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雌性型极早熟黄瓜新品种──早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雌性系WI5207G为母本,长春密刺选系(9-1-3-4-1)为父本配制的黄瓜一代杂种早抗,具有极早熟、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抗病性好、品质优等特点。长江流域春季大棚栽培每666.7m2产量达4000kg,比宁丰3号增产19.1%,冬季日光温室栽培可达5000kg以上。目前已推广到国内10多个省市,推广面积约13333.3hm2。  相似文献   

2.
母本88001来源于津杂2号,父本88034-1来源于早丰1号S-1-16与SZ-1的杂交后代。其一代杂种鲁黄瓜11号,瓜形美观,瓜皮深绿,密瘤白刺,瓜把短,品质优良。抗霜霉病、枯萎病。平均前期产量约1200kg/667m2,比对照新泰密刺增产10%~50%,平均总产量4000~7000kg/667m2,比对照增产15%~30%。适于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鄂茄1号(8819)是利用87-25和87-16两个优良自交率杂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早熟、较耐低温、较抗绵疫病、商品性好、丰产,比对照品种上海紫×长约早熟3天,前期产量增产37.7%~52.3%,约占总产量的45%,总产量增产14.6%~25.7%。一般每公项产52.5t,高产者达75t以上,该品种已在国内20个省市推广,种植面积达4400hm2。  相似文献   

4.
龙杂茄三号(93-27)是用001和9404两个优良品系配制的一代杂交种。本品种早熟、优质,抗褐纹病和黄萎病。产量与对照龙茄一号相比,前期增产14.86%~20.14%,总产增加11.43%~19.70%。  相似文献   

5.
津美1号是利用代号48和66两个优良自交系杂交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生长势强,瓜条顺直,皮色亮绿,瓜把极短,瓜长30cm左右,外观光滑少刺,腔小肉厚,丰前抗病,早期产量比茶兰黄瓜提高4.8%,比密刺黄瓜提高39.2%。总产量比荷兰黄瓜提高15.7%,比密刺黄瓜提高25.8%。适宜早春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6.
春香黄瓜     
春香黄瓜春香黄瓜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早熟黄瓜一代杂种。通过生产示范,早期产量比长春密刺增产14.6%以上,一般产量为:4000~5000kg/666.7m2。1993年经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通过,为推广品种。1、特征特性生长势较强,具...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海泽拉黄瓜是当今世界最优良的黄瓜品系之一,具有生产期长、稳产、高产、抗病性强,品质好,极耐贮运特点。其产品在亚太地区和欧美国家市场上备受欢迎,尤其是俄罗斯市场更受青睐。经2年引种,在我地区获得成功,是我地区出口俄罗斯首选品种,也是绿色食品理想品种。1 品种特性 以色列454黄瓜,属无限生长型、早熟、全生育期可达7-8个月。株型强壮,单果长约14—16cm,圆柱型,果实暗绿色,高度整齐,极耐贮运,保鲜期长。较耐白粉病,对枯委病有抗性。单性结实,全部雌花杂交品种,低温下坐果好,产量极高,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8.
1986年利用T-7自交系为母体,与G-5自交系为父本,配组杂交,于1993年育成黄瓜一代杂种吉杂5号。199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长势强,抗病,高产,果实性状优良,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夏丰,适于吉林省露地栽培,为中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9.
济南密刺品种是以新泰密刺为母本,津研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生长势强,茎秆粗壮,节间短,以主茎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低(3~4节),雌花节率高。果实深绿,匀直,果面有棱,瘤利密,果肉厚,商品性好。早熟,耐阴耐低温能力强。抗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在越冬大棚和春大棚栽培中表现高产稳产,1990年多点生产示范,每666.7m2产量平均在5 000kg以上,比长春密刺增产67.4%, 比新泰密刺增产8%。该品种在山东各县栽培深受菜农欢迎,已于1990年4月通过鉴定和审定。  相似文献   

10.
嫁接黄瓜防病与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以云南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作砧木,适宜的黄瓜品种作接穗进行嫁接,不仅可防病,而且能增产。防治枯萎病效果为78.3%~100%,对疫病也具有高度抗性,并能减轻白粉病。嫁接黄瓜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生长到4叶期时,比自根苗根重增加22.0%~50.9%,叶面积扩大44.0%~69.5%,叶绿素含量提高3.6%~11.7%。嫁接苗根、茎、叶的氮、钾含量减少,磷含量增加。由于嫁接黄瓜生长发育快,前期产量比不嫁接苗增加29.7%~89.7%,总产量增加15.1%~46.7%,比主栽品种长春密制增产22.7%~83.9%。嫁接的品种不同,防病和增产效果有一定差异,应选用抗霜霉病、生长势强的杂种一代作接穗。  相似文献   

