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如果选择冬期施工,易出现混凝土开裂的现象,导致出现质量问题。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分析水利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以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属高寒地区,地质情况复杂,气候条件特殊,常年低温,昼夜温差大。因而,冬季特殊的温度条件给城市排水设施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结合冬季施工的特点和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城市排水设施的工程建设及维护。1冬期施工定义及施工准备1.1冬季施工时间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为冬施开始日期;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高于5℃,为冬施结束日期。现场应于11月初即开始对大气进行测温,满足上述即确定  相似文献   

3.
从雨期施工准备工作及建筑工程施工、冬期施工准备及建筑工程施工2个方面总结了季节性施工管理的措施,以期为季节性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有大量冬期施工任务,本文以冬期混凝土施工新技术成果为依据,从环境温度、使用材料、加工方式以及搅拌运输、养护等方面,提出七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常占全 《甘肃农业》2004,(9):116-117
随着冬施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各种防冻剂的研究开发 ,冬期施工技术不断趋于成熟。但是对不同防冻剂种类、不同预养时间、不同工作性质的负温混凝土等诸多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依据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对冬期施工和防冻剂应用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提高,水利工程成为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成本高,施工要求比较高,有时为了保证工程进度,需要在冬季进行施工,因此,研究水利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凝土的基本理论,提出了水利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在小麦栽培过程中,必须要积极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加强对小麦栽培技术的控制与管理,田间管理是小麦栽培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田间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技术。1冬前与越冬期麦田管理措施1.1及时防除麦田杂草。冬前,选择日平均气温6℃以上晴天中午前后(喷药时温度10℃左右)进行喷施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阔叶杂草防治可分冬前除草和春季除草。冬前除草,在11月上中旬,小麦越冬前,日均温度10℃以上;春季除  相似文献   

8.
油菜冬发壮苗不但要有较大的苗体、较强的苗势,而且要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冬期油菜苗以多大为宜,应根据各地生产条件和栽培水平来确定。通常以下述标准作为油菜冬期壮苗的标准:冬发苗冬期时应有11-12片以上的绿叶,根颈粗大于1.5厘米。冬壮苗冬期应有8-10片绿叶,根颈部大于1厘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阐述低温砼的施工工艺、方法以及抗渗砼原材料的选择.及其流水作业施工组织的实施.为类似灌注桩及大型设备基础冬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阐述低温砼的施工工艺、方法以及抗渗砼原材料的选择,及其流水作业施工组织的实施。为类似灌注桩及大型设备基础冬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冬大豆主要品种有黑鼻青、大山青、黄毛铁甲、白毛铁甲、黑豆等,是岭南南部较重要的经济作物。要夺取冬大豆高产,除精选种子外,栽培管理要把好五关。一、适期播种关。将开花期安排在  相似文献   

12.
一、饲养1.冬毛期毛皮兽的蛋白水平较生长期略有降低,但此时貉、狐新陈代谢水平仍较高,为满足肌肉等生长,蛋白质水平仍呈正平衡状态,继续沉积。同时,冬毛期正是狐、貉毛皮快速生长时期,因此,这一时期日粮蛋白中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构成毛绒的含硫必需氨基酸的供应,如蛋氨酸、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等,但其他非必需氨基酸也不能短缺。冬毛期狐、  相似文献   

