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TM遥感数据,通过迪庆州中甸县森林资源调查目视判读区划实例,对影像判读的关键检验指标——一致率、正判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致率为91%,面积地类综合正判率为95.3%,均起过细则规定要求;在不同的建标线路上及不同的地类中均获得了较高的和较为稳定的正判率。  相似文献   

2.
TM遥感数据在中甸县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TM遥感数据,对迪庆州中甸县森林资源调查进行目视判读,对影像判读的关键检验指标-一致率、正判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一致率为91%;面积地类综合正判率为95.3%。均超过细则规定要求。(2)在不同的建标线路上及不同的地类中均获得了较高的和较为稳定的正判率。  相似文献   

3.
石榴花具有开放时间一致、花期长、坐果率低的特点。自然坐果率仅占总花量的0.9%-7.82%,少数单株最高达到15.18%。提高坐果率是实现石榴丰产的关键。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类型中心抽样对林木采伐管理检查伐区抽查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应用中心抽样理论对评价林木采伐限额管理的主要指标(伐区凭证采伐率、发证采伐量误差率)进行了实例分析,从理论上科学地解决了对受检总体检查结果出数问题,从而可以用数据对受检总体的林木采伐管理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硼肥促进油橄榄花芽分化,花粉萌发率提高了74.1%,花期后的坐果率增加29.6%,产量增加14.0%;施用锌肥可以降低油橄榄硬核期和油脂形成期的落果率,分别降低18.5%和12.3%,产量增加12.1%;硼锌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花粉萌发率提高了82.4%,花期后的坐果率提高了33.5%,硬核期和油脂形成期落果率分别降低了17.9%和14.8%,产量增加21.9%。  相似文献   

6.
提高油松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关键在于减少球果败育和提高球果出籽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球果败育与种子园的花粉产量无关;不同无性系球果败育率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树冠上部的球果败育率显著低于树冠下部;在种子园开花初期,辅助授粉能显著提高球果出籽率。1988年卢氏种子园实施辅助授粉后,使球果出籽率提高1.14%,增产效益33.9%。辅助授粉对不同无性系提高球果出籽率的作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现地验证之前,必须进行一致率统计,当一致率达到90%以上,方能进行现地验证。目视判读采取一人判读、区划,另一人复核判读,复核者“背靠背”重新判读,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CCA在木材中固着的影响和加速固着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厚培  邵勇 《木材工业》1996,10(3):8-12
为提高木材防腐处理效果,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CCA在马尾松中固着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可显著提高CCA的固着率,在室温,处理300小时,固着率为92%-94%,而70℃时,仅21-45小时即可达到95-98%。采用热湿空气只需9-12小时可使CCA完全固着。  相似文献   

9.
激素处理对野生观果树种坐果率和挂果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楸树盛花期喷50×10^-6赤霉素,可提高坐果率28.72%;喷PBO生长调节剂300倍液,可提高坐果率17.35%。在天目琼花盛花期喷50×10^-6赤霉素,可提高坐果率22.71%;喷PBO生长调节剂300倍液,可提高坐果率14.93%。以山杏、山梨为研究对象,在果实成熟前25d全株喷洒激素,在10×10^-6~50×10^-6范围内,随NAA和GA的增高,两个树种落果率明显下降,但均以30×10^-6~50×10^-6最为显著,落果率仅在10%以下,比对照下降了88.4%。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类型中心抽样对林木采伐管理检查伐区抽查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应用中心抽样理论对评价林木采伐限额管理的主要指标进行了裕例分析,从理论上科学地解决了对受检总体检查结果出数问题,从而可以用数据对受检总体的林木采伐管理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1.
余甘子果实贮藏保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福建省生产区惠安县、南安县余甘子果实试样进行贮藏保鲜特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蒂腐率与采样时间有关,9月底采样蒂腐率高于12月初采样。各品种(类型)或优株之间差别较大。品种(类型)之间失重率比腐烂率差异小。失重率与腐烂率显著相关联且与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典型非线性相关。各处理中常温袋贮腐烂率较低,失重率也较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果实单宁含量趋势一致,果实单宁含量与果实腐烂率趋势相反。品种(类型)和优株之间可溶性固形物有一定差异,贮藏过程中同一试样完好果可溶性固形物变化小,相同试样气干状态可溶性固形物比袋贮高。  相似文献   

