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褪黑激素对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褪黑激素对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影响,指出褪黑激素对绒山羊绒毛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讨论了褪黑激素促绒毛生长的作用机理:褪黑激素是通过影响类胰岛素生长因子或催乳素的分泌间接影响绒毛生长;是通过调控皮肤组织中脱碘酶基因表达或者改变皮肤中催乳素受体基因可变剪接规律影响绒毛生长.为在绒山羊养殖业中更好地应用褪黑激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褪黑激素埋植技术在毛皮动物养殖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该技术对缩短毛皮动物毛皮生长成熟的时间、清除毛皮动物体内自由基、减轻阿留申病毒对水貂的危害作用、增加毛皮动物食欲和促进生长发育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对提高毛皮动物生产有很大的经济意义。但是,国内一些毛皮动物养殖场和养殖户发现,埋植褪黑激素的毛皮动物提前成熟的毛被底绒比未埋植褪黑激素的薄。国外一些生产者也表示,用褪黑激素处  相似文献   

3.
褪黑激素是畜牧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类促毛皮生长激素。选取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耗料增重比(F/G)作为描述生产性能的3个指标,综述了褪黑激素对羊、兔、猪、鸡、鱼和鼠生产性能的作用,为生产中合理应用褪黑激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褪黑激素的分泌具有日节律和季节性节律,对季节性繁殖动物的生殖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褪黑激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因动物种类、生理状况的不同而表现出多重性,具有促进、抑制作用或无作用。褪黑激素对于牛、鼠类、禽类、人等均具有抑制生殖作用,对于绵羊、鹿等动物均具有促进生殖作用,而对光不敏感的动物无作用。光照对生殖机能的调节依靠褪黑激素介导传递到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褪黑激素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而GnRH调控LH和FSH的分泌,进而调节性腺水平的生殖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褪黑激素也可直接作用于卵巢,调控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及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前,褪黑激素在毛皮动物饲养业中已得到普遍应用,应用外源性褪黑激素养殖毛皮动物有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6.
小鼠褪黑激素注射的毒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为褪黑激素的腹腔注射毒理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和小鼠Ames、微核、精子畸形试验,研究小鼠褪黑激素注射的毒理性。[结果]褪黑激素小鼠腹腔注射急性毒性试验LD50为(255.910±41.188)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各组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差异不显著;解剖未发现异常变化,各组织切片亦无病理性变化。小鼠Ames、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表明,小鼠腹腔注射褪黑激素无致突变作用。不会诱发小鼠体细胞染色体和精子发生畸变。[结论]小鼠腹腔注射褪黑激素,血象、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均未产生毒性影响,同时也无染色体畸变、诱发突变和精子致畸作用,但推测褪黑激素可能对神经有一定的毒性。  相似文献   

7.
褪黑激素、kisspeptin、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多巴胺和营养水平通过各自的作用方式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产生综合调节作用,同时,光照周期通过改变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受体、kisspeptin、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多巴胺的表达或脉冲方式以及营养水平的反馈效应而对这种调节作用产生影响。为深入研究光照周期对HPG轴的调节机制提供参考,对光照周期通过褪黑激素、kisspeptin、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多巴胺调节HPG轴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褪黑激素是一类主要由脑松果体产生的神经激素,能起到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调节神经系统和改善睡眠等作用。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通过污染食物及饲料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本文综述了褪黑激素对霉菌毒素毒性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将12只阿帕克孕驼随机分为4组,通过简易的外科手术在羊驼绒毛生长较慢时期(2~5月份),在其颈部皮下埋植褪黑激素(MLT)缓释剂,埋植量分别为0、50、100、150 mg,探讨MLT对试验期羊驼绒毛生产性能的影响,寻求较为经济、可行、实用的促绒途径。研究结果表明:MLT显著增加了羊驼绒毛的直径与伸直长度。各处理组在试验期绒毛生长速度均显著提高,但褪黑激素对羊驼采食量及净毛率均无影响。从整体效果来看褪黑激素对羊驼可以起到很好的促绒作用,100 mg为最佳埋植量。  相似文献   

