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杂1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是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2A,父本是双低恢复系P10,2004年育成,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在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648.25 kg/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3.15%;成熟期比对照早2~3 d.在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925.1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5.12%,成熟期比对照早3~5 d;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饼粉)20.33 μmol/g,含油率43.34%.宁杂11号适宜于长江上游、江苏省及邻近省市种植.  相似文献   

2.
利用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0228AB、临保系M-6477、恢复系08184,经“三系”配套育成的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杂交新品种‘沪油杂7号’,其籽粒含油率高达47.76%,芥酸含量为0,硫苷总量为21.75 μmol/g.在2008-2009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622.45 kb/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8.85%;产油量1 252.50 kg/hm2,比对照增产17.29%.在2009-2010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146.70 kg/hm2,比对照‘沪油杂4号’增产14.48%;产油量1 346.10 kg/hm2,比对照增产12.46%.  相似文献   

3.
沪油杂4号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特性.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 674.5 kg/hm2,比双低对照沪油15增产6.0%,国家冬油菜长江下游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 590.4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5.54%.国家冬油菜长江下游生产试验的平均产量2 520.0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8.75%.该品种种子含油率44.63%,芥酸含量为0,硫苷总量29.61 μmol/g.  相似文献   

4.
宁杂21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宁A7为母本、恢复系05N336为父本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结果表明: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099.00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19.79%,平均产油量1 421.5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26.10%;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828.8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13.87%,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在长江下游国家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7.28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8.09%,平均产油量1 168.65 kg/hm~2,比对照增产7.68%,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914.50 kg/hm~2,比对照增产8.85%,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宁杂21号优质高产、含油量高、抗(耐)病性强、综合性状好、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角果较大,这些特性十分有利于油菜的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5.
南油杂1号(代号03杂716)是用不育系南A7、恢复系98R配组育成的双低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346.75kg/hm2,分别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6.92%、比对照川油21增产10.44%,平均芥酸〈0.05%、硫苷21.5μmol/g(饼)、含油量42.15%;200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2009年参加全国(长江中游区)油菜区试,两年平均产量2507.7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36%,平均芥酸含量为0、硫苷20.24μmol/g(饼)、含油量42.22%;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冬油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冬油1号是以"82-2-1"为母本,"74-1"为父本杂交经过多代选育而成的冬油菜新品种.在2007-2009年甘肃省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 195.6 kg/hm2,比对照品种天油4号和天油2号平均增产7.98%;在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 605.6 kg/hm2,较对照...  相似文献   

7.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淮杂油1号淮杂油1号油菜新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HO5 2AXH0 16和MR杂交育成。1998~2 0 0 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 0 0 0~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 0 0 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其主要特点为:1.高产稳产。第一年江苏省区试平均产量2 12 .6 5kg 6 6 7m2 ,较对照宁杂1号增产5 .2 8% ,达显著水平;第二年江苏省区试,平均产量2 0 8.4 0kg 6 6 7m2 ,较对照宁杂1号增产8.72 % ,达极显著水平。在江苏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89.6 0kg 6 6 7m2 ,较宁杂1号增产10 .79% ,居第一位。江苏省农垦1999~2 0 0…  相似文献   

8.
宁杂15号是以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宁A7为母本和双低恢复系N131为父本育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新品种.宁杂15号在2004-2005年度江苏省杂交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07.38kg/667m~2,比对照宁杂一号增产11.06%,2005-2006年度省区试平均产量182.56 kg/667m~2,比对照宁杂一号增产8.07%,增产均达到极显显著水平,省区试两年平均产油量比宁杂一号增产9.31%.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1.45 kg/667m~2,比对照宁杂一号增产7.09%.宁杂15号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好,抗(耐)病性强,成熟期适中,双低品质符合国家双低标准,是江苏省审定的第一个可用于油蔬两用栽培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本文介绍宁杂15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淮杂油 1号淮杂油 1号油菜新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HO5 2AXH0 16 )和MR杂交育成 ,2 0 0 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其主要特点为 :1 高产稳产。第一年省区试平均产量 2 12 .6 5kg 6 6 7m2 ,较对照宁杂 1号增产 5 .2 8%,达显著水平 ;第二年省区试 ,平均产量2 0 8.40kg 6 6 7m2 ,较对照宁杂 1号增产 8.72 %,达极显著水平。省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 189.6 0kg 6 6 7m2 ,较宁杂 1号增产 10 .79%,居第一位。江苏省农垦 1999~ 2 0 0 0年度区域试验各试点汇总“淮杂油 1号”平均产量居各参试品种之首。2 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0.
双低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圣光402是以雄性不育系206A作母本,以恢复系P61-2作父本配制而成.在2008—2009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中,2 a 12点(次)折合平均产量为3658.1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油5号增产14.09%;在2009年的春油菜生产试验中,折合产量3273.45 kg/hm2,较主对照品种陇油5号(CK1)增产13.65%;较副对照品种青杂2号(CK2)增产11.40%.籽粒含油率48.59%,芥酸含量0.042%,硫苷含量11.78μmol/g,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适宜在甘肃省海拔2600 m以下有灌溉条件的春油菜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秦杂油1号是利用新育成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5A与双低恢复系K407杂交筛选出的第一个优势组合.该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寒等突出特点,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18.83 μmol/g,含油量43.37%,恢复株率98%以上.2002~2003年度陕西省秋播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2 965.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3.67%,2003~2004年度陕西省秋播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3 079.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7.8%,秦杂油1号在陕西省2 a安排的12个点次试验中,增产11个点次,增产点次占91.67%.  相似文献   

