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芫荽又名香菜,伞形花科芫荽属,以叶及嫩茎作菜肴及词味料,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芫荽为耐寒性作物,传统栽培季节为秋、冬季,春、夏季因气温高  相似文献   

2.
2010年,大同市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2℃,春季气温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低值,夏季气温为次高值;年降水量418.9mm,比常年偏多5%,秋季降水量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项气象要素突破极值。冬春季持续低温致春播延期、作物发育推迟;夏季全市高温破历史纪录,阶段性干旱明显,局地冰雹及洪涝灾害偏多;秋季连阴雨天气造成涝灾及作物贪青晚熟,春季全市出现大范围大风沙尘天气,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较大的损失和影响,其中干旱、冰雹及洪涝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1956—2010年桓仁县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桓仁县1956—2010年55年气温资料对桓仁县气温的年际、四季、作物生长季等时段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桓仁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春季、生长季平均气温20世纪80年代变化显著,夏季平均气温各年代变化幅度不大,秋、冬季平均气温90年代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出发,论述了”洪涝”的界定与洪涝灾害的等级划分,详细阐述了玉米遭受洪涝灾害后的挽救措施,包括及时排水、及时扶正植株、进行田间清理、中耕施肥及防控病虫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松原市2013年夏季(6~8月)总的天气特点是:气温比历年平均略高,降水比历年平均偏多;气温和降水的阶段性变化十分明显;多局地暴雨和冰雹天气;松原市北部有中小河流洪涝灾害发生。本文简要分析了上述天气特点产生的原因,并对夏季天气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王玉堂 《新农村》2011,(6):24-25,55
雹灾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威胁极大。作物遭受雹灾后,一般不要轻易改种其它作物,只要管理及时、措施得当,仍能获得较好收成。不同作物灾后的管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40年新宾气温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吴佳丽  张鹏  于浩  刘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42-16243,16250
利用新宾1971~2010年气温资料对新宾县气温的年际、年代、四季、作物生长季等时段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宾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春季、生长季平均气温20世纪80年代变化显著,夏季平均气温各年代变化幅度不大,秋、冬季平均气温90年代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8.
雹灾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威胁极大,作物遭受雹灾后,一般不要轻易改种其他作物,只要管理及时,措施得当,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一、玉米玉米苗期遭受雹灾,只要生长点未被破坏,一般不要轻易翻种,而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一)剪叶。雹灾过后,及时剪去枯叶和烂叶,以促进新叶生长。  相似文献   

9.
进入夏季以来.一些地方遭受了长期阴雨和多次大到暴雨的袭击.农作物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洪涝灾害也给畜牧生产带来了相应的损失.加上入夏以来,生猪高热症、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形势严峻.洪涝灾害更有可能造成动物的疫病流行。因此.洪涝灾害后应特别注意做好动物疾病防控.  相似文献   

10.
洪涝灾害后的旱粮减灾增产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粮作物多是怕涝不怕旱的农作物。在洪涝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对旱粮作物减灾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大力发展秋季作物可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确保全年粮食稳产。现就主要旱粮作物灾后管理及发展秋季作物提出如下技术措施,供各级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夏季气候多变,常有高温暴雨袭击农作物,尤其近日以来,南方的大雨、冰雹、洪涝灾害频繁出现,为了使蔬菜、水果作物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记者通过专家建议、各地实际情况了解,整理出鉴定和治理灾后作物的一些方法。蔬菜:加强田间管理当前是春夏蔬菜采收高峰期,洪涝灾害导致茄果类、瓜类等蔬菜将提前罢园,叶类蔬菜基本绝收。而对于受灾的蔬菜而  相似文献   

12.
正1玉米遭受洪涝灾害后及时排水对玉米田间积水严重的内涝田块,要及时挖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促使叶片尽快恢复光合作用和生理机能。2玉米遭受洪涝灾害后要加强田间管理2.1玉米植株倒伏后及时扶正对于洪涝灾害后倒伏或倾斜的玉米,水退后及时扶正,也可视情况将3~4株捆在一起,相互挟持恢复生长。对于茎折玉米要及时收获,用做青贮饲料,减轻损失。2.2玉米田及时铲趟散墒  相似文献   

13.
<正>去年入秋以来,由于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全省遭遇了百年难遇的秋冬春及初夏连旱,小春及秋冬播粮经作物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面对严重的灾情,省农业厅迅速部署,围绕保民生、夺丰收的工作目标,紧急动员,科学应对,着力抓好调配农机保饮水、调处纠纷保稳定、突出重点保现苗、及早谋划调结构、大兴科技夺高产、  相似文献   

14.
秋作物的田间管理是获得丰产的关键,针对全县秋作物种类多、生育期短等特点,结合当前不同秋作物生长生育状况,及时采取促控措施,适时协调秋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15.
每到夏季,前郭县南部和西部一些乡镇都遭到过大雨和冰雹的袭击,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损害。但一般作物都具有很强的生理补偿作用和再生能力,遭受雹灾后,只要精心管理,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综合各地经验,贵在灾情检查及时、补救得力。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6.
秋豌豆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适宜栽培地区的选择豌豆是喜凉作物,秋豌豆夏播秋收,宜选择地势较高、海拔1 200 m以上、夏季气候温和地区的旱作地栽培。前作玉米,早、中熟玉米成熟后及时采收,种一季秋豌豆,秋豌豆生育期约90 d左右,采收结束后可休闲或种小季,不耽误前后茬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生姜不耐高温,苗期生长处于炎热的夏季,阳光强烈,气温、地温很高,需要进行遮阳,否则姜苗矮小,生长不良。一般从生姜出苗达50%时开始遮阳,直到9月上旬去除。在生姜播种后出苗前,可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及作物上市行情,在生姜行间及时套种  相似文献   

18.
2019年秋作物生育期间总体表现为气温明显偏高,光照偏少,降水明显偏少,且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对秋作物生长发育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属于减产年份。  相似文献   

19.
在根据宿迁地区水稻种植品种和地形特征对水稻种植区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利用宿迁地区2003—2013年水稻产量资料和2008—2013年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保险理赔资料,计算出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率。结果发现,孕灾环境对水稻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最大,灾损最重的是Ⅲ区,其次是Ⅰ区,Ⅱ区和Ⅳ区比其他6个区重;水稻的易损性(水稻品种)次之,粳稻重于籼稻;暴雨洪涝灾害对水稻种植的主要影响阶段是水稻的孕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  相似文献   

20.
芫荽又名香菜,伞形花科芫荽属,以叶及嫩茎为菜肴及调味料,一、二年生草本.每百克食用部分含VC135毫克,钙184毫克,还富含其它多种营养成份,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成为人们喜食的调味料或装饰拼盘之用,还可凉拌生食,相当一部分人对其有特殊嗜好.但芫荽为耐寒性作物,传统栽培为秋、冬季栽培,春、夏季因气温高难以生长.随着人们性活水平的提高,希望夏季能供应芫荽的要求渐增,因此,发展春、夏季芫荽菜的生产,将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安徽省望江县经济作物技术研究所培育出具有耐高温,耐寒性强,品质优,产量高,一年四季均可栽培的四季芫荽新品种--四季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