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桉树组培苗、人工杂交育种和扦插育苗技术的成功,使桉树速生丰产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桉树木材的利用更加受到重视。筹建中的南宁造纸厂、北海高密度纤维板厂均以桉树为主要原料,可以预见桉树的种植面积必将迅猛发展。但是近年来,桉树青枯病在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广泛流行,给桉树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地挫伤了桉树种植者的造林积极性,防治桉树青枯病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桉树(Eucalyptus)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EF.Smith)是青枯假单孢菌引起的。我国引种桉树已有百年历史 ,由于当时引种的桉树种类抗性强 ,又多为零星分散种植 ,青枯病没有造成危害。近年引种速生丰产、砍伐期短的尾叶桉、巨桉及其杂交种巨尾桉和尾巨桉等。这些桉树种类极易感染青枯病。在种植面积较大的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桉苗期、幼林期青枯病严重危害 ,发病株率由20%到50 %不等 ,少数严重发病的1~2年生的桉幼林 ,一片青枯死亡 ,需要重新造林。因此桉树青枯病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广西桉树青枯病危害现状及防治方法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桉树青枯病的发生症状及发生规律,评述广西桉树青枯病危害现状,分析广西桉树青枯病危害日益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桉树青枯病的防治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桉树青枯病的研究概况,从桉树的介绍、我国森林青枯病的发现、青枯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青枯病的发病规律、桉树青枯病日益严重的原因,以及桉树青枯病的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论述,综述了目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些解决桉树青枯病灾情的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桉树青枯病是由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 Smith)引起的一种系统性维管束细菌病害。该病害自80年代初期报导发现起,近年来随着桉树品种的不断引进和速生桉树林的大面积营造,桉树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已经成为桉树生产中的头等病害。广东茂名市桉树青枯病调查组1991年对该市范围内调查认为:按目前巨尾桉和尾叶桉的感病率与死亡率估计,五年后全市速生桉树平均死亡率将达30%~40%,其损失量将大于上述桉树的速生量,要求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李逸 《热带林业》2006,34(3):45-46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发展桉树速生丰产林,而桉树青枯病作为桉树的绝症,是桉树的生产和发展的严重障碍,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地了解桉树青枯病,作好对桉树青枯病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述了桉树青枯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包括利用拮抗细菌、内生菌、益生菌防治桉树青枯病等方面。指出了桉树青枯病的生物防治一方面应加强抗菌作用机制研究,提高防效稳定性;另一方面应加强林间应用技术的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生物因子,以期高效、简便、经济、安全地防治桉树青枯病。  相似文献   

8.
桉树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桉树青枯病是我国华南地区严重危害桉树的细菌性枯萎病,已成为桉树生产的严重障碍。文章在总结桉树青枯病的为害症状、发生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青枯病的防治,包括加强检疫,抗病育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基因工程,诱导抗性的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桉树青枯病害是危害桉树生产的主要病害,近年来桉树青枯病的流行和发生对我国南方桉树产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本文对当今主要桉树青枯病病害特点,青枯病的发生和流行因素,青枯假单胞杆菌对寄主桉树的致病机制及对抗病的差异和抗病机理等研究成果和现状作一概述,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报导我国1991年后,桉树青枯病研究的发现和创新.即,桉树青枯病的流行是寄主为主导的流行病;病菌生理小种、生物型组成复什;病菌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除从根部侵入外,还可从根茎部侵入;筛选出一批抗青枯病树种和无性系,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研制成桉树青枯病流行测报模型;开创应用桉愈伤组织筛选抗病树种和无性系获得成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桉树转基因抗病苗;应用外生菌根防治桉树青枯病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广东、海南及广西是桉树青枯病流行区.此病在该区流行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大面积推广尾叶桉及巨尾桉易感病树种,是青枯病流行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3a生植株发病较重,且易造成多年流行,7~9月内为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12.
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林雪坚、吴光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攻关课题“桉树青枯病流行规律及抗病树种鉴定的研究”于 2 0 0 3年 7月 2 0日通过了由湖南省林业厅组织的科技成果函审鉴定 ,专家认定该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1986年起桉树青枯病在广东、广西、海南广泛流行 ,为了弄清流行主导因素和防治对策 ,该课题组拟定了“桉树青枯病的研究”方案。经 10年的研究 ,按计划完成了全部内容 ,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 (1)新筛选出了 10个抗性强的树种和无性系 ,经生产单位推广 ,造林面积达 5 6 4 0hm2 ,增加产值 6 72 0 .8万元。 (2 )通过试验发现应用…  相似文献   

