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及文献信息查询,查明了乌桕Triadica sebifera害虫种类及分布,整理出较为全面的乌桕害虫名录,共包括8目53科189种昆虫及1种隶属于真螨目瘿螨科的瘿螨——乌桕皱叶刺瘿螨Phyllocoptruta sapii KuangZhuo。  相似文献   

2.
贵州乌桕害虫和天敌昆虫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名录中大部分条目系1986~1989年间在以正安县为主的乌桕产地陆续采集标本经专家鉴定而成,并收编了少量贵州乌桕的昆虫名录。计9目34科68种。乌桕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种类甚多,因时间水平有限,所集远远不足,望今后能予增补。承杨集昆、史永善、王金言、陈守坚、黄大卫、王淑芳诸先生协助鉴定标本,谨此致谢。  相似文献   

3.
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ora Yang)俗称合辣子、乌桕毛虫,属鳞翅目,带蛾科。由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定名为一新种。主要危害乌桕、泡桐、杨树等13种经济和用材树种,是贵州乌桕产区最严重的害虫,年发生面积约100多万亩。不但造成乌桕籽大幅度减产,而且降低乌桕籽出油率近10%,给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前言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ara Yang.)是贵州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树上主要害虫之一,取食叶、嫩枝及花萼,除乌桕外还为害22种经济、用材树种。该虫在贵州乌桕产区连年成灾,面积达数十万亩,使乌桕籽减产15~20%;出油率下降8~15%;仅务川县1987年该虫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5.
一.目的和意义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ora Yang.)是乌桕、香椿、泡桐等经济、用材林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涂环防治是目前最经济、有效、安全的防治措施,为使广大防治人员更有效的掌握和运用涂环防治技术,以达到控制乌桕金带蛾危害之目的,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6.
《江苏绿化》2002,(1):36-36
乌桕乌桕亦称乌果树、蜡油树,学名SapiumSebiserum;为大戟科乌桕属树种。乌桕为落叶乔木。幼时枝叶密生,老年渐稀,树冠近球形,略欠整齐。乌桕是我国特有的油用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乌桕喜光、喜温暖气候及深厚肥沃而富含水份的土壤,但也有一定的耐旱力。在酸性土、钙质土及含盐量0.25%以下的盐碱地上均能生长。它生长快,寿命长,深根性,抗风能力强。对有害气体有一定抗性。易受刺蛾类食叶害虫的危害。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我国七大秋季观赏红叶景区中,多数是由乌桕树种组成…  相似文献   

7.
乌桕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桕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乌桕在其生长期间经常遭受金龟子的为害,该虫种类多、食性杂、为害期长、破坏性大。目前,国内对为害乌桕的金龟子未见有系统的研究报导。为了早日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食叶害虫对林木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山乌桕1年生苗木为试材,用人工剪叶模拟虫害的方法进行失叶处理,开展了不同失叶程度下山乌桕幼苗生理和生长形态指标的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失叶率对山乌桕苗木生长形态的影响显著,苗高随着失叶程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地径和全株叶面积随着失叶程度的增加而总体降低,叶长、叶宽和单叶面积随失叶程度的增加也增加;不同程度失叶处理的山乌桕苗木与CK植株之间生物量差异显著,而各失叶处理间植株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叶绿素含量中,叶绿素a的含量要显著高于叶绿素b的含量,各失叶处理山乌桕的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研究结果可为准确评估食叶害虫不同危害程度对山乌桕林生长影响、森林灾害评估和病虫害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宽颚步甲 Parna rufotesoea Jedl 曾被报道是茶园害虫中的一种天敌昆虫,在近期的研究工作中又发现该步甲亦取食乌桕金带蛾幼虫。因此笔者在以往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基础上重点对该步甲取食乌桕金带蛾 Eupterote sapivora Yang 幼虫进  相似文献   

10.
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ora Yang)属鳞翅目带蛾科,是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树上重要的害虫,还为害22种重要的经济林和用材林。幼虫取食叶片、嫩枝及花萼。该虫在贵州常年成灾,受害面积达30多万亩,可使乌桕籽减产20%,出油率下降8%—15%。为开展防治技术研究,我们于1986—1988年在正安县、遵义县对其生物生态学作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乌桕金带蛾是铜仁地区乌桕的主要害虫,在铜仁地区各地均有分布。1988年笔者在石阡本庄调查有虫株率在45%以上,在思南许家坝调查有虫株率在52~68%,在德江官庄乡的水车坝至大泉口一带有虫株率在46~84%之间。虫口密度350条/株左右,最高达2237条/株。乌桕受害后,当年长势较差,产量和出油率下降,并影  相似文献   

12.
乌桕金带蛾新种记述(鳞翅目:带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为贵州省的重要林木害虫-乌桕金带蛾的新种记述,与近缘种中华金带蛾详加比较,附有特征图以兹鉴别。  相似文献   