10.
环境因子对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光周期和水温这 2种重要的环境因子对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1)连续光照可导致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昼夜节律消失 ;连续黑暗环境中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仍保持昼夜节律性 ,但波动幅度变窄 ;光暗颠倒导致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出现 180度移位。从而说明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相位变化基本能反映出光周期的时程改变。 2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15~ 2 1℃ )内 ,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高温 (31℃ )则刺激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0 1)。由此可见 ,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受到环境光周期与水温的协同调节。温度相关性的幅度变化协同光周期依赖性的时相变化 ,可能是调节褪黑激素发挥生殖调节作用的 2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理念及其经营方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比较了原始牧业、传统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的特点,认为发展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产业化的最佳选择。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提高畜产品质量,增强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季节性生态畜牧业、现代草地生态畜牧业、工厂化生态畜牧业、现代农牧结合型生态畜牧业、现代绿色养畜生态畜牧业是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概述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生态畜牧业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类型;依据生态畜牧系统耦合理论,提出了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应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以现代绿色生态养畜经营方式的草地生态畜牧业为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天然草地放牧+舍饲育肥、人工草地放牧+舍饲育肥、人工草地刈割青贮+人工草地放牧+舍饲育肥的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优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目的是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力。根据目前世界上畜牧业发展的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模式;通过分析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因素以及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山西省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指出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苏永杰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206-208
畜牧业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畜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产业产值、产品产量和支撑能力等3个因素13个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用Eviewsl软件整理数据,对国内10个省(区)的畜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四川省畜牧业在国内的竞争力水平和排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四川省畜牧业区域竞争力的建议。结果表明,四川省畜牧业的国内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三。因此,四川省应扩大养猪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提升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做好全省畜牧业的合理布局,以进一步提高其国内竞争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前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基础上,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实施畜牧业"走出去"开发战略,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路。并就加强畜牧业科技工作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宏观协调和保证未来10年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技术的研发等建议,以期对我国"十三五"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原始畜牧业阶段(石器时代),猪、狗、马、牛的驯化递次发生;游牧畜牧业阶段(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东北草原地区的主要牧畜是马、牛、羊;定牧畜牧业阶段(铁器时代),羊的饲养跃居首位,牛、马饲养退居其次;定居家畜业阶段(机器时代),畜种布局渐呈区域化、多元化态势。影响东北地区畜牧结构的因素有:环境变迁和生态适应,畜牧政策和饲养技术,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经济交流和市场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畜禽福利和有机畜牧业的概念出发,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我国的重视程度、发展现状和实践意义,最后探讨了畜禽福利和有机畜牧业在促进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由此得出,实行畜禽福利饲养是有机畜牧业的基本要求,而且发展福利饲养和有机畜牧业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畜牧业面临的环境污染、产品品质和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业结构中,畜牧业是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市场中的肉类食品需求。那么畜牧养殖的能力则成为养殖专业户效益和畜牧市场发展的关键。但从畜牧养殖的境况来说,其发展并不一帆风顺,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无论是外部风险,还是内部风险,都会给畜牧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且打击畜牧养殖市场的发展。所以风险管理成为畜牧养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发展措施。养殖户需要就此认识风险,学习抗风险技术,以有效的方法来强化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草食畜牧业在甘肃省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甘肃省草食畜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用区位商分析方法判断甘肃省草食畜牧业所处的地位,结果显示甘肃省的草食畜牧业竞争力较弱,在六大牧区中排名靠后。鉴于甘肃省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及目前所处的地位,通过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构建草食畜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利用协整分析方法来研究甘肃省草食畜牧业竞争力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末牧业性生产固定资产原值、RD人员、RD经费支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牛奶产量、绵羊毛山羊毛羊绒的产量、牧业产值、人均GDP对草食畜牧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最大;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的参考建议,促进草食畜牧业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介绍了生态畜牧业的概念,分析了我国目前畜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生态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