13.
桉树对青枯病抗性与过氧化物酶及同工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7个具有不同青枯病抗性的桉树品系的叶部和根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对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桉树各品系叶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根部。对青枯病具有不同抗性的7个桉树品系,其叶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存在着显著差异。对青枯病抗性较弱的F11和E13品系体内的过氧化物酶显著比其它抗性品系体内的酶活性低。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桉树对青枯病不同抗病性品系之间的同工酶谱带,在条带数和各条  相似文献   

14.
桉树青枯病是一种危害极大地灾害性桉树流行病。在林场森林资源培育过程中如发生青枯病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依据黄冕林场桂东分场新龙造林地实地青枯病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对青枯病的发生时的特征、发病病因、防治方法、应对策略及改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桉树青枯病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所取得的进展。包括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生物防治如拮抗细菌、菌根真菌、植物诱导抗病性以及抗病基因转导技术的研究进展;桉树抗病育种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控制桉树青枯病的营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桉树对青枯病抗性与多酚氧化酶及其同工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对青枯病具有不同抗性的7个桉树品系叶和根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带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桉树所有品系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根部,具有不同抗病性的桉树各品系之间其多酚氧化酶存在着显著差异。对青枯病抗性较强的桉树品系内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比抗病性弱的品系高。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电泳分析发现,不同抗病性的桉树品系之间,同工酶谱带在条带数及各条带的相对强弱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这说明与桉树对青枯病的抗性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7.
桉树青枯病发生规律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桉树青枯病的病原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茄拉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 etal.],主要以生理小种1号、生化变种3菌系侵染为害。近10多年来由于桉树造林以无性系为主,在具备发病条件时,感病无性系的发病率可达30%~90%以上。由于茄拉氏菌生理小种1号为高温型菌系,在高温高湿和大风气候条件下易爆发成灾;桉树青枯病是单年流行病,有一定数量病原,气候因素有利于发病,桉树青枯病就大发生;易感病的树种1~3年生期间,青枯病可连年流行,随树龄增大病害流行逐渐缓慢,其中以1年生林发病率最高,4年生后基本不发病。桉树青枯病发生危害的程度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可以将桉树栽培区划分为高风险发生区、中风险发生区和低风险发生区。桉树青枯病的初侵染源为带菌土壤、带菌苗木和农家肥。在桉树青枯病高风险发生区,感病品系在沙土、壤土和粘土造林地均可严重发病,但在前作为易感农作物或以农家肥为基肥时,抗病品系也可严重发病;在中风险发生区,感病品系主要在坡下低洼积水处发病,在前作为易感农作物、以农家肥为基肥或以带病苗木造林的林地严重发病;在低风险发生区,感病品系主要在前作为易感农作物、以农家肥为基肥或以带病苗木造林的林地发生。目前,国内外对桉树青枯病仍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桉树青枯病发生与流行规律,提出桉树青枯病可持续控制策略:实行植物检疫,培育无病苗木,减少病原菌初侵染源;采取科学营林技术,减少病原菌的种群数量,降低发病率;合理布局桉树品种(系),充分利用桉树良种资源;培育多类型抗病品种(系),以多品系混合造林减缓病原菌进化,形成专化型新菌系。并提出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桉树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青枯病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其病原菌为茄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 Yabuuchi et a1.,属生理小种1号;其生物型有2种类型,在巴西为生物型Ⅰ,在中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刚果为生物型Ⅲ。该文对桉树青枯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持续控制桉树青枯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依据桉树青枯病发病流行的系统数据和相应的我种气象要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含青枯病菌数量等资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雷州林业局桉树青枯病的灰色系统预测报模型和多元回归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0.
9月23~24日,广西林科院召开桉树科研项目验收会,"桉树原生质体培养与抗青枯病突变体诱变、再生技术研究项目"、"广西桉树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