12.
‘沪油21’是通过品种(系)间双交的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其芥酸含量0.87%,硫苷含量18.00 μmol/g,种子含油率46%,属高含油率品种.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23.45 kg/hm2,较对照‘沪油15’增产8.8%;产油量1 279.3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13.1%.在2009年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276.5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3.95%;产油量1 037.70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7.49%.  相似文献   

13.
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杂双5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双5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它是以88A作母本,以98143做父本配制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杂双5号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 a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66.35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8.73%;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杂双5号平均产量3 079.65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15.89%。杂双5号种子芥酸含量0.15%,硫苷含量25.68μmol/g,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6.98%,属高含油量品种。杂双5号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此外,介绍了杂双5号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吕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56-8857
[目的]为国审杂交油菜(Brassia campestris L.)新品种德核杂油8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德核杂油8号是安徽省滁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隐性核不育三系技术育成的油菜新品种。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结果]2008~2009和2009~2010年度参加国家冬油菜新品种试验。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10001。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和抗性强等优良特点。2年度国家油菜试验中,其平均芥酸含量0.2%,硫苷27.75μmol/g饼,含油量41.97%,平均产量2 579.70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8.31%。[结论]德核杂油8号适宜长江下游地区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高产抗病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双油9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油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株形高大,一次有效分枝多。在2004年和2005年河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333.85 kg/hm2,比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11.04%,达到显著水平,最高产量达到3205.20 kg/hm2。在2006年河南省油菜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762.10 kg/hm2,比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9.33%,最高产量3258.75 kg/hm2。经分析,双油9号芥酸平均含量为0.08%,硫甙含量25.53μmol/g,优于国家规定的双低优质油菜标准;含油量较高,41.75%。适合黄淮流域冬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镇油5号油菜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比较突出,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97.15 kg/hm2,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12.92%,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系(种)首位;2006—2007年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20.9 kg/hm2,比对照史力佳增产12.1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52.1 kg/hm2,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9.08%。镇油5号的高产优势主要为每株角果数多、千粒质量高、耐肥抗倒、菌核病轻。根据该品种在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特点和各地的高产经验,探讨了镇油5号高产栽培策略、合理的群体结构及适宜的播种期等。  相似文献   

17.
宁杂9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早中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是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430AB,父本是双低品系P65,2002年育成,2005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在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71.90 kg/hm2,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12.61%;成熟期比对照早1.8 d;芥酸含量0.69%,饼粉硫苷含量23.05μmol/g,含油率41.06%。宁杂9号适宜于江苏省及长江下游邻近省市种植。  相似文献   

18.
双低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圣光401是由雄性不育系206A和恢复系1815DH-1配制而成.2008-2009年甘肃省春油菜区试2 a 12点(次)折合平均产量3 677.1 kg/hm2,比对照品种陇油5号增产16.4%;2009年甘肃省春油菜生产试验折合产量3 271.5 kg/hm2,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13.6%.生...  相似文献   

19.
青杂5号为甘蓝型春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双低、高含油量和抗(耐)菌核病性较强等特点,区试中平均产量为3 789kg/hm2,比第一对照青杂1号增产8.58%,比第二对照青油14号(双低常规种)增产20.97%;在国家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281.55 kg/hm2,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10.12%,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2.17%。芥酸含量为0.25%,饼粕中硫甙含量为18.56μm o l/g,含油量45.23%,抗(耐)菌核病性明显强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20.
山丹县春油菜地膜穴播栽培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在山丹县霍城镇双湖村地膜穴播春油菜上面进行了6个油菜品种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甘蓝型春油菜品种秦杂油19、青杂5号、青杂7号折合产量分别为4 029.9 kg/hm2、3 975.5 kg/hm2和3 762.6 kg/hm2,比对照华协1号分别增产15.62%、14.06%和7.95%,且植株生长健壮,无倒伏现象,属中晚熟品种,适宜在山丹县地膜穴播油菜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