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酮病是奶牛的一种代谢疾病,常见于产后3周内发病,病程长,一般为1个月左右,甚者可达2~3个月。临床上的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歇性地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酮病的发生可降低奶牛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因其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降低奶牛的生产能力,严重影响奶牛业的正常发展。1病因酮病发病的直接原因是碳水化合物新陈代谢的扰乱,或碳  相似文献   

2.
试用宫得康混悬剂防治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姜学锋,郑文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具分局畜牧处156300)杨长喜,周传明,陈卫军,谢元玲(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畜牧公司)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是我场奶牛的一种常见病,使奶牛场经济效益降低,影响奶牛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广大农户致富的有效途径。但奶牛产后瘫痪,尤其是高产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的明显增高,严重影响着奶牛业的发展。通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就该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原因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产后1~3 d,以昏迷和  相似文献   

4.
我国奶牛业生产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奶牛存栏量不断增加,奶源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奶牛乳房炎却一直是这一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该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延长产后发情期、增加奶牛淘汰率、降低牛奶品质、危害消费者健康,是降低奶牛业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前,奶牛业生产发展迅速,奶牛存栏量不断增加,奶源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奶牛乳房炎却一直是这个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该病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降低牛奶品质、危害消费者健康、延长产后发情期、增加奶牛淘汰率,而且是降低奶牛业  相似文献   

6.
《四川奶业》2009,(2):27-28
近年来,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己成为广大农户致富的有效途径。但奶牛产后瘫痪,尤其是高产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的明显增高,严重影响着奶牛业的发展。通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就谈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介绍加下。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发热是指奶牛在分娩后1~2周内出现的以发热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继发其它疾病,给奶牛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产后血虚发热型病例18例,产后血淤发热型病例10例,均成功治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酮病     
<正>酮病又称酮血症。是泌乳母牛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以血液酮体浓度增高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1、原发性病因:长期饲喂高蛋白、高脂肪  相似文献   

9.
<正>酒精阳性乳(Alcohol-test Positive Milk)是指用70%左右酒精与等量牛奶混合而产生细微颗粒或絮状物的新鲜牛奶。根据牛奶酸度不同可分为高酸度酒精阳性乳和低酸度酒精阳性乳。近年来随着奶牛业不断发展,我省不少地区奶牛场、养牛专业户,  相似文献   

10.
母牛产后有一段乏情时期,影响母牛的繁殖能力,并直接影响奶牛业生产。为了促使母牛产后短时期内发情、受胎,现介绍两种通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 ,已成为广大农户致富的有效途径。但奶牛产后瘫痪 ,尤其是高产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的明显增高 ,严重影响着奶牛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十几年的临床实践 ,就该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介绍如下。1 发病原因奶牛产后瘫痪 ,是奶牛产后 1~ 3d ,以昏迷和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症。多发生于5~ 9岁高产奶牛。病牛大多是由于甲状旁腺机能衰竭 ,引起血钙调节机能失调。在高钙饲养条件下 ,甲状旁腺机能降低 ,分娩后骤然泌乳 ,随着大量钙的流失使血钙低下 ,而不能引起甲状旁腺素的充分分泌 ,使骨钙动员迟缓 ,肠道对钙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在奶牛疾病中,子宫内膜炎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生殖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长期不孕,甚至失去饲养价值,最终淘汰。随着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饲养管理的疏漏,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死亡率不高,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广大奶牛养殖户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要提高认识,积极做好防范工作。我们应用“产后宫乳康”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奶牛业生产发展过程中,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奶牛的繁殖能力和产奶性能。病牛产犊后长时间不发情,有的超三个月、半年乃至于一年,对奶牛业生产效益有着很大的影响,不但减少了经济收入,也影响着奶牛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该病的防控工作,减少该病的发生,促进奶牛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奶牛业作为临夏州重要的畜牧产业之一,已成为部分农户经济收入、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奶牛养殖中,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症已成为制约奶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旨在为奶牛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酒精阳性乳(A1cohol-test Positive Milk)是指用70%左右酒精与等量牛奶混合而产生细微颗粒或絮状物的新鲜牛奶。根据牛奶酸度不同可分为高酸度酒精阳性乳和低酸度酒精阳性乳。近年来随着奶牛业不断发展,我省不少地区奶牛场、养牛专业户,由于饲养管理知识缺乏,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该病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严重阻碍奶牛业的发展,对饲养奶牛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这种疾病也日趋增多,对奶牛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母猪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如内分泌失调、钙和磷代谢异常、母猪生理机能紊乱等。为了降低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生率,采取有效地防控对策是非常重要的。1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1.1饮水不畅饮水对母猪产后康复非常重要,因为水分是维持身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必需物质。产后母猪需要适量摄入水分以满足身体的代谢需求,维持体内的水平衡。如果母猪饮水不畅,会导致体内水分不足,影响母猪的正常生理功能。首先,饮水不足会导致母猪身体内的水分不足,造成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这样会增加血液在毛细血管中的阻力,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母猪四肢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8.
补益当归散加减治疗奶牛产后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后发热是指奶牛在分娩后一二周内出现的以发热为主征的一种疾病 ,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继发其它疾病 ,给奶牛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对此病的常规治疗方法是用抗生素。笔者用中药“补益当归散”治疗 2 8例产后发热的病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处方 补益当归散原方出于《元亨  相似文献   

19.
奶牛皱胃变位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皱胃变位作为一种生产性疾病,随着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产奶量的提高,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奶牛皱胃变位主要发生在产后30d内的高产奶牛,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延长产犊间隔,严重的还会使母牛屡配不孕,致使奶牛场经济效益降低,影响奶牛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应用北京兽药厂生产的官得康混悬剂,于1995年8月一1996年8月进行了防治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l材料与方法1.l材料药品:北京兽药厂生产的官得康混悬剂,批号为9504o入牛群:产后奶牛,年龄为3~10岁,胎次为2~8胎。1.2方法预防试验:于胎衣排出后第1天和第6天分别向母牛子宫内注药四次,每次1支。治疗试验: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2~7天往药1次,每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