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田家贵 《湖南农业》2009,(10):1-1,5
2009年秋冬农业生产,要力求实现4个突破:一是在生产面积上有新突破.全省2009年四大秋冬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60万公顷,其中油菜120万公顷、马铃薯13万公顷、蔬菜60万公顷、绿肥67万公顷.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集粮、菜、饲和加工原料于一体的重要作物,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地下苹”和人类的“第二面包”。马铃薯是越西县最具增产潜力、最具增收潜力、最具市场需求潜力的粮食作物,为确粮食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冬闲田资源,适应形势和市场的需求,越西县近年来把冬马铃薯发展做为秋冬主要作物来抓,2012年全县冬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8万亩。  相似文献   

3.
德宏州马铃薯从2000年开始推广种植到现今,经过多年的产业化开发和市场培育,推广的技术已经成熟,生产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冬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州冬马铃薯生产经过马铃薯产业体系德宏试验站建设、高产创建、全省冬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实施,推广实用增产技术、加强技术培训,使产区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加上商品薯市场价格逐年走高,全州冬马铃薯生产产量和效益都有较大提高,冬马铃薯已经成为德宏冬季农  相似文献   

4.
冬马铃薯是指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翌年2月下旬至4月上旬收获的马铃薯。与春马铃薯比较。冬马铃薯具有种植潜力大,特别在小春预留行种植前景十分广阔,收获期提早1-2个月,不影响大春作物播栽,产品在淡季上市,种植效益高于其它大宗粮油作物等明显优势。近年来。我省光热资源丰富的川东南、攀西安宁河谷等区域以发展冬马铃薯为突破口,大力开发冬季资源,提高粮食作物综合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全省冬马铃薯呈蓬勃发展的态势。去冬今春,各地狠抓面积扩大和技术落实,冬马铃薯生产取得了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针对当前特大干旱和全省大部分地区水稻无水栽插、旱作面积扩大的生产形势,为确保今年大春马铃薯生产稳定发展,尽最大努力弥补秋、冬马铃薯受灾损失,现提出马铃薯抗旱减灾技术措施,请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组织实施。1今年马铃薯生产形势1.1马铃薯病虫害发生可能偏重我省去年秋、冬及今春相继连旱,今年全年可能出现前旱后涝、旱涝并存的灾害性气  相似文献   

6.
秦安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马铃薯病虫危害也逐年加重。2008年我县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达0.73多万hm^2(次),对马铃薯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减产损失较大。为确保马铃薯生产安全,根据近年来我县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隋况以及抗病品种匮乏的实际情况,结合气候特点(8月份以后我县将进入雨季)综合分析,特提出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芒市冬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市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冬季光、温、水资源丰富,具备生产冬马铃薯的优越条件,产品上市时间为市场鲜薯供应的淡季,市场前景广阔。芒市适宜种植冬马铃薯的土地面积近8万亩,通过多年努力,冬马铃薯开发已初具规模,但发展缓慢,尚未形成产业化经营。着重分析冬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提出芒市冬马铃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宁德市蕉城区地处闽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长夏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无霜期312天.初霜出现在12月下旬,终霜期为次年的2月上旬,年平均降水量1781.4毫米.日照时数1700—1800小时。其气象条件适宜春、冬种马铃薯生长。近年来,为了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蕉城区农技站开展马铃薯草包心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2009年,福建省春收马铃薯将占春粮面积的85%,占春粮产量的比重也将进一步加大;2008年,福建省春收马铃薯分别占春粮面积、春粮总产量的82.8%、82.28%。福建省绝大部分的冬闲田都适合种植马铃薯,种植马铃薯是福建省粮食生产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毕节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毕节市主要的粮食、蔬菜和饲料作物,近年来在种植面积、总产量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增长。从落实政策、创新技术、改良品种、建设生产和加工体系、构建营销格局、扶持龙头企业等方面,分析了毕节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蓝许祥 《福建农业》2011,(11):10-11
诏安县地处福建最南端,全年基本无霜,冬季极其适合马铃薯的种植。近年来,诏安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增长较快,为了规范生产和管理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诏安县农业局在白洋乡阳山村建立百亩冬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示范片,实施面积112亩,取得了好收成,经有关部门验收,平均亩产达2238.8公斤,其中最高产的一块面积1.14亩。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全省秋冬农业生产面积要突破267万公顷,其中油菜面积120万公顷、蔬菜60万公顷、绿肥67万公顷、以马铃薯为主的秋冬粮食播种面积20万公顷。  相似文献   

