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采取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全国草原牧草返青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今年入春后草原地区气温回升较快,大部分牧草进入返青时间较常年偏早,但受后期低温影响,牧区草原返青进程偏慢、返青期拉长,部分牧区草原返青期有所推迟;截至5月20日,全国85%的草原已经返青,返青速度较常年大体相当,青藏高原和新疆高海拔区域草原返青晚于常年。一、气象状况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采取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全国草原牧草返青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今年入春后草原地区气温回升较快,大部分牧草进入返青时间较常年偏早,但受后期低温影响,牧区草原返青进程偏慢、返青期拉长,部分牧区草原返青期有所推迟;截至5月20日,全国85%的草原已经返青,返青速度较常年大体相当,青藏高原和新疆高海拔区域草原返青晚于常年。一、气象状况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采取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全国草原牧草返青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今年入春后草原地区气温回升较快,大部分牧草进入返青时间较常年偏早,但受后期低温影响,牧区草原返青进程偏慢、返青期拉长,部分牧区草原返青期有所推迟;截至5月20日,全国85%的草原已经返青,返青速度较常年大体相当,青藏高原和新疆高海拔区域草原返青晚于  相似文献   

4.
天然草地牧草返青期监测是草地生态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客观反映和评价天然草地植被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2021年度海北州天然草地牧草返青期监测调查,汇总和分析了监测数据,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自治区草原总站《关于全面开展草原返青期地面监测的通知》精神,2013年3月20日哈密市草原返青期地面监测工作全面开展,哈密市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场地位于天山乡头道沟村温性草原化荒漠类草场上,哈密市草原站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全面、准确掌握新疆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及时获取草原动态信息,科学评估建立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生态效果,并为自治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评价体系与绩效考核体系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2013年全疆开展草原返青期地面观测,哈密市被列为全国草原返青期监测县、市之一,哈密市草原站认真、及时地开展草原返青期地面观测工作。1观测点基本情况哈密市草原返青期地面观测点位于哈密市天山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采取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全国草原牧草返青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与常年相比,3~5月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较高,土壤墒情较好,水热条件总体有利于牧草返青生长。截至5月20日,全国92%的草原已经返青,与常年相比我国北方大部分草原提前返青。一、气象状况入春以来,我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较常年高1~2℃,良好的热量条件有利于积雪融化、土壤解冻和牧草萌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采取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全国草原牧草返青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与常年相比,3~5月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较高,土壤墒情较好,水热条件总体有利于牧草返青生长。截至5月20日,全国93%的草原已经返青,与常年相比我国北方大部分草原提前返青。一、气象状况入春以来,除新疆北部3月上中旬和西南部分地区5月上旬气温略低外,我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高于常年同  相似文献   

9.
典型草原牧草返青的气象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杨文义 《草业科学》1995,12(6):47-49
利用典型草原牧草返青和气象要素平行观测资料分析认为,牧草返青的主要际制因子是热量条件,只有当0~30cm土壤水分总贮存量低于20mm时,水分才产生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达茂旗草原战略地位重要,在我区北方生态安全方面占有重要位置,在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阻挡作用,治理和恢复我旗生态尤为重要。春季,依据气象条件准确预报牧草返青期,对我旗的生态治理和保护意义重大。牧草春季消耗根部贮存的营养物质进行萌发返青,这一时期牧草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提前做好返青期预报,  相似文献   

11.
对芨芨草草场资源在鄂尔多斯市开发利用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芨芨草草场广泛分布于内蒙古荒漠草原及草原化荒漠地带,也广泛分布于鄂尔多斯市。它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具有返青早,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家畜喜食。它既是优良牧草,又是用途广泛的经济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寒草原冬春草场退化及草畜不平衡问题,为遏制草地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提高草地生产力,本研究于2018年在青海省玛多县玛查理镇冬春草场开展返青期休牧育草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返青期休牧和返青期放牧两个处理,在休牧结束时期和牧草生长高峰期(7月10日和8月10日)分别进行草地植物群落调查。结果表明:相对于放牧草地,7,8月份休牧草地的禾本科牧草株高增加了236.33%和123.83%(P<0.05),盖度增加了41.13%和61.71%(P<0.05),地上总生物量增加58.66%和33.62%;休牧以后草地主要植物种由原来的沙生风毛菊(Saussurea arenaria Maxim)、山莓草(Sibbaldia procumbens Linn.)等变为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 Griseb)、疏花针茅(Stipa penicillata Hand.-Mazz)等;休牧草地和放牧草地样点植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休牧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辛普森指数、香农-维纳指数较放牧草地均有所增加。因此,返青期休牧在高寒草原的实施改善了草地植被恢复情况,优化了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增强了生态系统多样性。本试验可为退化高寒草原植被恢复及休牧制度的实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原春季休牧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2004年锡林郭勒盟逐年加大禁牧、休牧及轮牧工作力度,全盟88%的草场实施了禁牧、休牧及轮牧。为了及时掌握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地返青牧草长势及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春季休牧效果,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与锡盟草原监督管理局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简称3S技术)的技术手段,通过遥感卫星资料与地面实测数据结合的监测方法,对2002年~2004年锡林郭勒天然草地牧草返青状况及草地植被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本文阐述了休牧禁牧草原牧草长势效果,并提出实施休牧禁牧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2年辽宁省草原工作站曾对飞马、皇冠、巨人、牧歌、WL232HQW、WL323MF、苜蓿王、农宝、费那尔、阿尔冈金、WL323、胖多、金皇后、CW200等14个苜蓿引进品种与当地品种敖汉进行了比较试验。品种来源、试验方法和当年出苗数、成株数、株高、现蕾、开花、产草量等试验结果在本刊2003年第3期刊载。2003年继续对牧草返青、地上生物性状、地下生物性状和牧草产量等情况进行了观测,现报告如下。1试验结果1.1返青时间和返青率1.1.1返青时间15个品种返青时间没有差异。沈阳地区在3月21日开始返青。1.1.2返青率通过固定调查点于2002年10月11日…  相似文献   