13.
现有害虫的防治中,化学防治是应用最广、见效最快的防治手段,在害虫猖獗时,具有歼灭性的效果,因此,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化学防治仍将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对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ra Yang.)的防治,不少地方及农民主要采取机械防治、营林技术措施和某些高  相似文献   

14.
<正> 乌桕毒蛾(Euproctis bipunctapex Hampson)是乌桕的重要害虫。分布予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西等省区。1985年5月下旬,我们在南京市铁心桥乡乌桕林内,发现乌桕毒蛾幼虫自然罹病死亡。幼虫染病后,早期症状不明显,稍后表现食欲不振,取食量渐减,行动和反应迟钝,体色变淡,死亡时呈“∧”形或倒挂下垂于枝叶上。死亡虫尸体内组织液化,体壁易破,会流出乳黄色体液。虫尸体经捣碎、过滤、差速离心和蔗糖梯度离心等处理,分离物呈乳白色,镜检分离液,能见到大量折光性很强的多角体。经透射电镜观察,多角体呈三角形或不规则的四边形、六边形和近似圆形等多种形状,  相似文献   

15.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是危害乌桕的主要害虫。自1984年以来我市的游埠、永昌、女埠3区18个乡,300多万株乌桕树受害。经济损失达150余万元,严重影响了桕子产区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喙丽金龟 (Adoretus sinicus Burmeis-ter)是农、林业上的一种大害虫。该虫为害乌桕、枫香、麻栎、白杨、薄壳山核桃、桑、茶、花生等20余种林木、果树和农作物。近年来我们对它在乌桕产区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一、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9.0-11.5毫米,头宽3-4毫米。长椭圆形略扁平,茶褐色,全身披被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分布 云南境内,大乌桕蚕Attacus atlas Linnaeus分布于文山州、大理州(永平、漾濞)、怒江州、玉溪专区初西双版纳州。 二、寄生 在西双版纳地区,大乌桕蚕的经济林木寄主共22科28种,是为害南药、水果、香料、油料和用材林的重要害虫。南药寄主有金鸡纳、猫须草、儿茶、喜树、车桑子、鸦胆子、云南石梓和虾子花;油料寄主有乌橡、凤吹楠;香料寄主有依兰香、  相似文献   

18.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试验了乌桕不同无性系、不同插穗部位、不同生根剂处理对全光照间歇喷雾下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乌桕无性系嫩枝扦插生根最大的因子为插穗采集枝条的部位,其次为无性系,生根剂种类和质量浓度影响较小;采自枝条上部梢段的插穗生根率、根系效果指数和抽梢率最高,分别为92.11%,5.63和78.21%;采自枝条基段的插穗生根数目最多,达8.67条。在不同无性系之间,‘秋艳1号’的生根率较高,‘紫燕’的穗条生根数目和新梢生长量较大。与清水对照相比,生根剂处理对乌桕嫩枝扦插生根作用明显,但生根剂种类和质量浓度之间的作用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9.
我们普丰公社知识青年林业科研小组,是1971年成立的。几年来,在毛主席的“农业学大寨”伟大号召鼓舞下,在党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贫下中农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我们立志扎根农村干革命,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出发,开展林业科学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使山区的乌桕在湖区落了“户”,并成功地进行了枝接、芽接和扦插,还新发现了一种乌桕害虫的天敌——姬蜂,为湖区多快好省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陕西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陕西省秦巴山区板栗害虫的种类及其区系组成进行了连续2 a的调查。秦巴山区板栗害虫有6目49科143属184种。食叶害虫25科85属109种,分别占总科数的51.02%、总属数的59.44%、总种数的59.24%;由古北界、东洋界以及古北-东洋共有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1.19%、25.69%、33.03%。枝梢害虫15科25属27种,分别占总科数的30.61%、总属数的17.48%、总种数的14.67%;东洋界种类和其它多界种类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7.04%、29.63%。蛀干害虫5科22属32种,分别占总科数的14.28%、总属数的15.28%、总种数的17.39%;由东洋界种类和古北-东洋共有种类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1.25%、43.75%。种实害虫5科8属11种,分别占总科数的10.20%、总属数的5.59%、总种数的5.98%;由古北界种类和古北-东洋共有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27.27%、54.55%。苗木害虫有3科3属5种,分别占总科数的6.12%、总属数的2.10%、总种数的2.72%;由古北界种类和其它多界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昆虫种数的40.0%、40.0%。在这些害虫中,古北界46种,占该区板栗害虫总种数的25.00%;东洋界47种,占板栗害虫总种数的25.54%;古北-东洋界共有种64种,占板栗害虫总种数的34.78%;其它界种类27种,占该区板栗害虫总种数的14.67%。秦巴山区板栗害虫以古北界、东洋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为优势种类。符合陕西板栗分布于古北、东洋两界过渡地带的昆虫区系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