13.
杨岚 《中国农垦》2009,(3):17-18
自去年入冬以来,中国大部分小麦主产省遭受干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据农业部农垦局统计,农垦系统全年农作物秋冬播种面积865.29万亩,粮食作物秋冬播种面积565.52万亩,其中冬小麦面积381.84万亩。河北、陕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八个重旱省农垦系统的农作物秋冬播种面积246.37J亩,受旱面积达152.4万亩,占61.9%,其中冬小麦播种面积183.8万亩,受旱面积为138.5万亩,占75.4%。截至2月16日,八个重旱省农垦系统农作物旱情得到缓解,江苏、安徽、河南和河北垦区苗情转化较好,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我州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8万亩左右,约占全州粮食播种面积的12%,而我州大部分地区的多数地方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壤富含钾素,极适宜于喜凉作物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的优势,而且生产的马铃薯产品口感好,品质在全省属中上等水平,深受消费者青睐,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种植面积逐年增长,2007年全州播种面积7.24万亩,总产13220.75吨(五折一),但现阶段马铃薯主产区由于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良种覆盖率低、栽培技术落下、新技术推广缓慢等因素使马铃薯的增产潜力没有很好发挥。为了促进甘南州马铃薯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现对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冬马铃薯是德宏州冬季农业农民创收主要产业之一,较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上市早、价格高等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德宏近年来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引进应用推广现状,提出加快当地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推广应用的主要途径和意见。进一步促进提高冬马铃薯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等,为德宏冬马铃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决策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德宏州2005年至2012年5个管辖县(市)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以及产值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德宏州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值总体呈上升趋势;5个县的平均单产历年变化不大,都在16.5t/h㎡。左右波动;盈江县自2006年以来,马铃薯播种面积、马铃薯总产量、马铃薯总产值都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12年增长较大,其他4个县总体表现稳中有升,但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7.
云南马铃薯块茎病虫害种类和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Solarium tuberosum ssp.Tuberrosum L.)是全球继水稻、玉米、小麦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0年统计数据,全球种植面积1930万hm^2,总产量3.07亿t。根据中国农业经济统计年鉴统计数据,2005年全国种植面积459.67万hm^2,总产量1444万t(折粮)。云南省种植面积44.45万hm^2,总产量155t(折粮)。马铃薯成为云南最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之一。在云南马铃薯生产中,产前田间马铃薯病虫害造成块茎的严重损失,产后块茎储藏的损失率达20%-25%,  相似文献   

18.
冬马铃薯是德宏州冬季农业农民创收的主要产业之一,较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上市早、价格高等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德宏州近年来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引进应用推广现状,提出了加快当地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冬马铃薯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等,为促进德宏州冬马铃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古槐镇地处长乐沿海大平原上,水田面积2.14万亩,旱地0.3万亩,过去我镇以盛产粮食著称,年粮食总产达2万吨以上,以“稻—稻—绿肥”与“甘薯—大小麦”为主要种植模式。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农业新品种、新栽培技术在我镇广泛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特别是经济作物发展迅猛。至2002年,我镇马铃薯面积突破2万亩,冬马铃薯迅速扩展到秋马铃薯;常年蔬菜地突破0.4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铃薯生产情况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1982年至2005年24年中国马铃薯生产相关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了中国马铃薯4个生态区域各省份真实的马铃薯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变化情况,揭示大部分省份马铃薯生产都处于发展状态,其中内蒙、甘肃、贵州、云南、黑龙江、湖南、广西是马铃薯生产发展最快的7个省(区)。在汇总分析2001年至2005年中国各省区马铃薯生产情况的基础上,计算出2001年至2005年中国马铃薯年平均播种面积为494.25&#215;10^4hm2,年总产量7601.8万t,平均产量15.4t/hm2;按播种面积排出中国10大马铃薯生产省(区)为内蒙、贵州、甘肃、云南、黑龙江、四川、山西、重庆、陕西、湖北,按总产量排出中国10大马铃薯生产省区为:甘肃、内蒙、云南、贵州、四川、黑龙江、山东、重庆、湖北、山西;山东等8省区的平均单产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山东平均单产为33.0t/hm2,是中国最高产的省份;山西等3省(区)的平均单产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山西平均单产为9.7t/hm2,是中国产量水平最低的省份;其它14个省市(区)的马铃薯单产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不大,在15.0&#177;3.0t/hm2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