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稳定事关中国的长远持续发展,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界和农业气象研究界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的评估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从农业科学角度讨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涉及的气象资源、土地资源、农业生物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从作物生长和经济产量形成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业、养殖业不同产业行业的影响,气候变化中一些趋势性变化因不同作物和不同区域而异,例如温度和CO_2浓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不同作物和不同时相而异,反之,极端性气候/天气事件对农业不同行业的生产都显得危害很大,而气候变化中区域性干旱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生产愈来愈严重的挑战。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甚为复杂,一些气候变化因子的实际影响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当前,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2.
农业易受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事情对中国农业发展造成的危害有日益加重的趋势。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被列为我国政府保持我国农业持续稳定以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文章从分析气候变化情况及其对农业气象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对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是全球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中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采取了积极政策和科学措施,在保障粮食九连增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在中国农业影响事实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等有关项目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研制和推行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并相继建立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评估模型和方法,指明了今后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但与国外目前进展状况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加之,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当把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战略,把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一、气候变化使农业生产面临突出问题一是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据估算,到2030奶牛、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诱发的自然灾害将会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趋势,介绍了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由此,为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农业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非洲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娇  陶福禄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6):3157-3166
非洲是全世界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地区,而非洲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敏感。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非洲农业和粮食安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提高气候变化对非洲作物产量影响的理解,揭示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及时、正确和有效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本文综述了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作物机理模型、统计模型和经济模型目前研究这一问题的三大主要方法,系统阐述了非洲农业对过去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及适应措施。未来气候变化对非洲农业的可能影响,不同的研究在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随着气候情景、研究方法和作物种类的不同,影响程度的结论差异性较大:作物机理模型方法显示的影响范围是-84%-62%;统计方法评价的影响范围则是-57%-30%;而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显示的影响范围是-100%-168%。随着气候变化对非洲农业的影响得到公认,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选育抗旱品种、发展保护性农业、完善灌溉设施、调整技术管理等适应措施将有可能对粮食安全带来更大的益处。另外,加强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增强气候预报、有效结合气候变化制定农业生产种植和管理措施、调整作物布局、发挥区域和国际组织(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在非洲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合作和对非洲的援助等措施均可提高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本文进一步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数据、方法、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气候变化的间接影响、缺乏综合研究等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非洲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为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和消除非洲贫困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也为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嫩江县气候特点及其对嫩江农业的影响: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下.分析了嫩江县气候的变化趋势.并就气候变化对嫩江农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嫩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战略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研究与探讨各项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是迫在眉睫.气候变化对国内外的农业生产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世界部分国家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并对中国东北、西部及南方等不同地区农作物生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高适应能力的5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会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比较研究,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部门可能造成的影响,分区域梳理了不同地区面临的主要气候风险和可以采取的适应措施,并识别了各项适应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提出相关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田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必要的农田碳汇管理措施在减缓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采用经济学上的生产函数来评价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成为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华北平原,其农业生产明显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看,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将直接受制于气候变化及其与减缓气候变化效应密切相关的实施农田碳汇管理措施所产生的综合影响。该文以华北平原为案例区试验并测算了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区域水平实施碳汇管理措施以及在适应并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中尺度区域气候差异与地形的关系为研究方向,对吕梁山东、西两侧近同一纬度区域的气候要素数据进行分析。以榆林市、原平市、延安市、介休市为研究样区,收集30年(1989—2018年)的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进行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和气候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北段、南段的东西侧气候变化趋势和气候突变具有差异性,但南北段东西两侧气候变化不同步。由于南北段的东西侧研究区域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影响很小,可见吕梁山地形对吕梁山东、西两侧的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本研究,对于如何根据吕梁山具体地形条件分析气候变化,进一步合理配置农、林、牧、副和旅游等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及适应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0年来,全球地表温度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许多自然系统和生物系统产生了可辨别的影响。农业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最直接。由于气候变化使农业气候资源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业种植结构、作物品种布局以及作物产量。综述了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农业气候资源以及我国农业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布局影响的研究成果,并针对未来气候变化提出农业适应措施以及选择措施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大区域范围内大田尺度上气候变化(主要是温度和降水)对棉蚜发生程度的影响.[方法]基于黄淮海和长江流域1991~2010年50个县棉蚜发生程度的观测资料、长序列气候资料及其他社会经济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棉蚜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不同生长阶段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对棉蚜发生程度的影响差异显著;即使在同一生长阶段,不同区域棉蚜对于温度和降水的反应也不一致.[结论]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气候条件;在摸清棉蚜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措施加以防范,从而保障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14.