13.
选用3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半冬性小麦品种,在河南省21个试验点(北纬32°~36°)种植,研究了冬前积温(播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冬前壮苗叶龄指标的确定。结果表明:①冬前积温与产量存在二次回归关系,半冬性小麦品种的冬前积温在720℃时产量最高,表明此冬前积温下的播期是生产上的适宜播期。②半冬性小麦冬前长1片叶子所需要的积温随冬前积温增加(播期提早)而增加,河南冬前积温在450~860℃范围,长1片叶子所需要的积温在62~83℃范围内变化。③根据适宜冬前积温与出1片叶子所需积温推算,河南省冬前壮苗应处于七叶一心期,这种冬前壮苗既能充分利用冬前积温获得高产,又能保证半冬性小麦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4.
选用3个有代表性的弱春性小麦品种,在河南省18个试验点种植,研究了冬前积温(播期)对产量的影响及冬前壮苗叶龄指标的确定。结果表明,冬前积温与小麦产量存在二次回归关系,冬前积温在590℃时产量最高,表明此积温下的播期是河南省弱春性小麦的适宜播期。随冬前积温增加(播期提早),弱春性小麦冬前长1片叶子所需要积温增加,冬前积温350~770℃,长1片叶子所需要的积温在57~84℃。根据适宜冬前积温长1片叶子所需积温推算,河南省弱春性小麦冬前应处于六叶一心期,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冬前积温获得高产,又能保证弱春性小麦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5.
三地两代小麦育种加代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淮北当地正季播种的半冬性小麦杂交后代,利用当地11月下旬和12月的冬季低温气侯特性能通过田间自然春化。12月下旬未(或1月上旬初)起苗移栽到海南三亚进行冬繁,3月上旬末收获。三亚冬繁小麦的收获时间与西宁当地小麦播期较为吻合,在时间上为1年2代提供了保障。从青海春繁的对比试验和直播试验后期抽穗情况分析,在西宁春繁加代的半冬、冬性小麦后代材料(在42℃恒温下打破休眠)一定要在3月上中旬与当地品种同期播种,利用青海西宁当地3—4月的地面低温条件通过田间自然春化。充分利用青海5—8月的光热资源,保证在8月下旬成熟(9月青海进入低温期),完成在青海西宁的第2代加代过程。试验结果证明,半冬性、冬性小麦正季播种(安徽淮北)→异地冬繁(三亚)→异地春繁(西宁)进行三地两代加代是可行的、成功的。解决了以往小麦夏繁要冷室春化和冬季加代要建温室的难题,节省了制冷和加温的成本,保证了春化的正常通过。为安徽省小麦育种加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加速淮北地区小麦育种进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李大军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64-164,167
根据赣榆县历年气温变化及试验研究,探讨了气温变化对小麦最佳播期的影响。一般小麦最佳播期为10月6~12日;遇冷冬年份,10月10日后播种的小麦要加强冬季肥水管理;旱茬麦不能迟于10月1日播种;半冬性、偏冬性小麦播期提前2-3d。  相似文献   

17.
一、适时下种关.冬植蔗的下种适期,要根据劳力、土地安排、种苗来源、气候条件等情况而定.从争取萌发出好苗这一点出发,应主要考虑水分和气温条件.如在水分充足的地区,早冬种植比晚冬种植好;而在气温适宜的地区,则晚冬种植比早冬种植更优.  相似文献   

18.
晓春 《今日农村》2005,(11):43-43
蚜虫没有明显的滞育期.冬初气温较高,空气一般比较干燥,使得蔬菜蚜虫发生严重,同时还诱发比较严重的病毒病.冬初蔬菜蚜虫要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巧治.  相似文献   

19.
论油菜“冬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菜是越冬作物,其生长发育盛期主要在冬前和春后,越冬期间生长发育极为缓慢。冬前的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约占油菜全生育期的一半左右(90天以上);越冬期30天左右,春后逐渐转为以生殖生长为主,也有90天左右。那么,要夺取油菜高产,究竟应该促进冬前的生长发育,还是促进春后的生长发育?由于看法不一,造成在油菜栽培技术上有很大差异,如有人主张适时早播,也有人主张可适当推迟播种;有人主张重  相似文献   

20.
耐盐碱小麦新冬26号栽培技术已经在和田地区推广与应用。从种植情况看。新冬26号具有耐盐碱、丰产、分蘖能力强等特性,但在高肥水条件下密度过大易发生倒伏现象,为进一步掌握新冬26号的最佳播期和最佳播量,进行了新冬26号播期播量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