 危险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我市的森林病虫害在…  相似文献   

4.
沿海防护林在滨海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滨海城市作为特殊的城市类型 ,其森林依生态功能可划分为沿海防护林 ,大气净化森林 ,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居民点绿化森林 ,经济林及特殊人文景观森林生态功能区。该文着重论述了沿海防护林在滨海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并从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角度 ,简述了提高滨海城市防护林体系建设质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兴隆森林资源现状 ,用可持续发展理论 ,分析了现行林业生产存在的问题。结合兴隆县实际 ,提出了兴隆县林业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需建设完善用材林基地、经济林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发展森林旅游的构想 ,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选择合适的经济林树种,进行科学搭配,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不仅能满足森林植物造景的需要,也能充分发挥经济林树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阐述了经济林树种在森林旅游中的观赏价值、功能和作用,探讨了经济林在福州森林旅游中的综合效益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山区林业相对于林业整体而言在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上有一定特点.在此前提下的山区综合开发洽理应该树立一个总的目标。在具体发展目标中应该有景观目标和森林覆被要求;应确定合理的林种结构特别是要探讨经济林的比例安排。水土资源的保护和保存是山区综合开发治理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求。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栾川县林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河南省栾川县林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阐述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变化情况,分析得出栾川县林业发展的特点: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存在矛盾、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等,最后探讨林业发展的对策:坚持森林分类经营;大力发展经济林及林下产业;借助生态,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依靠科技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保护、利用的辽宁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森林经营、保护、利用与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的关系,在辽宁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重新认识了森林的多功能性及生态价值;提出了对森林应实行科学经营、保护与利用,适地适树适品种,良种壮苗;建立多样化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营造混交林;辽东山区大力发展红松、核桃楸等珍贵树种,辽西地区发展核桃、山杏、大扁杏、大枣、沙棘等经济林;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邓先珍,研究员,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专业现任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北缘地区育种与栽培实验室主任,经济林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协会常务委员、中国经济林协会森林食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林协会森林药材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油茶、乌桕、柿子、油桐、核桃、栀子等主要经济林树种的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工作。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西部退耕还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西部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森林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生态条件较差,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一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已严重地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森林遭到破坏之后所造成的恶果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了退耕还林在整治国土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国内外的评价指标,对会泽县森林的公益(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达11.0亿元,占综合效益的92.1%,直接经济效益0.94亿元,占综合效益的7.9%,而木材收益只相当于综合效益的3.9%;森林的公益效益相当于同年直接经济效益的11.65倍,是该县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3.6%,农业生产总值的2.47倍;森林的综合效益是近20年县财政造林投入的106倍.充分说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1IntroductionTheforestestateisoneofthemostimportantsectorsofournaturalendowmentandisthematerialfoundationofsustainabledevelopmentinChina.TheurgentquestionfortheforestrysectorinChina,andindeedfortheentireworld,ishowtoeffectivelyincreasethesupplyofforestresourcesandmaintainthecurrentimprovementinenvironmentalconditionsinordertopromotesustainableeconomicdevelopment.Chinaisalargecountrywithcomplexnaturalconditionsandgreatclimaticdiversity,suitableformanytypesofforests.Thisvarietyandwealthofherfor…  相似文献   

14.
中国热带次生林生产潜力与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完成对中国热带地区次生林现状、经营情况的相关资料分析和重点地区的实地调查后认为:从目前次生林的生态效益来看,对比人工林,次生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地力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益;与原始林比较,次生林在吸收CO2和释放O2和改良土壤的功能相对强,而固土效益和蓄水效益则较低。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样地的调查分析,由于缺乏经营,次生林的木材生产能力相当低,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约仅78m^3/hm^2,为世界平均森林蓄积水平的68%左右。通过经营,中国次生林有较大的生态和经济潜力开发空间。由于中国经济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在农村,环境保护和生存问题都很突出。因此,要保护和发展次生林,只有选择生态和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的经营模式,才能实现其可持续性。通过一年的调研,根据中国的经营传统和结合现实状况,归纳出目前在中国可以普遍推广的三个主要经营模式,即:社区综合经营模式、天然林的恢复与重建模式和经济物种套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decades, there has seen a dramatic expansion of global planted forest area and their great impact on human life. It is reported in Forest Resource Assessment 2010 that the current area of global planted forests is about 264 million ha, representing only 7% of the total forest area but able to meet the two thirds of the global demand for logs. Planted forests can not only provide timber, fiber, fuel and non-wood forest products, but also contribute to carbon sequestration,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l...  相似文献   

16.
发展竹产业是一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面兼顾的"三优"工程,具有生态优、效益好、市场广、可持续等特点。宜黄县具有竹林面积基数大、气候土壤条件好、山地多等发展竹产业的优势。发展竹业生产是加快宜黄县社会和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总结了宜黄县在发展竹产业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森林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当今,采取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本文着重就森林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沿革、定义、标准和实施框架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述评,并简要地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龙晓飞 《绿色科技》2021,(5):112-114
指出了龙里林场现有国家储备林中以马尾松人工林为主,树种结构单纯、层次结构简单、生态效益差、生态系统脆弱,容易发生雪压、风倒、火灾,松毛虫危害严重。为了改善林场马尾松人工林的健康状况,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优化林分的树种、水平、垂直结构,进一步提高林分质量,模仿马尾松自然演替规律,通过择伐,在林下补植了乡土珍贵树种,以把马尾松人工林尽可能地改造为接近自然状态的异龄针阔混交林,结果表明:近自然改造具有如下优点:①确保了持续的主林层郁闭,实现了森林的永续利用。②将培育珍贵树种与马尾松大径材有机结合起来,兼顾了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③有利于提高林分质量,保证了森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3年省森林资源清查、森林资源消耗量及消耗结构的调查资料,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采用线性规划对我省的林种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河南省现阶段的林种结构应为: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用林=349∶159∶237∶211∶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