11.
鄂砧1号是用日本葫芦H08自交系作母本,武汉地方葫芦H06自交系作父本配制而成的远缘葫芦杂交种。采用鄂砧1号等不同砧木嫁接西瓜试验结果显示,与其他参试葫芦砧木相比,鄂砧1号发芽率高,出苗整齐,苗壮;与西瓜嫁接亲和性好,共生力强,结合面致密,成活率高;抗枯萎病,耐盐碱,叶部病害轻;嫁接后增产效果明显,对果实品质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雪剑一号是以福建地方品种经7代连续自交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CH19为父本,以雄性不育系02-9-10为母本配制成的早熟秋花椰菜一代杂种,生育期60d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株型直立紧凑,外叶深绿色、蜡质中等,叶柄较短,内叶合抱自护球;花球雪白、紧实、高圆形,单球质量1.12kg左右,每667m2产量26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3.
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菜薹新品种‘秦薹1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秦薹1 号’菜薹是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TCMS6-1-2-7-5-1-3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 以广西地方品种经多代自交纯化选得的自交系97TS14-11-5-4 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 具有适应性强、抗病性与丰产性佳等特性, 已在广西、广东、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4.
晋园1号是以B214-6-2为母本,Q212-3-3-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早熟,矮秧型,节间短,宜密植。前期产量高。第1朵雌花节位5节左右,雌花多,瓜码密,坐瓜能力强,瓜条膨大快。瓜条长棒形,瓜皮白绿色,瓜棱明显,种腔小,品质好,适宜保护地栽培。平均产量可达7 00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濮椒1号是以湖南省地方品种中选出的优良自交系047-3-3为母本,以国外引进的黄金椒经多代自交纯化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黄-2-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早熟,始花节位为第8~10节,从定植到始收45d(天)左右;生长势强,连续坐果性好,株高64.18cm,开展度72.17cm;果实长羊角形,果长20cm,横径3.3cm,果肉厚0.28cm;商品果黄绿色,果面光滑顺直,味辣,商品性好;单果质量60g;田间对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的抗性优于洛椒7号;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每667m2产量3170kg左右,适于保护地及早春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高产西葫芦新品种长青王4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法国纤手自交纯合选育的代号01-5A白皮自交系为母本,以国外材料(编号B)多代自交分离选育的代号01-B-4稳定绿皮自交系为父本,育成了早熟丰产半蔓型杂交种长青王4号。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早熟性好,植株后期不衰;瓜长筒形,纵径22~24cm,横径7~8cm,瓜皮浅绿色,光泽度好;田间表现对病毒病、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强。露地栽培667m2产量4500~5000kg,比早青一代增产18.9%。2007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7.
秀玉4363是以HS261-2为母本,以08-12-1为父本选育出的耐寒、高产、商品性佳的西葫芦一代杂种。早熟,长势强,茎蔓长。第1雌花节位为第7~8节,瓜码密,连续坐瓜力强。商品瓜翠绿油亮,瓜长23~26 cm,横径6~7 cm。单瓜质量400 g左右,每667 m~2产量约17 000 kg。品种适应性强,适宜在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地的早春大棚、秋延迟日光温室及越冬日光温室茬口种植。  相似文献   

18.
夏冠1号是以自交系7213作母本,以自交系1632作父本配制而成的节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较强,分枝性强,主侧蔓结瓜。早熟,春栽从播种至始收65~80d(天),夏秋栽从播种至始收45~55d(天)。瓜圆筒形,皮青绿色,有光泽,被茸毛,无棱沟,瓜长16~17cm,横径5.5cm,单瓜质量450~500g。肉质嫩滑,微甜。耐热、耐寒能力较强,高抗枯萎病,对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江心4号。每667m2产量3000~4000kg,适宜华南地区春、夏、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翠绿2号大顶苦瓜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翠绿 2号是用早熟、丰产、优质的强雌性株系B0 7 2 1作母本与品质好、抗逆性强的株系D12 3 1作父本配制而成的大顶苦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比对照翠绿大顶苦瓜早熟 2d(天 ) ,前期产量增产 13 .0 % ,总产量增产3 4 .8% ,一般每 667m2 产量 2 0 0 0kg ,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栽培。至 2 0 0 1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 2 0 0 0hm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