12.
对欧李嫩枝扦插关键因素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欧李嫩枝扦播必须带叶;最佳繁育期在5月中旬;ABT1号生根粉浓度在50~100mg/L时,可提高生根率20%以上。  相似文献   

13.
1 概 述在时间研究中 ,工作抽样为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对具体家具企业生产车间工人及设备作业情况的抽查统计 ,可以了解工人作业的效率和探讨非作业比例大小的原因 ,据此确定合理的宽放率 ,并估算企业设备的生产能力及利用率。除此以外 ,工作抽样更是建立生产标准的一种技术。工作抽样因其具有快速的消息 ,且比秒表的使用技术良好得多 ,故为一种成本低廉的好方法。工作抽样是一种按随机方式 (不定时间条件下 )观察随机过程来测定具体工作时间的方法。它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项工序或作业 ,也可以是一台机器。观察可以是一系列间断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除草清杂处理1a后,1年1次和1年2次处理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39.98%和51.33%,有虫株率与对照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处理2a后,三者之间的有虫株率有极显著差异,1年2次处理效果较好,2a后,有虫株率减退率42.30%。人工挖虫防治后1a有虫株率极显著下降,校正有虫株率减退率为78.28%,2a后持续效果达75.45%。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与国际种子检验规程相接轨,对沙棘种子幼苗率检验与等级划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幼苗率与芽率之间具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并可提高检验精度。以幼苗率检验沙棘种子质量的测定时间为20d;Ⅰ级沙棘种子的幼苗率≥75%,Ⅱ级沙棘种子的幼苗率64%~74%,Ⅲ级沙棘种子幼苗率53%~63%。  相似文献   

16.
《湖北林业科技》2001,(3):56-56
枣树产量低 ,是枣树栽培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原因是坐果率较低。那么 ,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枣树坐果率 ?一、环状剥皮 环剥又称开甲 ,此法可减少落果 ,促使成熟期一致 ,提高枣果品质。方法是在盛花初期 ,选择晴朗的天气对树势旺盛、干粗 1 0~ 1 2cm的枣树进行环剥。环剥时 ,先刮去老皮 ,使白色的韧皮部外露 ,然后用开甲刀或切接刀环剥一周 ,深达木质部 ,宽 0 3~ 0 8cm。初次环剥时 ,在主干距地面 2 0~ 30cm处开第一刀 ,以后逐年上升 ,每次环剥间距 3~ 5cm。剥后用旧报纸将剥口包严 ,2 0~ 2 5天后解开。二、花期“三喷” 即…  相似文献   

17.
杉木球果瘿蚊虫果空间分布经3类分析方法检验均显示为聚集;杉木树冠部位对虫果率无显著影响,虫果率调查抽样方式以平行线抽样较适合;抽样数据的统计代换可采用对数代换[X'=In(X+1)]或Taylor的方法(X'=X-0.2585)。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丹东板栗生长发育特点,制定了一整套提高果品质量的技术措施。其中包括选择良种,促进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增大栗果和防治害虫等综合措施。该措施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可在全省栗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要生产优质高档无污染苹果,果实套袋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但在生产中常出现套袋后成果率低的问题。为提高套袋苹果成果率,我们结合近几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提高套袋苹果成果率的技术措施如下。      一、套袋苹果成果率低的原因   1.病害防治不彻底。套袋前没有及时打杀菌剂,使炭疽病、轮纹病、霉心病等病害侵入果内。   2.早害。微体害虫如康氏粉蚧、蚜虫等从袋口及通气孔钻入袋内危害果实。   3.日灼。套袋时间不当或套袋操作技术不规范以及骤然高温均会引起日灼危害果实。   4.生理病害。套袋期影响了果实对钙、硼等元…  相似文献   

20.
利用西藏自治区2006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天然云杉林实测样地资料,通过构建非线性联合估计模型系统,研究建立了天然云杉林总消耗率、枯损率、采伐率三者一致兼容的估测模型,为西藏天然云杉林的消耗量估测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类似模型的研建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