15.
草原火对克氏针茅+扁穗冰草——冷蒿型草地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a观测结果表明,草原火刺激牧草返青,使牧草在火后第1个生长期内提前6d返青,但第2、3个生长季无差异;改变了草场植被结构,禾本科牧草盖度,产量下降,杂草的盖度、密度、产量提高,草场植被总盖度和总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该项研究试图通过返青期休牧达到快速恢复退化高寒草甸植被的目的,于2015年5-7月在青海省祁连县默勒镇春季草场上进行返青期休牧试验。通过调查3个休牧样地和3个放牧样地,研究草地主要植被的株高、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等植被状况和高原鼠兔有效洞口的数量,从而评估返青期休牧对退化草地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期休牧时,草地的牧草高度、群落盖度和地上总生物量相对于放牧草地分别提高了165%,4%和77%,毒草生长明显受到了抑制,且其生物量下降了50%,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下降了72%。因此,我们认为在高寒草地过牧的关键时期实施返青期休牧可快速恢复退化草地植被,为高寒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草场上,对牧草生育期内的土壤水分状况与牧草的产量,经济类群变化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表现为“二高一低”的变化规律,在干旱季节提高低平地土壤含量水量,可促进小时章牧草的生长发育,在牧草返青期以每公顷灌水300吨,抽穗期每公顷灌水700吨增产效果显著,二者比对照增产39.6%和45.3%,在多雨季节降低洼地土壤含水量,可使质差的莎草科苔草草地向禾本科小叶章草地主  相似文献   

18.
宁夏盐池牧草返青期预测及生产潜力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合理有效的防治对策,进一步发展我区草地畜牧业生产,保持草原生态环境平衡和良性发展、控制水土流失,开发气候资源,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等,通过探寻宁夏代表性天然牧草(禾本科、豆科)的返青指标,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建立返青期预测回归模型;运用迈阿密模型和Tha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禾本科牧草返青期为五日滑动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日后11~17 d;豆科牧草返青的日期范围为预测日期的前4 d到后6 d;光合生产潜力的温度衰减幅度较小,而水分衰减幅度较大,水分是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牧草返青呈现逐年提早趋势,气候生产潜力随着时间的发展有略微增加,符合气温升高、降水略微增加的气候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草场不同程度的利用对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场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是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宝贵财富,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和科学的管理草场,必须了解和掌握草场的基本特征,利用状况和发展规律,对草场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找出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为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发展草原畜牧业提供科学依据。草原植物群落的大多数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耐牧性,合理的放牧能促使牧草的良好生长和发育,增强其再生性,提高营养价值。但放牧强度增大,畜牧业生产的过度发展,牲畜头数的不合理增加,加之草场利用时间,频度不合理,必然会使各类型草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因此,分析和研究在不同程度的利用草场对草原植被的影响,找出退化原因,制定合理利用和管理草场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调查报告参考内蒙古农牧学院编制的扎赉特旗草场资源调查报告程序来整理的。是1997年以来对巴彦乌兰草原,塔来花草原和图牧吉草原等地野外调查资料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20.
积雪厚度对锡林郭勒草原牧草返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南50km的灰腾梁地区,通过实地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积雪厚度对牧草返青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厚度的积雪有利于牧草的返青及生长,积雪过厚会造成牧草返青时间略晚,但并不影响牧草的总体长势.不同厚度的积雪区内牧草返青率差异较小,生长速度都呈由慢到快的趋势,总生物量在返青期都是不断增加的.在积雪较厚的区域(如40cm和50cm积雪区),牧草在返青初期高度及生长速度和地上部生物量增长速度比10cm、20cm和30cm积雪区慢,在返青中期明显加快,并在观测期末和其它样地达到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