Climate change is expected to have substantial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worldwide. However, these impacts will differ across commodities, locations and time periods. As a result, landowners will see changes in relative returns that are likely to induce modifications in production practices and land allocation. In addition, regional variations in impacts can alter relative competitiveness across countries and lead to adjustment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 Thus in climate change impact studies it is likely useful to account for worldwide productivity effect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the implications of considering rest of world climate impacts on projections of the US agricultural exports. We chose to focus on the US because it is one of the largest agricultural exporters. To conduct our analyses, we consider four alternative climate scenarios, both with and without rest of world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ur results show that considering/ignoring rest of world climate impacts cause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US production and exports projections. Thus we feel climate change impact studies should account not only for climate impacts in the country of focus but also on productivity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order to capture effects on commodity markets and trade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气候变化的主要敏感部门之一,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利弊并存,但以负面影响为主。为明确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程度,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对中国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了综述。分析表明,由于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中国的种植制度格局会发生改变,一熟制种植区面积会减少而三熟制种植区会增加,以现有生产方式经营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会不同程度减产,牧业和渔业也会受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 An overview of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heat and rice crops. ● A review on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insect pests and fungal pathogens of wheat and rice. ● A selection of adaptation strategies to mitigat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production and pest and disease management. Ongoing climate change is expected to have impacts on crops, insect pests, and plant pathogens and poses considerable threats to sustainable food security. Existing reviews have summarized impacts of a changing climate on agriculture, but the majority of these are presented from an ecological point of view, and scant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specific species in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wo staple crops, wheat and rice. First, the direct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growth, yield formation,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wheat and rice are reviewed. Then,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pests and pathogens related with wheat and rice,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crops are summarized. Finally, potenti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mitigate the direct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s, and the indirect impacts on crops through pests and pathogens are outlined. The present overview aims to aid agriculture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wheat and rice to better understand climate change related impacts on the target speci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宿州市夏粮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1982~2014年宿州降水量、气温观测资料和夏粮产量资料,采用M-K检验、灰色关联、GM(1,1)模型等方法,通过计算气候产量来评估一定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对宿州夏粮生产的影响。[结果]1982~2014年宿州市夏季粮食生产时间段(6~9月)的气温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并在1993年气温发生突变,在1996年以后显著上升;夏粮生产期的降水则呈现波动上涨趋势。通过相关分析,选取气温作为主要气候因子分析夏粮气候产量变化。近33 a来宿州市夏粮产量不断增长,利用GM(1,1)模型计算期间趋势产量,研究气候因子对气象产量的影响发现,随着夏粮单产的显著增加,气候变化给宿州夏粮生产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结论]该研究为宿州市夏粮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近几年,关于城市树木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在国际上已成为前沿和热点,然而,我国开展园林树木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则较少。本文通过对上海1961—2015年55年间40种园林树种气候适应性的定量化评估,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树木健康生长产生的潜在影响,为适应未来气候的园林树种选择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从世界范围内对目标树种的自然地理分布进行广泛而全面的信息收集,提取其地理分布所在区域的气候因子数据,构建树种气候因子数据库,确定树种最适气候幅度,最后采用欧式距离计算各树种最适气候因子与上海气候的差异,进行气候适应性评估。结果近55年来,上海年均温度由15.5℃上升至16.6℃,市区温差上升趋势最为突出,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年均降水量由1086.0mm上升至1198.9mm,湿季全市平均降水、郊区之间、市区与郊区之间变化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按年均生物温度和干湿指数可将目标树种分为4类:炎热干燥气候型、温暖湿润气候型、温凉干燥气候型和温凉湿润气候型;前30年,上海郊区气候条件最适宜温凉干燥的落叶树种生长,温凉湿润型树种次之,温暖湿润型树种再次,炎热干燥气候型树种居末;近30年,市区气候出现新变化,温暖湿润型树种适应性排名已占据绝对优势,温凉湿润型和温凉干燥型树种适应性依次下降。结论上海近55年来的气候变化以温度的普遍升高和湿季降水的显著增加为特征。上海气候变化对园林树种的适应性产生了潜在影响,改变了园林树种选择的优先序列。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我国水资源的变化并给农业生产带来一系列影响,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根据全国分区统计数据,分析了农业水旱灾害情况的变化,试图评述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时空差异,导致了我国北旱南涝的情形加重;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旱灾成灾比例显著上升,而华中地区、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水灾比例有所上升。本文还就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